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86|回复: 0

冯玉祥《思吾父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20: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日报  2004-06-11  张晋平
    汾阳县北部山区赵庄北坡松林间,有座爱国名将冯玉祥为父母建造的异地墓丘。墓前,至今完好耸立着冯玉祥亲撰的《思吾父碑》。此碑形体高大,真切反映了冯玉祥的家世及人生观形成的渊源,因而数十年间一直为世人所看重。

    民国十九年(1930年),“冯阎倒蒋”失利后,冯玉祥带领1000多人转到汾阳避居,积蓄力量以图后举。当时为安全起见,他把居住地选定在距县城10多公里远的北部山区峪道河上游的赵庄村。在这段时间,他除在县城开办军校为军队培养骨干力量,还在赵庄一带购置土地、房屋及水磨,种田植树,作为部队生活补给。在赵庄避居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常信步街头与村民叙话聊天,见有衣食不继者,便差遣后勤人员送衣送粮。看到众多贫家子弟无钱聘师读书,便在当地开办了一所贫民学校,不仅免交学费,还无偿为孩子们提供笔墨纸砚。由于他在赵庄避居时广行义举,村民们至今仍感念不已。



    民国二十年(1931年),冯玉祥从峪道河动身前往山东朝谒泰山。一路上,他思绪纷纷。想到坎坷曲折的军旅生涯,想到历尽艰辛故去多年的父母双亲……他不禁黯然神伤。战事失利的沮丧,更加剧了蕴积已久的思亲情结,在无尽的思念中,他吟写下哀婉凄恻的《思吾父》长文。全文步五言辙,共计150句。对家庭苦难和父亲的不幸遭遇,他在文中有如下描述:“吾父本家寒,幼时值乱年。吾祖病床卧,医药均无钱。巢湖摸鱼去,归来买药煎。谋生作瓦匠,度日少吃穿”。后为求生计,其父投军历尽磨难,“后来入军队,西北出边关。开到新疆省,八天无水泉。自带生红薯,止渴疗饥兼。归来到济宁,训练当哨官”。“转年又北上,驻扎兴集间……带兵筑河堤,永定河安澜。唐官屯挖河,数月工方完”。光绪十九年(1893年),为加强海御能力,其父随部队开赴南港修筑炮台,前后达两年。其后部队调回保定归并改编,2月时父亲骑马到衙门当差,不慎坠马摔成重伤,在家疗养了3个月。伤愈后适逢所在部队归并,父亲从此失去差事赋闲在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已在部队任职的冯玉祥,特意将父亲接至他所驻防的南苑居住。不料不久父亲竟病逝,这使原本想把父亲接来享清福的冯玉祥悲痛不已。父亲刚毅忠直、不避艰险的禀性,对冯玉祥的做事方式及人生态度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而催生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及勇于为民族荣辱出力的责任心和正义感。这种人生态度,也直接表露在他亲撰的《思吾父》文中:“我欲为志士,身心贡献全。我欲为正义,贫穷人堪怜。打破私有产,生活利均沾。只要救同胞,碎骨心安然”。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在即将离开峪道河率军北上前,冯玉祥在赵庄北坡上先前购置耕种过的土地里,为父母建造了一座异地墓丘。墓周围广植松树,并责成山东逃荒户李普文专事看守。墓前并立了两块高大的青石墓碑:一为父母名讳碑;一为《思吾父碑》,此碑由善书者河北静海人邓长耀以楷法着意挥洒,辞妙字美、珠联璧合,成为当地人向外界夸谈的一份荣耀。

(来源:山西日报 张晋平 网络编辑:成文新)
xin_010601110812265304444.jpg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4 01:57 , Processed in 0.1250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