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18|回复: 3

孔氏族谱:历代官方支持的“天下第一家”修谱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22: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4:01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海丞

  2006年7月18日一早,孔德墉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成立不久,身为第一任会长,许多事在等着他,而前几天他一直住在济南,和孔德宏、孔德威两个兄弟为续修家谱的事忙着。

  孔德墉是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堂弟,生于济南,抗日战争期间避战乱迁居曲阜孔府。1980年迁居香港,在香港与内地都有企业。

  1996年10月2日,孔德墉前往台湾,拜会了七十七代衍圣公(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就续修家谱一事征得了他的同意。回到内地后,孔德墉召集22名近支德字辈兄弟商议修谱事宜。1998年3月,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在香港成立,孔德墉任会长,孔德篪、孔德坊任副会长,孔德宏、孔德威则分别担任办公室主任与编辑部主任,负责具体工作。1998年6月,协会发表告族人书,正式开展了调查登记工作。

  目前,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已搜集到120万族人的登记信息,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实现数字化。

  屈指算来,他们已为修谱花费了十个年头。当年,22名近支德字辈兄弟商议修谱时曾一同合影,“现在已经有4位不在了”,望着悬挂的照片,孔德威低声道。

  今年,孔德墉80岁,孔德宏74岁,孔德威70岁。

  六十载沧桑巨变难再拖,“存世谱牒之冠”不能断

  济南市杆南东街8号省科协东楼4层被租下,是谓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每天早上8点30分,孔德宏与孔德威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大楼没有电梯,对两位年逾七旬的老者,每天爬4层楼并不轻松。孔德墉曾对自己这两个族弟说,要不是为了修谱,咱们早就爬不动了。正是有了这精神寄托,每天才能爬4楼。

  孔德威从书架上抽出民国修的《孔子世家谱》,戴上老花镜查阅起来,“这里面收录了50多万人,还有重名的,查起来并不容易。”过了好一会,孔德威指着书中“德成”道:“宗主在这。”然后顺着往下查:“德墉在这,这是德宏,我在这……我出生时,民国谱的编修已经快结束了,是临时加进去的。”

  当年临时加进去的孔氏婴儿,如今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

  《孔子世家谱》为孔氏家族总谱,以其延时之长、纂辑之广被誉为“存世谱牒之冠”,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孔子家谱原为手抄本,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首次刻版印刷。明朝时,《孔子世家谱》形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实际上只进行了四次大修,分别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民国年间。历代编修,皆有衍圣公主持,孔氏杰出代表参与,如康熙谱就由《桃花扇》作者、清代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担任主修。

  1928年,孔府报请政府请求修编《孔子世家谱》,政府很快回文同意,由出生百日即袭封衍圣公爵位、年仅8岁的孔德成担任总裁,“那时候,孔氏宗族维系还相对紧密,孔府一声令下,各地资料很快就汇总上来。”孔德威介绍,民国谱修订用2年搜集资料,7年编纂,到1937年大功告成。

  民国谱收录79代,56万孔氏族人。民国谱首次收录各地支谱,使《孔子世家谱》具有了全国性。

  民国谱完工当年,七七事变爆发,孔德成在蒋介石的亲自安排下前往大后方重庆,民国谱则存封于孔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民国谱得以保存已属不易,进一步修订完善无从谈起。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期间,大量孔氏支谱遭到毁坏,孔氏宗族的维系也被完全打破。

  1987年,民国谱修完半个世纪后,孔德墉前往曲阜参加关于孔子的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他见到了孔子基金会的两位创始人谷牧与匡亚明。两位老先生建议孔德墉续修家谱,匡亚明说,孔子世家谱在宋元明清不断续修,民国时期也进行了大修,如果在共和国时代我们不修,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

  但此时的孔德墉虽有心修谱,但心存顾虑,一是害怕被指为搞封建复辟;二是觉得修谱应由宗主孔德成出面,轮不到自己出头。

  这一拖又是近十年。这期间,孔德墉多次来内地参加孔子纪念与研究活动,每次都会听到修谱的建议。1996年,距民国谱修订完成已近60年,孔德墉有心要做修谱的事了。促使他转变的原因有二:一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他吃了定心丸,二是按例也到重修之时,而且这几十年的动荡使重修工作更显迫在眉睫。

