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30|回复: 0

潘(仁美)氏家谱惊现西海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3 23: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及它与它的传人颠沛流离史
徐兴亚

我的案头放置着一部历经沧桑劫难的家谱,已经很有些时日了。闻着它不断散发出的刺鼻的陈腐的近一个世纪酿成的霉味,我久久在思索,如何认识它,如何表述它,它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想传达给我们什么。它及它的主人是从烟雨迷蒙山明水秀的江南苏杭平原,流落到风沙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西海固地区,谱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名门望族。
这是一部续修家谱,民国三年校印,名曰《歙县迁苏潘氏家谱》。
这支潘氏牵涉一段千古历史公案,即有名的潘杨讼,致使潘氏的后人至今仍有心理负担。笔者以为杨家将的传说无疑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那是北宋覆亡后沦于金人的汉人不甘少数民族统治,以民间文学方式的反抗、哀叹、冀期,人们知道魏蜀吴三国历史源于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不是历史学家陈寿编撰的正史《三国志》。然而杨家将的传说一度是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载体,妇孺皆知,人人称颂。杨业被老百姓视为民族英雄,而另一方潘仁美却被视为卖国奸臣,而被鞭挞千年。民间传说中的潘仁美在正史中的原型为潘美。关于这一件历史公案,事实真相如何,潘美究竟应承担何种责任,究竟有罪还是有过,宋朝当时就发生了激烈争论。从史籍的历史资料来看,历史事实与民间传说有着相当大的出入。流传至今的杨家将故事,其主要部分皆源于宋代民间口碑。
据《宋史。潘美传》载:潘美字仲询,大名(今河北)人。在后周时候,就与赵匡胤交情深厚。赵宋统一中国,他曾率兵下湖南,征岭南,克金陵,并以统帅身份打下太原。到赵光义时,他已成为赵宋两朝重臣。同时,他的第八女聘给韩王桓(后来的赵真宗),被封为莒国夫人,潘美成为皇亲国戚,升任宣徽院南使,加开府仪同三司。与契丹交战,征幽州(今北京),为幽州行营都部署,幽州战败,留镇山西,为并州行营都部署,兼判太原府。太平兴国七年,进爵代国公,八年改韩国公,加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雍熙三年北伐契丹,以失陷骁将杨业,削官三秩,降为检校太保。次年,又官复检校太师,判真定府,兼判太原府,成为宋王朝两河边防总帅,加同平章事(宰相衔)。数月卒,年六十七岁。赠中书令、郑王,謚武惠。
《辞海》关于潘美条目认为:“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陷敌战死。”杨业之死,潘美到底有何责任,探究起来还得花费一些笔墨,抛过不论。
据《歙县迁苏潘氏家谱》引《徽州潘氏家谱》载:潘美灵柩葬于江南,潘氏始移家安徽婺源。潘氏家谱以潘美为立谱一世祖。至六世迁于歙县仁爱乡村,改为上下潘村。根据潘氏家谱旧谱——《徽州潘氏家谱》记载,旧谱创修于宋代,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两次重修。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又两次重修。旧谱雕版毁于火灾,“是必屡有修辑,惟付梓被毁,版未重雕耳”。值得注意的是潘氏家谱记载,潘美享年八十一岁,与《宋史》出入甚大。
潘氏二十三世孙潘梦魁长子潘其烈,清康熙年间潘其烈经商迁居江苏长洲县,死后葬于歙县,迁苏潘氏遂以歙县为籍贯。嘉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七世孙潘士澄为续修家谱,亲往徽州横川寻根问祖,访问宗派,一去不返,五十年音讯緲无。清同治八年(1869),潘氏二十九世孙数人对迁苏以来潘氏传人进行了调查访问,初步整理成册。光绪十九年春,二十九世孙潘家瑩“出展谱牒,重加修辑,衣食奔走,仅成稿本”,迁苏潘氏家谱初步撰成,无力付印。
民国三年(1914),潘氏二十九世孙潘廷燮再次“增修添注,急谋付印,人怀一编,庶资考证”,《歙县潘氏迁苏家谱》大功终于告竣,《歙县潘氏迁苏家谱》为《徽州潘氏家谱》抄本的续写本,对潘氏旧谱进行了一定的考证,主要记载了潘氏迁苏支的情况。潘廷燮唯恐“单本孤行,深虞失坠”,接受历史经验教训,即自宋代以来,潘氏家谱虽多次重修,由于天灾人祸,雕版及印成的家谱连一本都没有保存下来,潘氏迁苏一支仅有手抄本一卷,决定印50部,由上海竞新印刷厂承印,内15部各留空白30页(笔者注:应为预留给潘氏各支后人续写的空白),工料一切统共165元,计每部价银3元2角。铅印线装,外用檀木板护封。内容分别为序、凡例、总目、卷一徽州历代嫡派递传图、徽州历代嫡派小传;卷二世系图自迁苏始祖起世系表;卷三先像附题赞;卷四家传;卷五冢墓图志;卷六旌表录现丁录;卷七附科第录治家规约。全谱约300页,绘图、照片16页。大16开本,书厚度6公分。
