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91|回复: 0

郑和是赛典赤后裔

[复制链接]
qaz7899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9-21 1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家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史料与实物的考辨,有了这样的观点———

    郑和为赛典赤后裔说,其记载可追溯到明代。当代学术界系统提出郑和是赛氏后裔说的是云南著名学者李士厚先生。

    1984年在南京召开的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李士厚先生提交了《〈郑氏家谱·首序〉及〈赛典赤家谱〉新证》论文,其根据南京《郑氏家谱》、巍山《赛典赤家谱》和玉溪《郑和家谱》及其他相关资料,提出“郑和为咸阳王六世孙无疑”,使人们对长期扑朔迷离的郑和家世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引起了轰动。

    直接史料记载

    今天我们见到的记载郑和为赛氏后裔的最早、最直接的史料,当推明代汉族学者史仲彬的《致身录》:“咸阳王家乘载,郑和为咸阳裔,夷种也。永乐中,受诏行游西洋。”已故著名史学家方国瑜教授在《马哈只墓碑》(概说)中亦引此项史料,并指出:(郑和)“则为赛典赤·赡思丁裔也。”

    我认为,此项文献为记载郑和为赛氏后裔的重要史料,远非一般旁证可比。首先,史仲彬为汉族学者,不受某些局限,比较客观;其次,《咸阳王家乘》即马注所说:“今籍其予祖西来牒谱所非尔公、赡思丁公、忽辛公、伯颜公、文明公、烨如公、之云公八世所修《咸阳家乘》一谱……”此谱牒系赛氏八代所修,记载详细,源流清楚,非一般谱牒可比,是研究赛氏家族的权威性文献。史仲彬的记载得自该谱,就应该是可靠的。但为何现存《咸阳家乘》和《赛典赤家谱》中没有此条呢?笔者的看法是,史仲彬看到的明本《咸阳王家乘》是较早的本子,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同小异的几种《家谱》、《家乘》,系“大清康熙癸未(1703年)年孟春元旦咸阳王赛典赤十五代孙裔,永昌府赛仪时马注顿首盥书并辑”的。换句话说,是被马注编辑修改过的,其中一些内容,包括后裔中的太监等可能为其删除。

    另外一条重要的史料为南京《抄郑氏家谱·首序》(以下简称《首序》):“赛典(赤)(赡)思丁生长(子)纳……(速剌丁,袭咸阳)王,驻抚滇南。生三子忽辛,授江东道宣慰……(使)云南平章政事……(纳速剌丁)生伯颜,封淮安王。王伯颜生察儿米的纳,封滇阳侯;米的纳生马三宝,袭封滇阳侯。”

    这是南京郑氏家谱中有关郑和的家世、世系最清楚的记载了。据“补修”者云:“我族宗谱累代相传,源源可考。发逆之变,毁于兵。族长犹能忆及,早补修……”这说明《首序》是根据族长回忆修补成的。凭记忆所补史实虽有谬误,但大都还是忠实于原谱,没有发现人为杜撰痕迹。

    据李士厚先生言: “南京的郑和十九世孙郑自强1982年曾云:‘1960年前后,北京民族文化宫来人从我们家取去我们的家谱,是木板做的封面。我记得封面题签是《咸阳世家宗谱》,书带草堂’。1983年我与郑自强、郑自海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寻获《郑氏家谱·首序》,果然记载马三保是咸阳王的后裔。”郑自海亦云:“1983年,笔者陪同李士厚教授赴北京寻找于60年代初被北京民族文化宫来人取走的《咸阳世家宗谱》,经过20天大海捞针似的查找,终于发现一份《家谱·首序》抄件。”

    此中可以窥出,《抄郑氏家谱·首序》流传有绪,为南京郑氏所修、珍藏,其史料价值不容小觑。其记载可谓是白纸黑字,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金石、木刻佐证