  于是当年10月1日,他坐上了前往台北的班机。

  征得宗主孔德成同意后,孔德墉回到内地,开始着手筹备修谱。他首先想到的是召集近支德字辈兄弟召开筹备会,“近支德字辈兄弟有哪些人我都知道,但是半个多世纪没有来往了。”孔德墉自己都记不清写了多少封信。信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分别发往他认为可能的地址,“只要找到一个,慢慢就都找到了。”

  孔德宏与孔德威收到信时甚至都不敢相信这真是堂兄来的。孔德宏与孔德威家住济南,分别是省歌舞剧院与济南机车工厂的离退休职工。不过他们还是参加了在曲阜召开的首次筹备会议。

  1998年6月发表告族人书后,修谱工作正式启动。

  遭白眼吃闭门羹屡屡受挫,不言弃持之以恒终获信任

  2006年7月19日上午,孔宪福为修谱的事再次来到协会。他是此次修谱平阴支的牵头人。平阴有个孔子山村,据说当年孔子曾在此讲过学。平阴支如今搜集到5300多人的资料,孔宪福想再复查一遍,“我们都盼着能尽快出谱呢!”

  但是8年前,在平阴县民政局工作的孔宪福收到老家人转来的一封关于孔氏修家谱的信时,反映却与现在大相径庭。阅信后他立刻打电话给老家人:“别叫骗了!”

  这封信是孔德宏写的。当时,虽然名义上有协会,不久还成立了续谱委员会,但会长孔德墉要带着两个主任孔德宏、孔德威亲自出马去做几乎所有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会长和我们两个人,也没有办公地点,每天都是到宏哥家去,中午嫂子管顿饭。”孔德威说那时就是一穷二白,也没啥经验,不知道如何跟各地族人取得联系,于是还采用孔德墉邀集近支德字辈兄弟的老办法——写信。他们对着民国谱找线索,四处寄信。其中有一封,收件人写的是平阴县孔家集孔子山村孔氏族人收。

  但令他们沮丧的是,寄出的信如石沉大海。

  既然写信联络不上,孔德墉决定四处寻访。用孔德宏的话说,就是几个老头子开始了“上山下乡”的旅程。寻访中,他们没有少吃白眼与闭门羹。

  2000年,获悉江苏泰兴有孔氏后人聚居,孔德宏前往寻访。到当地孔氏较有名望的人家拜访时,两人吃了闭门羹,“当时,真是门都不让进,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入谱,我们走时,还冲我们喊了句‘但我们不会忘记祖宗’。”孔德宏介绍,此次修谱、入谱采取自愿原则,“当事人不愿意,我们也不多说什么。”

  为了筹集修谱所需经费,按以往惯例,入谱每丁需交5元钱。这让许多族人怀疑这些打着修谱旗号的人是骗钱敛财之徒。“有人说你们凭什么代表孔氏修谱,还有人说我们是骗子、**功、搞传销……”今年春天,有人打电话到协会,一听接电话的是孔德威,诧异道:“你还在啊,我听说你们被公安抓走了啊!?”

  就在困难重重之时,孔德墉收到孔德成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修谱事,甚觉欣慰,并感钦佩……这封信证明孔氏宗主知晓并认可修谱,起到了“授权书”的作用,对获得族人认同作用巨大。

  即使不被误解,寻访所需付出的努力,对年逾七旬的老人来说堪称艰巨。在江苏沛县,孔德宏与孔德威两人蹲在村口花2块钱吃了顿午饭。吃完后问老乡孔楼怎么走。老乡反问: “哪个孔楼,我们这20多个孔楼呢!”两人只好从最近的开始逐个寻访。2002年,两人在电视上看到对长清某村村支书孔繁信事迹的报道,前往寻访,该村离最近的车站有近2小时路要走,去的时候,租了一辆三轮,回来时就只能一步步地走回。“会长比我们年龄大,却比我们更有精神,有一次去东北寻访,我们两个先后病倒,但会长却坚持到了最后。”孔德威不无钦佩地说。

  繁重的续谱工作为何要由几位老人来做?孔德威说现在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像我们这些老头子,退了,有时间为家族做点事情,“我们也不求什么回报,就是觉得能为族人做点事,心里高兴。”

  巨大的努力,最终赢得了族人的信任。各地相继成立分会,设立办公室、小组和联络站。在济南,续谱办公室正式成立,有了专门的办公地点,负责国内的寻访联络和资料汇总整理。2003年,江苏泰兴的族人寄来信件,信中称经过多年考察,确信协会是真心修谱,并随信寄来3000多族人的资料。

