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水,源出双峰县九峰山,古称兴乐江,又名易俗河,蜿蜒103公里,流经双峰、衡山、湘潭三县,在湘潭县河口镇境内汇入湘江。著名电影艺术家冯小刚的故乡,就位于涓水南岸的涓江村。
1958年3月,冯小刚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父亲冯飞,谱名冯维璠,号孔修,1921年诞生于涓江村,自幼饱读诗书,因家道中落,无钱支付昂贵的学费,是冯氏宗祠变卖族田,供冯孔修考上了岳云中学,毕业后又顺利考入西南联大,就读文法部。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地下党。1944年1月,他受中共云南省工委的指派,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播乐中学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抗战结束后,西南联大返迁北平,他进入北京大学继续就学。毕业后,他进入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从事外文翻译,建国后先后在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物资管理学校等处工作,直至离休。因此,尽管冯小刚的出生地在北京,但他的血管里流淌着湖南人的血液,他是一个地道的湖南伢子,有着鲜明的湖南人刀刚火辣、倔强坚毅的性格特征。
冯小刚
由于父母性格不合导致离婚,冯小刚与姐姐从小就随母亲生活。母亲对儿女进行仇父教育,冯小刚对父亲没有什么好感,懂事之后就再没叫过“爸爸”。对于故乡,他也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从不对同学、战友与同事说自己是湖南人,就连履历表上的籍贯一栏,填写的也是北京。他的故乡情缘,经历了从不知情、抵触到主动寻根、引以自豪几个阶段。 在冯小刚六十年的人生履历中,他先后五次来到故乡湖南。 第一次是在1989年底,冯小刚应潇湘电影制片厂导演张黎的邀请,来湖南创作电影剧本《遭遇激情》。他蜗居在东塘潇影厂的招待所里,足不出户,每天爬着格子,冥思苦想如何构思故事情节,塑造刘乐、梁小青等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他似乎忘记了这里就是他的故乡,更遑论80公里之外的湘潭涓江村就是他的祖居之地。剧本完成了,他也就返回“故乡”北京了。此时的他,与其说是瞒住了张黎,不如说是瞒住了自我。“故乡”二字,稍纵即逝。 1991年,《遭遇激情》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同年他凭借故事片《遭遇激情》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提名。可以这么说,湖南是冯小刚艺术生涯的发祥地,故乡给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源泉。 2005年的5月底的一个晚上,他与北京同道影视公司老总刘文武、导演张黎、剪辑师刘淼淼等来到长沙,下榻通程大酒店。这是他的第二次湖南之行,他的到来引起了服务生的关注,不断有人过来找他索要签名,有几个小青年干脆请冯小刚把名字签在自己的白衬衣袖子上了。《潇湘晨报》的记者对冯小刚进行了专访,并请他为本报读者写几句话。冯小刚思索了一会,写下“身为湖南人我很自豪”。他对记者坦言,“我是湖南人,从小吃湖南菜长大的。可是我却不会说湖南话,这是我的遗憾。”由此,冯小刚是湖南人的消息不胫而走。
冯小刚在节目
2015年12月17日,他应邀到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做嘉宾,开启了他的第三次湖南之行。他在节目中谈电影《老炮儿》的角色塑造,谈获得台湾金马奖的感受,谈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他在节目中现场飙戏,并献唱了一首《爱的代价》,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热爱。面对镜头,面对亿万观众,他在节目中再次坦言,自己是地道的湖南人,并与主持人汪涵认了老乡。他动情地说,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与父亲及家乡的一些隔阂都逐渐淡化了,“作为湖南人,今天竟是第一次登上湖南卫视。希望明年拍完自己的新戏以后,能去一次自己从未去过的家乡湘潭”。 作为东道主的“天天向上”节目组,为冯小刚的思乡之情所感动,特意为他准备了湘潭的特产灯芯糕和槟榔,这更让冯小刚燃点了想回家乡寻根的欲念。但这一次他因事务缠身,录完节目之后就行色匆匆离开了故乡,寻根祭祖的夙望未能遂愿。
冯小刚
