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24|回复: 10

从冯氏老宅看四川乡土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3 23: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仁寿北部文宫镇是一县经济、文化区域中心。和成都平原龙泉山南余脉二峨山仅一山之隔。这个弹丸小镇近代史上出了两个著名人物,一是军政人物潘文华,二是艺术大家、新中国唯一受到社会认可的“长安画派”首领石鲁。若我们把“地灵人杰”看成是一个统一的、互为依存的文化现象的话,那么,诸如我等钟爱的老房子,即居住建筑、祠庙之类定然有非凡的表现。果然在没有什么资料可查阅情况下,完全属偶然发现了文宫镇从镇内街中到乡间冯氏家族系列建筑。但前后经历了十多年时间。而潘文华公馆早已改成政府机关。老宅已不存在。
  石鲁原名冯亚珩,和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冯健吾为同胞弟兄。冯氏在文宫为望族,从现存的几处建筑看,除了经济外,其注重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尤感素质特别。现将目前发现的几处建筑介绍于后。
  乡间建筑有:松林村冯氏庄园(现中学和粮站);松林村江家湾石鲁三叔冯子绪大型民居;松林村红塔子石鲁三叔冯子绪大型民居;文宫镇上街18号冯子绪临街民居;文宫镇上街冯氏宗祠。
  松林村冯氏庄园今仅存极少残墙断垣,笔者十多年前访问时尚存大门及门后戏楼。据说刚经历了一场火灾,看得出来那是冯氏最大的集住宅、家祠、园林、戏楼、碉楼多功能乡土建筑为一体的大型庄园。整体坐北朝南,建在一小土坡上,目的是构成祖堂在格局的中心同又是最高位置上。周围有墙体围护,占地无法统计,目测至少20亩左右。
  江家湾冯子绪宅距庄园约2.5公里,一派清代中前期民居选址严格的风水格局。坐北朝南之方位依据清晰的中轴线,后龙脉、前案山、左青龙、右白虎。住宅共12个天井,占地2000多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共三进:一进大门歪斜为方位校正以对案山。进去左右有学堂、庭院。戏楼立在一进与二进之间轴线,人从线楼下通过入二进空旷大地坝(天井),有突然天地宽阔之感。天井同作看戏之用,面积之大,显见大家族气派。三进为正房祖堂,天井收缩变小则又使空间变得紧凑。据说整个有120间房间。其中四角各有一座碉楼:后两角的碉楼已毁,惟正前方两角的碉楼存在,其造型似碉非阁,和房间紧密结合一起,是笔者数百碉楼经历之仅见,很有文攻武卫不得已而为之的文化内涵。又碉楼与风火山墙贴在一起,展示了四川乡土建筑在传统作法上的变通和修饰。自圆其说的得意和巧丽,正是川人性格维妙维肖的写照。还有“水阁凉亭”在二进天井左右布置的恰当,名字取得之准确,歇山顶屋面用得之合适等等,均反映出江家湾冯宅在清代具有典型意义,是一方乡土文化在民居上的集中体现。
  冯子绪宅没有留下可资证明的具体年代,全木穿逗结构与砖石、土夯的混作,严谨的中轴对称格局及风水讲究,在仁寿北部紫红色土壤的尘埃尘封之中,显得格外苍老,不过它保存还算较好,但后院子正在猛烈拆除,轰轰声响使人神经绷得紧张而痛苦。
  红塔子民居也是石鲁三叔冯子绪宅,格局和江家湾差不多。但毁得更厉害,快“惨不忍睹”了。
  在文宫镇街上,目前发现的有上街18号带小姐楼的街房,也是冯子绪产权。还有宅隔壁的冯氏宗祠。这两处建筑自然不是一个类型。住宅“胆大妄为”,祠堂小巧精致。18号住宅十多年前笔者写过一篇文章在台湾作了发表:大意是冯宅临街而居,若要在有限空间给家中姑娘小姐作出恰当安排是很费心思的。然而冯家作出了一个惊人选择,把小姐楼横骑在中轴线上,并在楼下形成门洞似过廊,人由此入正房、堂屋,形同自小姐身下入。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秩序下,不仅亵渎了家人、亦辱犯了社会,还践踏了中轴线的神圣,因为只有祭祀天地祖宗的香火方可置于中轴线上,由此可以看出冯家最初的民主意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隔壁宗祠的墙上写满了措词严厉的家训,诸如“闺门当肃”之类。当然,小姐楼摆在院子中心,冯家可能又有一说,言把小姐楼置于众目睽睽之中是更加维护了封建道德的规范。无论何说,小姐楼居高临下,视野广阔,房间虽小,窗明几净,摆一张单人床,一个梳妆台,一把椅子,一张小桌,这正是少女时期求之不得的多梦天地。
  冯氏宗祠小巧庄重,但不失祠庙仪轨。占地不多,恐不足一亩,则处处传统必备之功能空间齐全。戏楼必有,但进深较浅只能演折子戏之类“小戏”。最精彩是主殿山墙两侧阴刻的家训,以及凡柱头必挂在上面的警世格言,这些匡扶世风的儒学楹联今天看来虽有些泥沙俱下,但大部分仍属文明体系,是做人必讲的礼义廉耻,诚实守信方面。很有研究价值。
  综上5处相隔不过几里的冯氏家族建筑系列。除了在文化上感到空间造作大胆出新、离奇诡秘之外,更让人深思这些出奇创造是族人思想对封建时代叛逆的一种外在表现。从石鲁后来1939年奔向延安追求光明一事着眼,个中于建筑拘作,内涵何其一致。
  据笔者对目前川内乡土建筑了解的情况判断,像如此大规模的家族建筑群集中在一小区域者,恐为唯一。再部分保护还较好,建筑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也存在,尤其是距成都不过一小时的行车距离、诸般条件使人感到让其自生自灭实在可惜。尤其是文宫镇属仁寿北部地区、人文资源是不少的,如何挖掘、保护,往旅游层面拓进,是需要引起思考的。随着成都市中心南迁,文宫距成都更近了,想来这些都是机会。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22 00:40 , Processed in 0.0937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