  随着修谱的深入开展,有人开始打着修谱旗号招摇撞骗。在与河南、安徽孔氏族人联系时,对方回复我们已经上过一次当了,不会再上。孔德墉事感蹊跷,亲自前往调查得悉两个叫孔垂长、孔垂宽的人号称受孔德成委托前来修谱,忠厚的族人轻信了他们,“不仅让他们免费吃住,甚至还给他们端夜壶,最后两人拿了钱逃之夭夭。”

  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孔德墉决定请他们派代表来济南看看,“看看我们是不是真修谱的。”孔德墉自掏腰包管吃管住,让他们参观协会工作。代表离济前,将已汇集的资料和盘托出。

  追寻蛛丝马迹填补千年空白,女性与异国族人首次入谱

  民国谱修订共耗时9年,而此次修谱仅资料搜集就已用了8年时间。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资料室的两个档案柜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卷宗。截至目前,协会已搜集到120万族人资料,加上民国谱56万人,《孔子世家谱》所收人数将达180万人。实际上,现在还陆陆续续有族人将资料报上来。

  400年前,孔氏族人就迁往台湾定居。如今,在台湾定居百年以上的孔氏后人估计达3000至4000人。受岛内政治气候影响,不少族人对修谱心存疑虑。孔德墉为此几次前往台湾做工作。今年2月,台湾成立修谱分会,现正抓紧统计资料,争取早日汇总。

  此次修谱大量收录以往未曾入主谱的支派支谱,一些失叙千年的分支得以接续。山西昔阳县有孔姓家族,有历代相传家谱,但并不能确定是否为孔子后裔。该家族派人携带家谱来到济南,请求查证。孔德威说:“我们将他们的谱与民国谱对照,发现该支源自唐末第四十一代孔邈。证明该家族确为孔子后裔。”民国谱上,孔邈名下注有失传二字,而该支谱的发现一下子在孔邈之后增添2000多孔氏历代族人。

  昔阳支谱上有一分支注明迁往云南,此后,一有云南来的族人资料,孔德威首先想到去查昔阳支谱。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者翻开民国谱看不了几行便头晕眼花,在密密麻麻的谱系排列中,从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名中缕出传承关系,其难度如同破一起错综复杂的案件。

  此次重修与以往相比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允许女性入谱,打破了2500多年女性不入谱的旧制。在新登记的120万族人中,女性有20万人;二是将韩国孔氏后裔入谱。据韩国1987年人口统计,韩国孔姓17207户,72382人,如今韩国已送来5万余人的资料。

  孔德墉预计此次修谱将于2009年竣工,届时,全谱将达到180万人,5000余万字。除了出书外,所有数据将全部录入电脑,实现数据化。

  封建糟粕还是文献资料尚存争议,聚人心利研究何乐不为

  孔德墉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族人和社会上一些人的不理解。他们认为修家谱是封建糟粕,不应该死灰复燃。“一些族人甚至以姓孔为耻,对祖先持有扭曲的看法。”孔德墉伤感地说。

  新中国成立前,在孔氏家族中,衍圣公为大宗宗子,是全族首脑,负责孔子祭祀和家族事务管理。各地分支为小宗,历代政府为孔子后裔单列圣裔户、圣裔都和圣裔图以别于齐民。各支也立小宗宗子,设户首房长管理族众,并受衍圣公府管辖。这种家族制度的确带有较浓厚的封建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家族制度被彻底废除。此次修谱,宗旨是为了理清理顺孔氏家族内部的血缘传承与分布变迁,并不是为了恢复家族制度。“《孔子世家谱》作为世界上传承最久的谱牒,其文化与历史价值不可估量,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孔德墉认为,正史、地方志、家谱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三个重要媒介,草率的否定家谱,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此外,家谱还可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孔德威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不久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孔宪铎来到协会,想要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真能从家谱中回溯至孔子。父亲、祖父、曾祖……一代代向上查,最后归到孔子。孔宪铎深受震撼,2500多年,自己的历代先人一一在册。他说要带一份家谱到美国,让儿子看看:“我说他是孔子的后人,他从来不相信真能追溯到孔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22: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世家谱续修告成 颁谱仪式预备通知
作者:孔子世家谱续修办公室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07月31日   