    郑和为赛典赤后裔的观点,还有石碑与木刻实物可以佐证。方国瑜教授在《马哈只碑》(概说)中还提供了另外一条颇为珍贵的金石资料:“又公元1931年,在昆阳月山掘土,得一《郑姓墓碑》为郑和之裔。1964年,李德和往访之,为瑜言此碑高4尺2寸,广1尺6寸,当中刻‘皇清敕授孺人登仕郎昆阳州督捕厅郑刘太君之墓’,右刻‘雍正甲辰年三月十七日始’,左刻‘乾隆乙亥年九月初四日终’。碑阴大书‘圣裔’二字,下二行曰‘元咸阳王第十八世孙,明三保太监第十二世孙’。此可知郑氏家乘载郑和为赛典赤·赡思丁裔。此碑在月山,当是郑氏墓地,在《马哈只碑》附近。”方先生又写道:“又按郑鹤声撰《郑和遗事汇编》,1948年中华书局发行,所录较备,其家世赛典赤·赡思丁以下第七世为郑和。”

    木刻实物资料为《咸阳世家宗谱》木板封面。此实物1990年发现,今存南京郑自海处。据郑自海言:“1990年12月,郑自海参加其大姑妈沈郑氏(18世孙)的葬礼。安葬完毕后,在其子沈士宝家中做客,在郑自海谈及宗谱一事时,沈士宝惊奇地说,我家有四块有字木板,过去盖过水缸,还用木板当过家法,不知是何物。当即发动寻找,找到一块长56厘米,宽10厘米,厚1.2厘米,板上刻有‘咸’字的木板。经我仔细辨认,这正是我们寻找了近30年的南京《咸阳世家宗谱》木刻封面中其中的一块。如再加上散失的三块板,宗谱木刻封面的宽度约为40厘米。封面从右到左横刻‘咸阳世家’4字,每字为10厘米见方。正中竖刻‘宗谱’两字,每字约为14厘米见方。”当时《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相继报道。据云:“这是继1983年6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找到的南京郑氏宗谱《首序》抄件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也是目前云南、南京两地郑氏宗谱现存的唯一实物孤证。”

    云南、南京发现的石碑与木刻两件实物,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郑和为赛典赤后裔。

    《郑氏家谱·首序》与云南赛典赤谱牒的比较

    研究郑和家世,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有南京《郑氏家谱·首序》与云南现存的赛典赤诸谱牒的比较研究。经笔者仔细对照,两者除个别地方外,记载基本一致,从而证实了《首序》非无根之谈。试举数例:

     《首序》:“宋神宗熙宁三年,由西域天方国普化力国王,因被邻国侵略(之),不忍以土地之故而害人,舍国适宋……从之者五千余人,驼马五千余,请臣于宋。”

     《咸阳家乘》:“二十六世祖所非尔公……事寻以邻国侵叛不忍加兵,因与弟艾尔砂公并三子及家属亲众,率部下五千三百人,驼马七十余骑,假田猎,于大宋宁熙三年入贡京师。”

    按以上两谱均载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家乘》“宁熙”误),普化力(布哈拉)所非尔归顺宋朝事,内容大同小异。除时间一致外,其余如“从之者五千余人……”与“率部下五千三百人”,基本是一回事。

    《首序》“马哈木长子赛典(赤)(赡)思丁,帝特命驻镇咸阳,为都招讨大元帅,授上柱国左丞相,封咸阳王,仍管平章政事。”

    《咸阳家乘》:“赛典赤·乌马儿系哈木公子,云南诸路行省中书平章政事,为咸阳都招讨大元帅,总督天下军务,赠守仁佐运安远济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

    以上两相记载大致相同,唯“上柱国左丞相”,在《家乘》赛氏家族职官题名中则为右丞相。

    《首序》“(纳速剌丁)生伯颜,封淮安王;王伯颜生察儿米的纳,封滇阳侯;米的纳生马三宝,袭封滇阳侯。”

    云南《马氏家乘》“三十四世祖(即)淮王伯颜(所)生三子,长米的纳,授滇阳侯……三十五世祖(即)滇阳侯米的纳(所)生三子,(长)米里金,授云南行省参知政事,袭封滇阳侯(即在昆阳住家—原注)”。

    此段记载大致相同,《赛典赤家谱》少了一个“米里金生马三宝”;而《首序》则少了“米的纳生米里金”。《首序》直接点明“马三宝”是赛氏嫡传后裔,这与史仲彬看到的明代的《咸阳王家乘》记载相吻合。

    经过南京、云南两地的赛氏家谱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地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所记史实基本上一致,是可以信赖的,残缺的《首序》因留下了郑和的光辉名字而将享誉千古。

    ■ 马颖生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18:42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