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16|回复: 1

胡吉祥:大树将军与诗歌中的大树意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6 23: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树将军与诗歌中的大树意象



2010-11-03 00:00:00      进入论坛      来源:平顶山日报





    “大树将军”原是东汉军事家冯异被军中人称颂的雅号。这个简洁而精辟的固定词组,成为著名的历史典故,千百年来,经常被人们在诗文中引用。

    冯异字公孙,汉颍川郡父城(今河南宝丰县)人,佐汉光武帝创建东汉政权,是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这段话意思是,每次大战结束后,诸将多忙于邀功请赏,而冯异从不居功自傲,往往独自静坐在大树下,反思经验教训,久而久之,人们便送给他一个充满赞誉之情的别名“大树将军”。

    最早使用大树将军典故的人是南朝大文学家沈约。据《南史·冯道根传》记载,南朝梁武帝时期,有一位将领名叫冯道根,广平?地(今湖北光化)人,官至豫州刺史。他性情谨厚,木讷少言,为将能约束部下,所过村陌,将士不敢掳掠,每所征伐,终不言功。一天,梁武帝萧衍将冯道根指给尚书令沈约说,这个人从不谈论自己的功劳。沈约对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

    北朝大文学家和诗人庾信在其代表作《哀江南赋》序中也使用了大树将军的典故。庾信是南阳新野人。15岁任梁昭明太子的“东宫讲读”。梁元帝三年(554年)奉命出使西魏首都长安,后被拘不得南归,梁亡后仕于西魏和北周,后期作品多写国破家亡之感。《哀江南赋》序中“将军一去,大树飘零”一句,比喻自己的去国和故国的灭亡。“将军”这里是以冯异自喻;“大树”比喻梁朝。将军一去,是指他奉命出使西魏的事;大树飘零,代指国事不可收拾。

    大树将军这个历史典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演化为“大树”、“将军树”这种独特的、具有象征性的意象,经常被写进诗词楹联等文学作品之中。诗人、楹联家笔下的大树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界高大的树木,更重要的是用来比喻和称颂冯异以及那些功高不争功、受人崇敬的军事将领。

    唐代大诗人杜甫《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之三:“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用冯异典故,说武卫将军人虽谢世,但功绩犹存。再看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武侯庙古柏》: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遮海鹏风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大树思冯异”,用大树将军典故,抒写睹物思人之情。以冯异比诸葛亮,称颂其功高不居。

    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的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二首》之一中写道:“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用冯异事感叹自己尚未建立功业。

    清代诗人王巨源写过题为《冯异故里》的七律:将军里第此山头,大树萧萧几度秋雨过昆阳寻汉镞,月明?岸得吴钩一天星宿英灵在,万古风云事业留莫忘巾车曾自语,何尝小吏不封侯

    王巨源字秋浦,汝州人,清乾隆丁丑年(1757年)举人,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有惠政,精诗词,善书法。他与清代学者杨淮的祖父友善,曾任杨家的家庭教师,熟知昆阳古战场、冯异故里、光武帝知遇冯异于巾车乡的情况。这首诗是登临怀古之作。作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热情歌颂了冯异的历史功绩,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将军的崇敬之情。这首诗翻作语体新诗就是:“冯异的故乡和宅第就在这个山丘∕大树将军去后不知经过多少春秋∕雨后在昆阳战场上还可找到汉军的箭头∕月夜在沙河边也能寻得当年的吴钩∕光武中兴二十八将犹如天上的星宿英灵犹在∕冯异的风云事业虽万古而长留∕难忘光武帝在巾车乡知遇冯异的情景∕谁说主簿小吏不能建功立业,拜将封侯!”

    在中华楹联作品中,运用大树意象者,多见于冯氏宗祠联以及与将军有关的寿联、婚联、挽联和纪念堂馆联。

    冯姓起源于春秋,支脉繁多,各支皆有自己的祖先,其宗祠联内容不尽相同。颍川冯氏为冯异之后,其宗祠联多用“公孙德厚宗功远;大树根深世泽长”。颍川冯氏播迁外地者,在其宗祠联中,既有缅怀祖先冯异的内容,又增添了播迁地的文化元素。例如安徽绩溪新川村冯氏宗祠联:“大树著高风,想当年图绘云台,拜爵封侯,早启簪缨贵;华阳延世泽,卜此后诞生贤杰,登科及第,常增俎豆光辉。”华阳系绩溪别称,此联为当代绩溪人冯轼之撰写。有些冯氏支脉虽非冯异之后,但仰慕冯异功德,在宗祠联中也不忘使用大树意象。例如河间(今河北河间县)冯氏,为唐监察御史冯师古之后,其祠堂就有“大树堂中枝叶茂,河间郡内子孙贤”的楹联。

    挽联中使用大树意象者比较多见。左权将军,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任红一军团代军团长,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与日本侵略军作战时牺牲,当时楹联家汤子周(新中国成立后任长沙市文教局长、湖南省政协委员)就写下一副挽联:

    难忘左辅仗无戎,英武动风雷,声威震破胡儿胆;报道中条摧大树,精忠昭日月,浩气长存华胄心。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胡乔木同志曾为福州林则徐纪念馆撰写一副楹联:

    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寻大树永凌云。

    上联是说中华民族已雪百年之耻;下联以冯异为喻,歌颂林则徐的丰功伟绩,赞扬其爱国主义精神,如同参天大树,直干云霄,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从中国古典诗歌和俳句中生发诗歌意象的理论。他指出:“一个人与其在一生中写浩瀚的著作,还不如在一生中呈现一个意象。”诚哉斯言!大树将军这个典故,大树这一诗歌意象,不正是冯异之所以流芳千古的载体和象征吗?冯异助刘秀争天下,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仅《后汉书·冯异传》就洋洋4200余字,但人们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大树将军”的称号。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江宁籍人李秀发出任宝丰知县,他在《宝丰志序》中写道:“光武云台诸将功名之盛,未有如冯节侯者也”。平顶山境域内云台二十八将尚有铫期和臧宫二人,但评选“鹰城十大历史名人”的时候,与会者一致赞成冯异入选。应该说,这与大树将军的美誉度和大树意象的艺术感染力有关。(胡吉祥)
胡吉祥先生,著名诗联家,曾任平顶山市秘书长等。著述颇丰。我有幸多次聆听先生讲授诗联知识,获益匪浅。先生对我这个学生也很有印象。2010年8月,平顶山市召开冯异研讨会,胡先生特别向组委会推荐我参加。

发表于 2011-8-17 19: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閱讀了上述文章後,對 "大樹將軍" 的稱號根源,有了更深的了解,由過去歷代到現在,它的意義不但包含著對國家的忠義,
對功高不爭功,還受到人民的崇敬與愛戴,他這種崇高無私的精神,樹立不倒﹗萬代長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23:21 , Processed in 0.1250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