   在孔子诞辰2560年即将到来之际,孔子世家谱本次续谱工作基本结束,为庆祝这一文化工程圆满完成,由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与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于2009年国际文化节期间在山东曲阜孔庙举办“孔子世家谱续修告成颁谱仪式”。现将有关活动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2009年9月23日报到,24日上午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活动,中午结束。下午自由参观游览。

二、报名事项:

   1、由于活动场地限制,本次活动参加人员总体控制在1000人以内。

   2、各地孔子后裔根据规定时间自愿报名。

   3、协会将根据报名情况结合续谱地区、族人代表分布、派户支等按比例进行名额分配,协会通知确认后即成为正式代表。

   4、报名采取实名制,参与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上报与每个人身份证一致的个人信息。

   5、曲阜孔子后裔参加人员由曲阜孔子后裔联谊会统一组织,不必个人报名。

三、活动费用及有关事项:

   1、本活动组织方不收取任何活动费用,也不统一组织其他活动。

   2、所以来曲阜参会人员食宿行费用均自理。

   3、由于9月份曲阜房源紧张且价格上涨,报名人数及时确认是否由协会代为预定房间。

   4、协会将统一组织各地代表欢迎宴会一次,时间暂定9月23日晚餐。

   有关活动详细事宜,待参会人员正式确认时,再行通知。

   附联系方式及回执表。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9: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时10年新增130万人 新《孔子世家谱》"谱"成




    9月24日,《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办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告成颁谱仪式现场读祝文。
续修告成的《孔子世家谱》(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记录孔氏家族传承历史的《孔子世家谱》历经10年续修,日前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颁谱仪式。新版《孔子世家谱》续修耗资千万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长的家谱”。此次续修入谱总人数超过200万,不仅化解了断续危机,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史料。
    10年续修,新增后裔130万名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孔子世家谱》,是孔子世家繁衍传承的忠实记录。按惯例,《孔子世家谱》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只大修了4次,最近的一次是在1937年的民国时期。
    今次的续修,始于1998年。经过10年搜集整理,新增130多万健在后裔的资料,加上民国版《孔子世家谱》原有数目,总数超越200万人。其中登记在世辈分最大的孔子后裔为第68代“传”字辈,最小的为第83代“念”字辈。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介绍:“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孔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除西藏以外,遍布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还有不少人移居韩国、美国等国家。”
    据介绍,新谱共80册,4.3万页。收录的后裔中包括56万旧谱记载的后裔和140多万新增后裔资料。
  女性入谱,秘藏改为公藏
    此次修谱打破延续千年的规矩,收女性入谱,体现男女平等的思想。孔德威介绍,在新增录的130多万族人中,女性有20多万人。
    少数民族、外籍后裔也入谱了。经查证,云南宣威孔姓回族后裔,在18世纪初因寻求民族团结而与回族通婚,其史料已存入当地档案馆。而韩国孔氏后裔此次也有3万多人入谱,据考证,他们均为元代长公主嫁给高丽恭愍王时一孔姓随员的后裔。目前韩国孔姓人口有8万多人。
    此外,本次续修还打破了一项常规。即由秘藏改为公藏。孔德墉说,家谱是家族历史,过去一向秘不示人,成为秘本。这次新谱赠与国家图书馆、“台北中央图书馆”等,将来还将有计划地赠予一些省级图书馆,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
    其实,家谱公藏已有先例。台湾屏东现今900多孔氏族人,系清代福建渡海渔民的后裔,至今仍设祠堂,供孔子像。这一支派被发现并入谱,就是通过美国某图书馆收藏的该系家谱发现的。
  盛世修谱,传承中国历史
    “乱世藏金,盛世修谱”。早在1987年,孔子基金会的两位创始人谷牧和匡亚明两位老先生就建议孔德墉续修家谱。匡亚明说,孔子世家谱在各时代不断续修,修谱不能简单看作封建残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
    那时候的孔德墉仍然心存顾虑。又过10年,距民国修谱已是60年,家谱面临失续危机,坚定了孔德墉续修的想法:“时代环境不同了。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社会上掀起传统文化热,以及人们的怀旧寻根意识,都为续修工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孔德墉认为,正史、地方志和家谱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三个相互补充的重要系统,家谱是中国特有的,草率地否定家谱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作为世界上传承最久、最完备的谱牒,《孔子世家谱》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能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尔康说:“家之有谱,犹国有史。家谱是传承历史、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每一部家谱,都是个案研究的好材料。《孔子世家谱》的学术价值和作用尤为突出。” (记者 刘成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8 2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  习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19:00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