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滔滔黄河养育了中华儿女,中国许多姓氏都发源于黄河流域。我们炎黄子孙的人文始祖——黄帝的陵寝就在黄河中游陕西省黄陵县桥山。华夏民族绝大多数的“根”都能在这里找到出处,是亿万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朝拜圣地。三皇之一的神农氏炎帝生于陕西姜水,他发明了农业,开创医药之先河,尝百草中毒而亡。今湖南炎陵县鹿原镇鹿原坡长眠着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始祖——炎帝。湖南炎帝陵自然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另一朝宗认祖圣地。 除炎黄二帝外,伏羲、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大禹以及中华各大姓氏的开创奠基者都是我们的先祖。他们的陵寝及后人捐建的祠、庙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华夏儿女。今天仍然有必要追寻故地,或是寻根认祖,或是观光旅游,借以缅怀先人功德,祈求始祖保佑。 |
炎 帝 陵 | 炎帝陵,又称天子坟。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南15公里处。炎帝即神农氏,为我国传说中的古帝,史称其教民耕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载,葬于长沙。宋罗泌《路史》载:“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陵前原建有规模宏大的祠、坊、“天使行馆”等。陵侧有明清御祭碑数方,“洗药池”传为炎帝采洗草药之处。四周古木掩翳,氵木 水环流,岸畔有石若龙首、龙爪,称“龙脑石”。近年修复炎祠、崇圣坊,整理炎陵道路,新建时祭公馆、神农阁等,并经常举办大型祭祀活动.1992年炎陵被列为“友好观光年”中“寻根朝敬”之首项活动。炎黄圣迹南北遥相呼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黄帝陵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距县城约1公里。有公路可通山顶。山上古柏成林,郁郁参天,沮水回绕于左,形势不凡。轩辕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陵高3.6米,周围48米。墓前有碑亭,内有石碑一座,镌“桥山龙驭”四字,再向前有“古轩辕黄帝桥陵”石碑,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立。陵南侧有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碑侧有座高大的土台,传说是汉武帝征朔方回来,在此祭黄帝,筑台祈仙。黄帝陵墓在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据《史记·五帝本纪》以及《黄帝本行记》都说:“黄帝崩,葬桥山。”为全国重点文特保护单位。 |
| 俗称人祖庙。在甘肃省天水市西关伏羲路西端。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嘉靖三年(1524年)重修。相传古时伏羲、神农部落聚集在渭水流域的天水,后人修庙祭祀。庙临街,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3间,单檐歇山顶,矗立在高3米的台基上,周围以砖砌勾栏;大门面阔5间,进深2间,顶为悬山式,中央置宝瓶;仪门面阔5间,进深2间。主体建筑为先天殿,屹立于长26 .4米、宽13米、高1.8米的月台上,面阔7间,进深5间,通长26.6米。重檐歇山琉璃瓦顶,饰螭首。脊饰缠枝牡丹、龙、兽、鸱尾,斗木共五铺,三抄,三平昂,刻卷云和龙头。门扇饰透花金线艾叶纹。圆窗透花,刻二龙一珠,障水板刻松鹿图,雕刻精美。殿身为双槽十架椽减柱结构,内有金柱两排八根,上部绘河图,藻进顶棚等分64格,绘六十四卦。内有伏羲泥塑彩绘像。后有太极殿,原祀神农,面阔5间,进深4间,通长19.4米,单檐歇山顶。侧有朝房、碑房、庑殿、鼓乐亭。庙东北原有池,跨池有桥,池畔有亭,名曰见易。院内植古柏、古槐几十株,绿荫蔽天,生气蓬勃。 |
|
在河南省内黄县梁庄乡三杨庄西1.5公里硝河西岸。其西为帝喾陵,故又称颛顼帝喾陵。始建年代无考。唐大和四年(830年),陵前建大殿5间,大殿内塑二帝像。殿外东南有碑林。元初,又在陵园四周及二陵之间,修砌了砖墙。每春秋两季,或封建改元便遣官告祭。清宣统年间,黄河故道风沙南移,陵园俱被风沙掩埋。现仅存一个大沙岗和二通石碑,一通石碑全露在外,上书“颛顼陵”三颜体正楷大字,大气磅礴,雄伟绝伦。另一通书“颛顼帝喾陵”,石碑仅露地尺许,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所立。颛顼,号高阳氏;帝喾,号高辛氏,是传说时代两个氏族的首领,夏、商的直系祖先,距今约4500余年。1979年春,该县文物部门派人在陵区钻探,发现下面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陶片、烧结土等遗存,确认是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确认是一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颛顼与帝喾位居五帝之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两位著名的帝王。 |