2017年10月18日,思乡心切的冯小刚终于要回湘潭寻根祭祖了。第四次回湘之行,得益于湖南广播电视台一位离职的副台长穿针引线,使得他终于放下一切事务,携夫人徐帆专程来湘潭寻根祭祖了。家乡人民热情欢迎冯小刚的到来,湘潭市副市长亲自到黄花机场迎接。陪同冯小刚同机抵达的还有他的好友刘震云,另一位好友张国立正在杭州拍戏,也于是日深夜来不及卸妆就匆匆飞来与之汇合。 冯小刚的家世在当地也算显赫一时。曾祖父冯泽煌是清末湖南布政司理问,从五品,掌管刑名诉讼,30多岁时就主修了《湘潭冯氏三修族谱》。冯小刚第一次从这些介绍中,知道了自己家族的简史,知道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他下榻的鑫田大酒店每间客房里都摆着几本介绍湘潭历史人文的书籍,他如饥似渴的翻阅着,为湘潭出了毛泽东、彭德怀等开国元勋,马英九、宋楚瑜等台湾政要以及齐白石、杨度、黎锦熙等当代大师级人物而兴奋与自豪,为自己是湘潭人的后代而自喜。
祭拜祖先是10月19日上午的主要活动。仪式隆重而又简朴,完全按照湘潭当地的习俗进行。冯小刚夫妇虔诚地叩拜祖先,祈祷护佑。刘震云、张国立也一同行了叩拜礼。
冯小刚
礼毕,冯小刚来到祖居的老屋瞻仰,追思怀念先祖,与嫡系的亲人见面相认。他看到了大伯冯维琇的儿子冯先凯、女儿冯顺英。他紧紧地握着堂兄堂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湘潭乡下的方言难懂,专程从海口赶来并全程陪同的宗亲冯资荣临时充作翻译,为他介绍冯氏字辈的排行“之清泽大,维先树德”,冯小刚与冯先凯、冯资荣同属先字辈,系湘潭冯氏开山鼻祖冯有运公第二十代裔孙。
在父亲就读过的涓江小学,冯小刚与师生们亲切座谈,他带来了他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签上名字赠送给同学们。他伫立在教室里,感念父亲当年刻苦学习的情景。为了感谢冯氏宗亲当年对父亲求学的资助,他与徐帆商量好,给涓江小学捐款100万元,用于改善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褒奖学习优秀的学生。
师生们把大合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献给冯小刚夫妇,以此缅怀他们杰出的校友冯飞先生。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曲目,是因为冯飞离休后多次回乡居住,每天清晨他吊嗓子的时候,都会唱这首歌,然后就夹着画夹去写生。“我的艺术生涯也是从画画开始的。看来我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基因”,冯小刚对陪同的宗亲由衷地说出了这番话。诚哉斯言!
冯小刚
关于父亲,冯小刚在他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一书中,着笔吝啬。可是在19日的晚餐席间,他却主动谈起了自己的父亲。他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东城区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看美术展览,他踮起脚也看不到,父亲便把他举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上。当时天气炎热,他口渴了,父亲给他买了一瓶“北冰洋”汽水。看累了没有凳子坐,父亲就翘起单腿让他坐在腿上歇息。就是这瓶汽水惬意的滋味,埋藏在他的心底整整五十多年。如今,他多么希望能给父亲奉上自己的心意啊,可是父亲再也喝不到人世间的琼汁玉液了。一瓶汽水,消弭了父子之间的隔阂,修复了最美的人伦关系。
冯小刚
在故乡短短的两天里,他还访问了父亲曾经任教过的湘潭县一中,巧得很,校党总支书记齐国光、陪同到校的湘潭市副市长刘永珍都是他父亲当年辅导过的学生。应校领导之邀,冯小刚留下墨宝:“寻找父亲的足迹”。这既是他此次回乡的主旨,也是他寻根祭祖的感受。 有一首诗也许能表达冯小刚此次回乡寻根祭祖的感受: 京畿盐埠一线牵,故园情思甲子临。 叫声爸爸忒沉重,无语哽咽祭祖陵。 涓江风云育桃李,衡岳神韵铸英魂。 滴水之恩涌泉报,冯氏不负天下人。
冯小刚
10月20日,冯小刚夫妇依依不舍告别故乡,返回北京。不久,湘潭县政府在北京举行天易经开区项目推介会,冯小刚夫妇亲自出席,为家乡招商引资鼓与呼。故乡,不再是稍纵即逝的云彩,而是沉甸甸的,热乎乎的,在他的肩头,更在他的心头。
又是一年秋风劲,橘洲万山红遍时。 2018年11月28日,冯小刚应故乡的召唤,再次回到湘潭,出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面对社会的质疑,他心地坦然,无私无畏。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根正苗红的他循着父亲的足迹,专程去了一趟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旧居,并给毛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他决心沿着父亲未走完的道路继续走下去,遵照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冯小刚
冯小刚与故乡的情缘,正在续写新的篇章,蓝天为笺,涓水研墨。故乡人民期待着…… (作者:冯资荣)
冯小刚在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