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41|回复: 3

唐代科举之圣冯复(万石)墓志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7 1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eng杰痴 于 2013-8-17 11:34 编辑

冯万石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恐怕很陌生,唐史对他的记载也甚少,但在科举方面他确实名动一时。虽然史学把他的事迹淡忘,很幸运,他的墓志铭被保存在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博物馆》,墓志铭记录了冯万石的一生。
《全唐文》中收录了冯万石的文章共5篇:《对文词雅丽策》、《对求贤策》、《对历数策》、《对议边塞事策》、《对不以采疚节判》,都是科举对策。《全唐文》作者简介中记载冯万石说:“万石,圣历初第进士。大足初中嫉恶科,神龙初中才高位下科,景云中中怀能抱器科。开元初重考及第,六年中超群拔类科,十三年考判入第,十六年又入第,二十六年中文词壮丽科。凡九登科选。
有关他的科举经历,除了墓志铭有记载外,《登科记考》也有记载:圣历元年戊戌,进士二十二人,只有冯万石的名字被记录下来,而且他的进士对策流传至今,收录在《全唐文》中;大足元年辛丑,嫉恶科,只有冯万石一人;神龙二年,才高位下科,只有四人,冯万石排第一,而且他的对策流传至今,收录在《全唐文》中;景云三年,怀能抱器科,只有冯万石一人;开元二年甲寅,重考怀能抱器科,也只有冯万石一人;开元六年戊午,超拔群类科,只有二人,冯万石排第一;开元十三年乙丑,拔萃科,只有冯万石一人;开元十六年戊辰,又考拔萃科,【《广卓异记》引《登科录》:开元十六年,冯万石又考判入等。】也只有冯万石一人;开元二十六年戊寅,文词雅丽科,留名者三人,冯万石其一,而且他的对策流传至今,收录在《全唐文》中。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八十贡举三中说:“冯宿之三子陶、韬、图,兄弟连年进士及第,连年登宏词科。一时之盛,代无比焉。当太和初,冯氏进士及第者,海内十人。而公家兄弟叔侄八人。”按家族状况来看,冯万石家族肯定没冯宿家族名望大,但按个人科举经历来看,是冯宿所不能及的。冯万石戴上“科举之圣”的头衔也是理所当然。
1.jpg
2.jpg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11: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杰痴 于 2013-8-17 11:17 编辑

圣历元年冯万石的进士对策:
问:元黾效祉,鼎命昭夏王之祚;赤鸟呈祥,金德总商君之业。白鱼跃而周道隆,丹雀来而秦德霸。殷因夏礼,损益可知,秦盛周衰,天人何昧?若水灭火起,殷周之运匪人;若桀暴纣昏,废兴之期自我。然而龙斗兴於夏日。鼋袄发於周年,灾祥兆於前成,荒败形於後政。荡荡之德,何所加焉?伫尔扬名,为余张目。
对2.jpg
对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11: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龙二年才高位下科冯万石对策:
  问:选贤举能,秀造参用,今之所荐,诚为得人,未闻含声待扣,有不耕而获,十室忠信,理亦难诬。若遂践於清朝,仗何材济物?又二老归周,见称何德?八元佐舜,见述何功?滋泉以何术见?称莘邑以何辞作相?
  对:昔者圣人之立极也。选众举能,列官分职,以通天地之德,以类亭毒之功,臣哉邻哉,时用远矣。主上重光缵曜,绍开中兴,拜切於受命之初,希俊贤於御极之首。兹羲、轩之志,尧、禹之心,勤求道要,实所望清光哉!故邓林有必至之材,昆山亦无藏价之福,可不谓然乎?臣以妄庸,艺无兼采。谬从卑列,应此嘉荐,诚非铅朽,所能塞充。然天休震动,虚求秀逸,扬於王庭,亦亻黾亻免矣。顾当参明,试献嘉谋,竭讠叟闻,敷大体,言用身退,以酬万一,岂所谓不耕而获,邀名幸时而已哉?今见属有司,恭承下问,懋陈常务,自谓无奇。若得饰躬召见,对扬天休,下学上达,舒情竭愤则亦引谕阴阳,较明时政之要;咸激枉直,甄摭授受之宜:效其涓埃,以增海岳耳。若遂践清朝,济时成务,其道甚大,惟变所适。俾闻後命,则藏器而动,顾以更仆,亦何尽言?曲学鲰生,居今志古,若终为令德,功实佐时,披卷怀人,恨为异代,虽惭非博物,敢不扬言?则夫西伯善养,夷、齐以让国归老;帝舜举能,元、凯以通才受职。惟师尚父,韬钤适道之功;相时阿衡,鼎饪献为君之术。闾纪绩,吴、邓懿其元勋:麟阁图功,卫、霍流其茂实。谨对。
对1.jpg
对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11: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元二十六年文词雅丽科冯万石对策:
问:朕闻至道虽微,不言而化,皇天阴骘,相叶其彝:信寒暑而生成,施阌甓沐润,垂范作训,树君育人。时有浇淳,教垂繁略,成汤既圣,禹道云亡。桑扈戏纾屡动诗人之刺;塞门反坫,时贻宣父之嫌。我国家振彼颓纲,开兹盛业,朕以不德,袭号乘时,而皇极之道未敷,谟明之轨尚阙。思宏厥理,其义安从?至如视听貌言,恒若时若,会极归极,作哲作拢阂灰怨嶂,何方而可?夫礼以饰情,情疏则礼略;乐以通感,感至则神和。理内为同,修外为异,同异之用,有昧其功,人俗未融,伫明斯要。又四时武德,制自何君?五行文始,本之谁代?昭德盛德,莫辨所尊;昭容礼容,未详所出。悉情以对,用释余疑。

