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96|回复: 2

陕西韩城徐村冯氏清明节祭祀太史公司马迁【视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8 13: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题:[CCTV-7.乡土]陕西韩城徐村冯氏 清明赛过年(2009.05.26)
                                                简介:这里的清明不一般,为何敲锣打鼓放鞭炮,闹翻了天?挂灯笼、贴对子、做花馍,为何徐村的清明赛过年?

[视频]: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43316394963888
发表于 2009-5-28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强强 于 2009-5-28 17:05 编辑

汉太史司马迁祠       汉太史司马迁祠.jpg

  司马迁祠墓位于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它东临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开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之冠。据韩城县志记载:芝水原名陶渠水,相传汉武帝采灵芝于陶渠水之阳,改名芝水。至今吕庄村西尚有“灵芝庵”遗址。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人民为了纪念他,就在他的故乡——韩城市芝川镇东南的高岗上,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建成气势雄伟,风景秀丽的司马迁祠和墓。
司马迁墓.jpg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夏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慕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又据县志载:“水经注:子长墓有庙,庙前有碑。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曰:迁生龙门,是其坟虚所在矣。”到北宋靖康四年重建寝宫。以后,千余年来屡经修缮,增建。
司马迁墓2.jpg

  祠的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在祠前凭高俯视:黄河绕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岗,南临千仞之祠院四周都是用砖砌起的数仞高的朵墙,远瞻俯瞰,备极雄伟。院内有数十株参天古柏,再加上竞芳花木,充分显示司马迁的伟大人格与万代名香。
  司马迁的祖先,司马迁在自序中说:“昌(高祖)生无泽(曾祖),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祖),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今嵬东乡有高门村,高门村南距祠墓约四华里有司马迁先茔。
  大规模扩建太史祠,是清康熙七年(公元1669年)。这次扩建由县令翟世琪与芝川乡老扬四可等二十人共同商议,在司马坡上架了一座天桥,用车把南塬上的土拉到司马祠前。没有几天,就填起堂基长9.6丈,宽5.6丈,把明堂填得又高又宽。为求巩固又将堂基及右岸用灰砖三层,从外严加封裹。基下左侧沟涧,自东绕而前,也填沟数丈为神路,并用砖石砌成九十九层台阶,拾级而上,高入云表。
  从建筑角度讲,太史祠虽然建筑规模不大,形式气派却和司马迁的人格、文章、事业一样,超拔于群。它是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不受中国建筑传统对称布局限制,经过精心擘划,建筑成高峻挺拔、气势雄伟的太史祠,和周围环境非常协调。据古建筑专家鉴定,这座宋代建筑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地区建筑上的相互影响,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太史祠墓不仅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实物史料。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太史祠极为重视,加强保护。1956年8月6日,省人民政府公布司马迁祠墓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拨款进行了重修。1982年国务院公布司马迁祠为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市于1973年6月成立了“司马庙文管所”。1978年以来先后将韩城市境内的彰耀寺、三圣庙、禹王庙、河渎碑、兴善寺山门搬迁至祠内。形成古建筑群。1986年11月至1989年3月,国家又投资230万元对祠台和北坡进行了加固维修。从芝川镇到祠墓三公里远的油路已经铺通,路两旁有松柏观赏树,现在这里除参观祠墓外,有四个展览室:第一展室为司马迁生平展览。设在迁来的三圣庙正殿。占地面积84.252平方米。展室的主要内容有中历史年表、司马迁生平年表,司马迁三次旅游线路图,司马迁生平画以及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的研究论文等。
  第二展为司马迁故事展室,设在迁来的三圣庙献殿,占地面积142.559平方米。
  第三展室设在迁来的彰耀寺正殿,占面积130.65平方米,主要展出三十九幅碑文,其中 有记载宋、元、明、清历代 修缮和增建的碑文,亦有歌颂司马迁丰功伟绩的碑文,不少为名书法家如林则徐、王杰、郭沫苦等人的手笔。
  第四展室,设在迁来的禹王庙正殿。占地面积90.32平方米,主要展出《史记》的名言警句和五十三幅名人的书法。
  除此之外,这里还设有商店、照相铺、茶厅、接待室等服务设施,每年接待数十万国内外游客。
  门票:35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17: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强强 于 2009-5-28 17:09 编辑