民国三年,《歙县潘氏迁苏家谱》问世之时,迁苏潘氏尚有二十八世孙一人在世,二十九世孙共12人(在世存活情况不明,其中两人为《歙县潘氏迁苏家谱》编修者),三十世孙共有十支19人,其中仅有2支载明子嗣,一支子嗣2人,另外一支为笔者手头家谱谱主潘承域,号畿千,子嗣1人。其余分支仅录名字,未载子嗣,说明这些三十世孙分支或早已夭亡,或未取得真正的联系,仅大概知道其名。其中一支有子嗣(为过继子),本人却没有名字。这样,留给潘氏后裔自己保存的 15部《歙县潘氏迁苏家谱》,继承者仅有包括二十八世孙、二十九世孙、三十世孙在内的5、6人,最多不超过10人。笔者手头这一本家谱的第一位主人潘氏三十世孙潘承域告诉自己唯一的一个儿子,自己得到这一部家谱时,正好13岁,正在读私塾,笔者推算那一年正是民国三年(1914),《歙县潘氏迁苏家谱》付梓刊行之年。潘承域父亲有7个儿子,夭殇3个,潘承域排行第四。据此推知,民国三年,所有成年和未成年的潘氏三十世孙也得到一部家谱,所有活着的二十八世孙、二十九世孙长辈自然人手一本。潘氏家谱刊行时,潘氏家族举行了什么庆典已不得而知,根据家谱有关内容分析,潘氏家族在上海最多只能是个中产阶级。
正如《歙县潘氏迁苏家谱》修撰者——这几个潘氏后裔所担心的那样,“人事代谢,时局变更,加以万方多故,来日大难,单本孤行,深虞失坠”。50部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名门望族的潘氏家谱,90年的风雨飘摇抽打着它,90年的沧桑变化伴随着它,仅笔者手头上的这一部潘氏家谱(笔者注:以下称潘承域本)及它的主人,就经历了一言难尽、不堪回首的命运与磨难。《歙县潘氏迁苏家谱》问世之时,正是数千年封建制度寿终正寝,民国新立,新旧制度激烈交替之际,军阀混战,外国列强欺侮侵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潘承域本曾重新装订,书前添订白杉纸质毛笔书写的读谱识见题记诗文两篇,共3页。作者一为东吴金石寿,一为上海画家陆净阳,均为潘承域挚友。题记分别写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1948年。记录了潘承域本及其主人潘氏三十世孙潘承域(字方臣)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华民族共遭的厄运。抗日战争爆发时,潘承域时年38岁,生活在上海,以商业为生,事业初步上路,“颇堪温饱”。在日寇侵占上海的炮火中,遭受家破人亡之祸,其前妻可能死于此时。“曰此潘氏家谱,兵燹时,余之家被毁而此册独奋力保存,以冀垂之久远”,在日寇带来的灾难中,潘承域家被毁,危机关头他奋力抢救出了家谱,冀期潘氏家谱能够长久流传后世。上海沦陷后潘承域携家谱相依为命,逃难外地。颠沛流离八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上海。他让两个朋友在书前记载了家谱的遭遇,“俾后世子孙知保存此册于劫火,实不易也”。
在中国,文化的命运总是多舛,一场革命兴起,总是首先向文化发难。潘氏家谱及它的主人无论如何发挥想象力,绝不会想象到20年后在数千里外的遥远的西北地区黄土高原,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古丝绸之路旁的古老小城里,将一次又一次接受厄运的洗礼,把他们抛向命运的谷底,那里已预伏好杀机,正耐心地等待着他们。
解放后,潘承域在上海一个街道办的只有十几个人的小胶木厂工作,1954年第二个妻子病逝。1958年10月,58岁的潘承域携着12岁的独子,捧着妻子的骨灰盒,带着《歙县迁苏潘氏家谱》,从上海来到固原,随胶木厂迁移,支援大西北,那其实是一次城市人口疏散。在“大跃进”的氛围中,上海的宣传工作者告诉潘承域们,固原那里“楼上楼下,白米白面”。时间很快地到了1960年,饥饿却甚至严重威胁了父子两人的生命。父子俩搬了好几次家,那时固原城里的民居没有一个不是破旧不堪的、餐风露雨的。潘承域视为性命的家谱也在不断地遭受考验,屋漏潮湿,霉味越来越重。睡觉时,潘承域总是将家谱放在头前,才能安然入睡。
文化大革命中,惊心动魄的一幕终于向历经磨难的潘氏家谱又一次袭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批“四旧”,砸烂“四旧”,抄“牛鬼蛇神”的家,一时成风。潘承域家正好住在城关派出所对面,派出所民警领了一群人闯进潘承域的家。潘承域信佛,又懂阴阳术。来固原还偷着念经,尤其在妻子忌日时要念经,超度爱妻的亡灵。派出所的民警搜去了他的经书、木鱼、法衣、桃木剑,还有他视若性命的家谱,情急之下,绝望的潘承域跪在民警面前,64岁的他抱住那位民警的腿哀求:“领导,这不是’四旧’,这是我们家的家谱,你千万不能拿走!”民警翻看了一下家谱,奇迹出现了,那位民警有意无意地作了一件让潘氏子孙永久感恩戴德的好事,家谱留下了。其他东西全部抄走。《歙县潘氏迁苏家谱》潘承域本又躲过一场灭顶之灾。
潘承域独子潘氏三十一世孙是一个手工业劳动者,城市户口。15岁时,初二上了一学期就因为家庭困难自动退学,因欠学校灶上伙食钱,卖了家中的桌子,才办了退学手续。以便招工当学徒,打了三年铁。1970年,在“一打三反”运动中,以“攻击林彪罪”,被逮捕法办,刑已被量好,两个首犯无期徒刑,他被判20年徒刑。在监狱关了18个月后,因林彪出了“麻达”(折戟温都尔汗),他被释放。。如果摊上20年徒刑,又是“现行反革命犯”,他的生死将是很难预料的。
