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11|回复: 0

官微廉自高——唐朝清官冯元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5 17: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元淑,相州(今河北冀州)安阳人,自长乐迁居,北齐右仆射冯子琮的曾孙;生于唐太宗贞观640-644年间,殁于顺圣皇后武曌圣历 698年-700年间,殁时仍在祠部郎中(五品)一职任上。正史对于冯元淑其人记载很少几个字,据北齐《左传》传记描述冯元淑任上“政有殊绩,被百姓号为神明”。而从《旧唐书》记载中不难发现看到冯元淑为官时的廉洁自律;
   历任浚仪(曾称大梁又叫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始平(今陕西平兴市)二县令。皆“单骑赴职,未尝以妻子之官,所乘马,午后则不与粮时,云令其作斋,身及奴仆,每日一食而已。俸禄之余,皆供公用。元曰;“此吾本性,不为苦也”。中宗时,降玺书劳勉,仍令史官编其事迹。卒于祠部郎中”。冯元淑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冯捷、祖父冯慈让(昌黎壮公)都世袭了曾祖父冯子琮被朝廷追封的“昌黎郡公”一称号,冯元淑和从父堂兄冯元常才致入朝为官的。这是唐朝典型的“父荣子耀、父职子袭”吏制。再往上追溯他的高祖冯灵绍,任尚书郎、太中大夫。子琮官职显贵后,朝廷赠封灵绍为开府仪同三司。天祖父冯嗣兴,任相州刺史。一直追溯到他的远祖燕昭成帝冯弘(一说冯元淑是北燕王冯跋的后裔,其实跋无后,在弘与跋兄弟争夺王位时、跋的一百多个儿子全数被弘所杀、无一活口)。冯元淑出身官宦世家,在唐朝当时可以说是一大名门望族、地位显赫。
    有关冯元淑的传记,正史里虽然少有记录,但从《白话二十四史》里面,多少也能找到点端倪,他的性格秉直廉洁自律,才赢得百姓永久的称颂。在他上任“浚仪、始平二县令(七品)时,“皆单骑赴职,未尝以妻子之官,所乘马,午后则不与粮时,云令其作斋,身及奴仆,每日一食而已。俸禄之余,皆供公用。元淑曰;此吾本性,不为苦也”。唐嗣圣年(公元684年)唐中宗皇帝李显下诏书对元淑在浚仪任上因“政有殊绩,被百姓号为神明”进行勉励,并命史官编写他的事迹来教育后人,同年在浚仪县令任满后升迁到所辖郡所始平令。遗憾的是中宗在位一年就被母后则天所废。冯元淑并没有得到当朝继续重用。
    直到唐睿宗李旦载初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连废两帝(中宗李显、睿宗李旦)自立为武周皇帝后,将为官清廉的冯元淑平调去边陲不毛之地任清漳县令(今甘肃的定西市漳县、唐武后天授三年(692年)更名武阳)。清漳县是边陲县域,山多地少,北面和西北部都是和契丹、突厥等部落接壤,常遭外敌侵扰连年战事不断,加上清漳县地域贫瘠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域内山岭重重,坐车步行都很难,盗匪众多,百姓多有逃离,元淑到任后亲自上门去安抚慰问百姓,动员百姓到荒废地区垦荒承业,勤于耕种,还把自己每年朝廷所发俸银接济给贫士“养鳏寡、恤穷”、对盗匪予以劝说“先驰檄文示以威恩,喻以祸福”纷纷改恶从善,使得域内人口比原来有了增加,经元淑的一番苦心治理,把清漳县治理得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生机、官库有盈余,做到人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清漳县是唐朝时治理得最好的县域之一。百姓对这位县令都感恩戴德,齐声向朝廷发声称赞,名声远播!元淑的性格和他堂哥元常一样,秉性耿直、刚正不阿;敢于对朝廷上书直谏坦露真言;建议减免税赋,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这样也引发武皇则天的不高兴,,北齐《左传》史书对他在清漳县令上评价记载仅有10字:“政有殊绩,百姓号为神明。”元淑被百姓所拥戴的事迹传至朝廷并受百官所举荐,这时,武则天才于天册万岁年(695年)将有所故忌也是违心的将冯元淑升调为祠部郎中(五品)一职。
其实,冯元淑在赴浚仪、始平二县任时,都是单骑赴职,不曾携带家眷。因公务所乘马匹,不仅无丝毫装饰,甚至下午连草料都不加,说是让其“作斋”。他本人及仆役,每天也只一餐饭而已。俸禄结余,一部分“供公用”,作为县衙经费;一部分“给与(同予)贫士”,养鳏寡、恤穷。当时有人讽刺说,他这样做是为沽名钓誉。元淑听后很坦然地表示:他本人及仆役每天只一餐饭。俸禄结余,一部分作为县衙经费;一部分养鳏寡、恤孤穷。元淑表示:“此吾本性,不为苦也。”可以说冯元淑的一生刚正不阿的性格虽然受其家庭熏陶,但与其多少也受到他堂哥元常的影响。 冯元淑获得这样的评价是十分难得的。按照唐朝的考课之法,各级官吏在本职内各项规定都为“最”的同时,还必须做到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忠于职守,谨慎而不松懈)。冯元淑正是以其县令职掌为“最”和“恪勤”、“清慎”等,才获得考核的上上等,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考核优秀,才能赢得百姓称颂的。

《周礼"天官》中:“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廉善,二廉能,三廉敬,四廉正,五廉法,六廉辨。”注:弊,考核。

可见古代官员年终考核,以至升降迁谪,都是“廉”字当头,以“廉”为本。
那么,什么是“廉”呢?“廉”的概念是什么呢?
西汉贾谊《新书"道术》:“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行善决衷谓之清,后清为浊;辞利刻谦谓之廉,后廉为贪。”注:刻谓刻己,谦谓谦让,不趁利,称之为廉。廉与不廉,腐与不腐,不是你说了就算。决定你廉还是腐,看看老百姓对你的态度,就全明白了。冯元淑调任祠部郎中一职离开清漳县时,县域百姓数百人夹道送行,并请求为他树碑颂德,离别时冯元淑仍是“布衣一身、仆役一个、斋马一匹,书箱一口、行囊空空”,元淑做官清廉勤谨自我约束,虽没有治国之术,也没有什么风度,如何鉴别人才,他也不内行,但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在朝廷百官当中招来许多人的非议,所以在祠部郎中一职任上再也没有升迁,也没等到他退出官场就死在任上(也许他过早离世与他堂兄冯元常被酷吏周兴所害致死在狱中有直接牵连)?但是作为冯元淑为官之道,以“廉”字为本获得盛唐时期的至尊殊誉,不失为当今倡廉的楷模,也将留芳百世。(作者;冯志安)
        说明;有关冯元淑传记中因当代正史记载少之又少,很多无法考证,如他的生、殁、葬及他的世系后裔不详,有关他的清廉事迹还有哪些?望他的后裔及知情的本家继续考证,本文所引用的史料如有出入、则以正史为准。如有错误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9-8 10:23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