走近今天的陕西韩城:司马迁后人在徐村

 司马迁后人在徐村

  2005年5月27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晋陕大峡谷,黄河的激涌奔腾从龙门找到了缺口,从上游被“一壶收尽”的黄河带着经历九曲十八弯的疲惫,顿时松弛了自己的神经,徜徉在广阔的大地上。在母亲河的西面巍然而立的韩城,在晨霭中写满了神秘。
  
  黄河从代表集纳一体、收容思想的壶口文化为始点开始积蓄能量;在禹门峡谷中,黄河里的一片小洲传言是当年鲧盗来的息壤;而《诗经》中“关关雎鸠”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龙门以下的黄河湿地上。在韩城,黄河的瀑布形态、峡谷形态和湿地形态集中地体现在一起,她似乎预示着黄河文化多种因子的重叠与交融。
  韩城拥有的不仅只是黄河文化,更重要的是,在这片土壤中,深深渗透着“《史记》文化”的因子。韩城,史圣司马迁的故乡,司马祠就伫立在黄河岸边。由于韩城位于关中最东北部,是秦晋交通要道,因此在这里建立司马祠更多意义上,是在韩城乃至陕西大门上做了个“史记文化”的路标。
  种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掩盖下,一个天大的秘密就隐藏在韩城一个叫徐村的村庄。村口的一座石牌上“法王行宫”四字乍看之下让人不解,正当人们苦想这是哪代名医的居处时,徐村人便会走上前指点一番:“倒过来念……”
  “法王行宫”倒转一念,竟然成了“宫刑枉法”!四面环沟的徐村充满了神秘,它究竟想隐讳什么?为什么又留下明晰的线索?
  1000多人中,并无一人姓徐,村民对徐字的解释为:“徐,余二人也。”那么剩下了哪两个人呢?
  不是两个人,而是两支人——村中的“冯”、“同”两姓。
  徐村里最盛大的节日并非春节,而是清明。每到清明,“冯”、“同”子孙便会大拜祖先。不同姓氏的人们竟然在同一个祠堂里祭奠祖先,这样的事情只可能出现在徐村。因为“冯”、“同”子孙,都血出一脉,他们共同祭奠的祖先正是司马迁。多年前王国维关于司马迁后人“不可考”的论断的确凿性正在被人怀疑。
  东汉年间,司马后人担心九族有患,来到了这里,长房将“马”字加两点姓了“冯”,次房将“司”字加了一竖姓了“同”,而后给此地起了个名字———续村,后改为了徐村。在这里,冯、同两姓千百年来仍旧保持着互不通婚的习俗,这一禁忌直到1963年才首次被打破。
  27日中午,接受了40多家媒体记者采访的同有旺回到了家,正是他和妻子冯粉竹开了冯、同不通婚的先河。“当时村里很多老人都不同意,连她大伯也反对哩,但人家不在我面前说,我也就不管!”同有旺笑着说,他至今为婚姻的幸福而欣然。
  韩城的民居几乎都有门楣,学街上“进士第”的门楣让人欣羡;但在徐村,出现最多的一个写法是“耕读第”,同有旺家也不例外。“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都是司马迁的后人,所以这村子读书的人家特别多,但是几乎没人是为了做官,读书就是为了识理!”同有旺说。
  距离徐村十里的花池村的马启怀老汉坐在徐村初中的侧门下,在他头顶上的门楣上写着“风追司马”四个大字,这便是此次活动名称的由来。
  “花池是司马迁的生地呀,现在还有司马书院哩,花池就是司马迁的花园。我们马家,也是司马迁的后人,但是这次活动我们到现在才知道。”听到冯、同二姓子孙开始祭奠司马迁的乐声响起,80多岁的马启怀老汉一言不发,多少有些怅然。