但是,潘氏三十一世孙的“现行反革命”帽子仍没有摘,仍被视作“阶级敌人”,把他放到固原东山里去劳动改造,但年迈的父亲在城里,年轻的妻子与幼子在城郊农村。经苦苦哀求,多方奔走,才被恩准放在固原南郊公社,其岳父的生产队里。队里人多地少,不愿意再多一个碗,好不容易才落下户,挤进这个村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行列。1976年4月,三十世孙潘承域去世,埋在固原九龙山,根据他的遗嘱,与他从江南带来的妻子的骨灰盒合葬,他们终于永远留在了黄土高原,无疑是潘氏家族根本无法预料的,他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他自己无法明白,也永远没有人会给他说清。上世纪70年代初,党中央和***就注意到西海固地区的贫穷与落后,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一大批海陆空军用品服装及时发放到固原城乡最贫困者手里。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冬日或春寒料峭的日子,经常见到一个小个子的南方支宁来的老人——那个潘氏三十世孙,穿着一件蓝色的海军大衣踽踽独行在西北黄土高原上风沙弥漫或雪花飞舞的古城固原街头,那时他已是七十高龄的古稀之年。当时我不知道他是潘美的后裔,即使知道了,年轻的我也不会有太大的惊奇,历史对于我仅仅是避之不及的”四旧”,那时最有“历史”微不足道了。但是,我深深体味到老人的孤独与不幸,对他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真挚同情。老人去世后三年,1979年4月,他的儿子潘氏三十一世孙终于彻底平反,恢复了城市户口、手工业劳动者的身份。这或许是对九泉下的他父亲潘氏三十世孙的一丝安慰。
据笔者查阅考证,包括潘承域本在内,《歙县潘氏迁苏家谱》现仅存10部,分别为江苏苏州博物馆、苏州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所有,及曰本、美国各一部。潘承域本是至今所知道的唯一一部由潘氏后裔自己所保存本。
潘氏三十一世孙与笔者是中学同窗好友,如今他已年近花甲,近年来他不断地在想,在煎熬,想为这部历经磨难的家谱做点什么,给九泉之下的父亲,给自己的儿女孙子做个交代。他多次向我征询。我想,还是把这一部潘氏家谱坎坷多舛的命运写出来,让更多得人知道。于是,就有了这一篇文章。
写完文章拿给潘氏三十一世孙审定时,我告诉他:为了防止反差太大而使他难堪,我在文章中特意回避了他现在在社会中的角色及生活处境。他毫不迟疑地回答,不要回避,谁家能是辈辈当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进一步问道,你的子女能接受这种在媒体面前暴露的巨大反差吗?他说,我想他们能接受,我说了算。再说,我希望我的孙子有出息。
他家居城郊农村,妻子是农民,因此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只能是农民。他在一个只有一二十人的集体性质的清真豆制品厂干了多年,改革开放后,该厂由于体制原因,在市场经济中已无法立足。他以厂长身份下岗,已经多年。这些年来,靠做淀粉、做粉条、喂猪、养羊为生,生活没有提供给他干其他事情的可能。作为一个普通人,靠劳动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他毫无怨言。作为一个支宁人员,他有点想不通,在西海固干了40余年,竟落得如此无保障境地。有时,他动了感情,几次想给自治区领导反映反映,都以作罢而终。上一月,他拿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救济金,每月50元。他是一个自食其力者,不想靠子女。现在,他想早一天拿到退休金,即他说的有了“正常收入”(为此,他曾申请病退,但未能成功),生活有了保障,与妻子一起回到魂牵梦绕的江南,去寻根问祖,去住一住,以慰40余年思乡的情结。
基因可不是伪科学。我经常会情不自禁地仔细端详“研究”着我的同窗挚友——潘氏三十一世孙(现在有了三十二世孙、三十三世孙),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性格习惯,他的言谈举止,他的七尺血肉之躯,我想,哪些地方会是历史人物潘美——他的先祖的基因遗传?宋代是一个酒的时代,宋人嗜酒成风,从天子到老百姓无不痴爱杜康,我的同学——这个潘氏三十一世孙也是嗜酒如命,把人生沉醉在酒乡,江南塞北,何处不销魂。

公元二00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于西海固

来源:http://jiapu.life.topzj.com/thread-7584-1-1.html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4 02:28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