| 在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淮阳古为陈国,传为伏羲之都。据文献记载,春秋时已有陵墓,汉代在陵前建祠。宋太祖诏立陵庙,又大事建筑。明清两代屡加修葺。整个陵域占地500余亩,分内外两城。以陵墓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等建筑。太极门以内两侧有钟鼓楼等。内外城之间,左侧有女娲观、玉皇观、三仙观,右侧有岳王观、真武观、太清观。园内古柏参天,碑刻林立。寝殿后的伏羲陵高20余米。周长150余米。,陵前巨碑上镌“太昊伏羲之墓”。陵后有蓍草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在河南省西华县城北7.5公里思都岗村西北角。相传为“女娲氏之故墟”。《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记要》均有记载。1981年发现一座春秋战国城址。城址分内外城两部分,外城廓城墙南北、东西各1公里,内城各为360米。护城壕轮廓清晰,城墙残存最高3米,宽约8米,城壕基部宽6米,上部宽15米。城墙是分层夯筑而成。城内发现有宫殿式夯土台基,挖出地下管道一个,残长1米,宽29厘米。西城墙上还有一座烽火台残基。从西城墙下掘出的陶片看出器形的的釜、罐、鼎、鬲、瓮、豆、
等。其器形、陶质、颜色、纹饰,都具有春秋战国时代的特征。 |
| 尧庙在山西省临汾市南4公里处。相传陶尧建都平阳(今临汾),有功于民,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始建于晋,历经重修,现存为清代遗物。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前有山门,碑列两侧,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尧王与四大臣宰被喻为五凤,“一凤升天,四凤共鸣”,五凤楼因此得名。尧井传为尧王所掘,为记其功,上筑井亭一座。广运殿面宽9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高达27米,形制宏伟壮丽,殿周有廊环峙,柱础雕刻工精,殿内金柱肥硕,直通上层檐下,雄健的础石上雕云龙盘绕,蜿蜒自如。龛内塑有尧王像及侍者。庙内存有碑碣十余通,载陶尧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庙东北40公里筑有尧陵,庙南3公里存有“茅茨土阶”石刻。 |
| 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西北的舜帝陵庙,始建于公元73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分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现存的正殿、献殿、钟鼓楼、戏台、关公祠等古建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陵冢古树参天、庄严肃穆;长坂神道上“千年夫妻柏”、“活柏抱死柏”夹道耸立、景象奇特。素来是华夏子孙朝拜、祭祀先祖的圣地。 |
| 即“禹陵”。在浙江省绍兴市东南6公里。传是夏禹的陵墓。《史记·夏本纪》说:“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甬道入内,旧有陵殿,已废。今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甬道尽头。内立明人南大吉书“大禹陵”三字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辨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属墓穴所在而立。陵左侧有禹祠,为近年重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洪洞古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明洪武年至永乐十五年间,明朝政府屡移山西民于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辗转迁徙海内外者又不知凡几,移民子孙数以亿计。“问我祖先在何处,**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也就成为海内外流传千古的民谣和槐乡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洪洞大槐树也因此名扬四海。并于1991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寻根祭祖节”(四月一日至十日)。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古槐后裔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把祖先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热切欢迎移民后裔归里祭祖,回乡探亲,游古槐胜境,揽槐乡风情。 |
珠玑巷 |
在广东省南雄县城北约10公里处,北距梅关17公里。唐代称敬宗巷,南宋起用今名。巷长约1500米,由北而南跨在鹅卵石铺成的古驿道上。南宋时,北方大批官员及百姓南移,多居此繁衍,尔后又陆续南下散居,开村辟族。珠玑巷逐渐成为广东许多乡族的发祥地。巷内有北门、中段、南门,各以红石为墙基筑成城门式小石楼(中段为珠玑楼),均建于清乾隆年间,1982年至1985年重修。珠玑楼上有“珠玑古巷”等石刻。巷内房屋古朴。这里曾是太平军与清兵作战的战场,故房屋多已倾圮,但尚存古榕多株。南门旁有一元代实心石塔,平面八角形,高3.36米,7层。造型奇特,一至四层刻有人物浮雕,第五层塔身呈半圆形,第六、七层呈圆柱形,塔顶葫芦形。塔下有基座,刻有“至正庚寅孟冬”年号,是广东省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唯一元代石塔。1971年重修。
|
石 壁 村
|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森林茂密,从远处望去,像一堵绿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唐中叶更名为“石璧”,五代再改“壁”,后又改今用之“碧”。古称“石壁”即指村落,又指地域,包括了周围的一些村落,石壁是个中心,是这一些区的代称。 中国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客家人。客家流迁始于东晋,但构成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宁华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