  “朝半陕 陕半韩”的历史脉络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之根,在他的故乡,历史序列惊人地完整保存着。
  出了徐村向北行数里,便是著名的石拱桥———“毓秀桥”,过了桥就直入韩城南门。修建这座桥的是一位贵州刘巡抚,原因很简单,他是韩城人。为了防止儿孙借桥收费,刘大人象征性地出价二十八文将桥卖给了官府。
  毓秀桥上原有的六座牌楼只剩下了一座,但回忆起这些牌楼上的题字,便让人察觉到了韩城的钟灵毓秀。“户尽可封”形容了韩城人读书入仕的成果,“四方汇归”反映了出外做官的韩城籍官员归乡时的繁盛,让人们终于感受到了明、清两代官员“朝半陕,陕半韩”的历史脉络。
  走进韩城,学街上的一座老醋坊正以沉静的醋香抵抗着现代文明的侵袭,醋坊大门紧闭,从门上写着的告示上可以看出。
  学街之名的由来,大概可以从学街住户中的地位和学街上的文庙略知端倪。
  学街周围的民居无一不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青灰色的门额上各有所书,最引人瞩目的三个字竟然是“进士第”。
  “凡门楣上写着‘进士第’的人家,先人肯定中过进士,这没人敢胡写……”学街上一位老者介绍时,脸上满是自豪,“明朝、清朝,陕西有一半儿的进士都出在咱们韩城,不但有进士,还出过状元呢!”
  从文庙里魁星楼就可以看出,韩城的确出过状元———只有出过状元,当地的文庙才有资格建魁星楼。文庙里陈列着的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匾也为这一事实做了印证,除了金代出过状元郝鼎臣之外,另一个状元就是清代做过皇帝老师、斗败了权臣和绅的王杰。
  在清代,渭北高原上高中的比例远远不及江南繁华之地,因此乾隆皇帝竟然出了“扶贫”这个念头,将考在第三名的王杰钦点为状元,世称“扶贫状元”。

  充满悖论的城市

  韩城是座古老的城。韩城老城龙行街,给人一种与现代文明割裂的感觉。
  每当落日的阳光不能绕过高梁,给老街投下阴影的时候,店铺的主人会和先人一样将十几块木制的门板上上,作为一天劳作的句号,最后一块门板合闭时,偶尔还会听到主人家吼上一嗓子:“家住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
  商贾的繁盛和城市的经济紧密联系着,党家村的声名鹊起并非只在今日,当年晋商沿着黄河一线来到了韩城,也就把晋商和晋商文化带到韩城。在那个储户要向银号缴息的年代,晋商银号带给中国民族经济发展之功不可磨灭,大量的资金在镖局的押护下由全国涌到了党家村,财富经过时间洗涤之后,凝固在了大量的民居建筑之上,晋商文化中的缮宅之风就此留给了党家村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供奉儒家领袖孔子文庙的城市里,重农轻商的思想并没有能力去阻碍商贾文化的繁荣,早在封建时代,韩城就以宽容的胸怀同时接纳了商业文明。
  从黄河文化到史记文化,再到科举文化和商贾文化,复杂的多种文化成分杂糅在一座1621平方公里的城市之中,必然造就出相悖的观念,韩城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多样的典型例证。
  韩城人熟悉这样一句话:“走下司马坡,秀才比驴多。”据统计,韩城在明、清两代共出过贡生727人、举人550人、进士119人,宰相3人,处处可见南北尚书、祖孙巡抚、父子御史、兄弟侍郎。
  在徐村,司马后人们亦耕亦读,只求识理不谋乌纱,因为他们的祖先受了封建王朝惨无人道的欺凌;而在徐村周遭几里的地方,却是中国著名的西部科举之乡,金鲤跳龙门的宝地;两者在矛盾中得以共存,前者是学而优则隐,崇尚着古朴的上古大隐之风;后者是学而优则仕,遵循着传统的儒家思想;前者是穷则独善其身,后者是达则兼济天下。
  司马迁与王杰,正凸显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两种选择,抑或是两种命运。
  如果说司马迁一生本就是对历史颜色的描绘,那么徐村的故事就是对历史无奈的一声叹息。
  因不愿成为思想上的失踪者而付出了生命尊严作为代价,司马迁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遭遇命运之舛的代表,生前曾是平边定土、抵制匈奴的汉武帝重臣,却死无葬身之地,反而是来自草原民族的杰出代表忽必烈为他建立了蒙古包一样的衣冠冢。司马迁用生命捍卫了千百年历史的真实,从而被历史上的封建王朝视为异类;而他的子孙却固执地游走在田野中,玩着拆字的游戏将真实隐匿了千百年。
  与党家村里的镖局、分银堂比起来,徐村显得清贫落后;与文庙周遭的“进士第”比起来,徐村更是少了光鲜的荣耀,但徐村人并不羡慕,他们默默地将引以为豪的秘密封锁了千百年。
  在黄河边,司马祠冷峻地望着龙门,在它身后,文庙无言地立了千年。韩城,就是这样充满了悖论。

  本版文/ 本报记者 刘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22 13:32 , Processed in 0.1093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