       对:臣尝黾勉读书,夙夜匪懈观前代之事,稽王者之风。欲树文明,必招俊拢所以平章百姓,昭畅万人,负黼斩海宇清,垂衣裳而天下理。今陛下朝盈多士,野无遗贤,犹复发德音,下明制,张懵抟匝诳。设天纲以顿奇,片善不遗,有能皆进。故得飞飞丹凤,栖翼於帝梧;皎皎白驹,连食於场藿。纵夷、齐、巢、许,咸屈於兹,臣既庸妄,岂敢当此?且声非入异,誉不出凡,文律未明,才用无取,谬参推择,滥赴搜扬,安敢避直饰词,向华乖实?但丹诚有厉,至敬无文,敢竭鄙闻,用当明试。然将涓滴以足海,用纤埃以增岳,虽寡攸助,谁能默哉!

臣闻建国兴邦,必以黎元为本;康时训代,必以政术为先:轨谟虽异,理化皆一。昔者太上之君,崇道以致化,立德以养物。人必欲寿,敦礼教而不伤;人必欲富,薄赋敛而不困;人必欲逸,则省力而不劳;人不欲危,即扶持而使固。不强人之所恶,不禁人之所欲,故能无为而理,不言而化。及至中古。行仁履义,克已厉身,拯溺於人,博施於物,即能阴阳不错,风雨以时,疾疫必除,曦材跄起。洎乎末代,政令不作,刑法聿修,奢侈是崇,礼乐非雅,时无美善之说,俗有奸邪之衅。岂不由君失其道,臣非其人,浇薄浸兴,淳朴离散者也?今陛下出号施令,罔有不常;齐物正人,各得其所。然犹综锕沤瘢稽谋政教,视先王之得失,崇今日之高明。以此天聪,尚云不德,巍巍至化,谦尊而光,非臣愚昧,所能涯际。

制策曰「皇极之道未敷,谟明之轨尚阙,思弘厥理,其义安从」者。臣以为皇极将立,莫先择俊,得人则政和,非人则政失,人贤化远,岂不谬哉?至如因能任官,量贤受禄,即百僚济济,万姓安安。去无用之言,除无用之器,即情实斯得,谬说不繁。数纤以时,谨身节用,即仓廪储积,黎庶完丰。进有德而退无良,即庶位允穑庶官不旷。尊有功之子,弃无功之人,即营事者不惜其身,制作者能竭其力。罚必当罪,及奸回自除;赏必中贤,则人臣自劝。夫如是,则海内行大中之道,天下有幸甚之言,何忧夫皇极之道未敷者也?若列张辅佐,建立官司,询忠直之言,开进谏之路,用能献可替否,补过弼违,外藏主之非,内正君之失。今陛下顺时而动,非道不行,事无不嘉,人欲何说?故献纳之职,谏诤之词,但可略言,莫知所议,大哉至德,实冠古今。且朝无妄臣,纵朱阒厣,安得折槛?人不妄从,虽辛毗不死,曷闻牵裾?天子甚明,是故群臣无事,亦何忧文轨之阙哉?

制策曰:「视听貌言,恒若时若;会极归极,作哲作拢阂灰怨嶂,何方而可」者。臣闻王者法乾理物。观象裁规,敬顺天时,恭行月令。「恒若时若」,罔有咎徵矣。尊九畴之仪,修八政之规,事不失仪,动不违制,出处语默,皆归于仁。依乎中庸,远弃偏党,垂至道於万国,寄良政於百官,直道而行,不可则止。「会极归极,作哲作隆梗不日而致矣。「视听貌言」,无从而失也。

制策曰:「礼以饰情,情疏则礼略;乐以通感,感至则神和。理内为同,修外为异,同异之用,有昧其功,人俗未融,伫明期要」者。臣闻化难将美,人各有心,不违制节,必有放纵。故先王作典礼以防之,兴雅乐以感之,用能移风易俗,安上理人矣。今陛下行宗庙之礼,故能配天地之神;履直言之议,故能立上下之敬;听宫商之变,故能分善恶之俗。捐郑卫之音,奏箫韶之乐,正疏略之弊,敦揖让之仪:州郡大行,朝廷式序,同异斯达,内外罔差,既合尽美之端,何问不才之子?若罄愚而说,则陛下无「有昧」之咨;若驻笔而述,则陛下锺「伫明」之访:实迷诲游,何足知之?臣闻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既列同异之因,将分内外之殊。皇王是尊。古今所重,俱为时用,其功一焉。

制策曰:「四时武德,制自何君?五行文始,本之谁代」者。臣闻四时武德,制之以周王;五行文始,本之於汉帝。制策曰「昭德武德,莫辨所尊;昭容礼容,未详所出」者。臣闻昭德武德,实有攸尊之道;昭容礼容,出於刘氏之代。昔者鲁哀公问儒行,宣尼有更仆之劳;孔父访鸟官,郯子生倾盖之倦。然宜富学沧海,犹黾勉於一隅,况乎道谢桂林,岂对扬於庶事!徒周游於文苑,终展转於迷津。谨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5-4-10 15:31 , Processed in 0.1875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