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57|回复: 0

黄万波:大三峡是东亚人演化的摇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 16: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时报

   本报讯(记者 李增勇)昨日,中法联合科考队结束了对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的第三次清理工作。龙骨坡遗址的发现者,中科院古脊椎和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教授在接受专访时首次对外宣称,清理工作取得两项重要成果:一是弄清了遗址的地质文化分层,二是发现了古人活动的重要证据。
  确定遗址三大文化层
 黄万波教授称,从2003年至今,中法联合科考队对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了三次清理考察,第三次清理弄清了遗址的地质文化分层。根据清理结果,专家将龙骨坡遗址分为三大地质文化层,由上到下第一层为角砾层,厚度约为8米;第二层为橘黄色细角砾层,厚度约为12米;第三层为粘土层。古人类、动物化石及石器主要分布在第二层,有近20个文化带。
  经测定,第二层最上面的化石年代为180万年,最下面的为200万年,文化层跨度为20多万年。意味着巫山古人在龙骨坡山洞生活了近20万年的时间。
  发现古人活动的证据
  1984年,黄万波教授发现了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1985年开始正式发掘,发现了一段古人的下颌骨和一颗牙齿,但古人的头盖骨一直未被发现。经测定,发现的下颌骨和牙齿已有200万年历]史,因缺乏更多证据,“巫山人”的身份曾一度受到质疑。2003年,中法联合科考队在第一次对遗址进行清理时,发现了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化石层,重叠堆积着大量的大型动物的前、后腿骨化石,并发现大量石器。化石年代为200万年。
  黄教授称,化石有明显的石器砸削痕迹,证明有人类活动。只有前后腿骨,说明古人思维意识的发展,在外打猎无法搬动大型动物时,就将肉最多的前后腿砍下搬回洞中。化石主是象、鹿、牛、麂子等大型草食动物。
  “这样的堆积方式,在同时期的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黄万波教授称。
  -新闻面对面
  东亚人都来自大三峡
  昨日,记者在巫山庙宇镇龙骨坡遗址研究所对黄万波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黄教授,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的发现有怎样的意义?
  黄:我现在提的观点是两句话,“非洲东部大裂谷,人类起源的摇篮。”“长江流域大三峡,人类演化的摇篮。”
  过去我一直坚持人类起源的“多中心”说,现在我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一个中心,非洲的环境非常适合人类早期的起源,证据非常多。
  西方学者大多认为东亚现代人是20万年前来自非洲,龙骨坡巫山古人的发现,将东亚人来自非洲的时间向前推了200万年,这对人类演化历史是个极大的冲击。我认为人类在非洲起源以后,在200万年以前就来到大三峡地区,然后慢慢演化成了现代人。换句话说,人类在非洲起源,但是中国、东亚的现代人是在大三峡地区演化的。
  记:“巫山人”在人类演化的历史上处于怎样的地位?
  黄:大三峡是东亚人演化的摇篮,“巫山人”“建始人”处于演化的起点。我把“蓝田人”也纳入大三峡的范畴,中间只隔着秦岭。
  -新闻背景
  200万前“巫山人”就这样生活
  200万年前,“巫山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图景?昨日,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徐自强教授,在遗址清理现场给记者做了描绘。
  200万年前,“巫山人”思维意识还处于混沌初开时期,龙骨坡的山洞里居住着一群人,他们主要靠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白天,一群强壮的人外出围猎,用石头和木棒将动物打死,并带回山洞。遇到大型动物无法搬动时,便将肉最多的前腿和后腿砍下背回。
  老人和小孩则留在山洞里,或在附近采摘野果。山洞也不是归他们独占,有时是他们居住,有时则是其他动物居住。那时,他们还不懂用火,用打制的粗糙石器将肉从骨头上割下来食用。
  巫山人的婚姻还处于杂交阶段。他们时刻受到疾病和野兽的威胁,寿命很短。他们死后也没有安葬和悲伤的意识。
  黄万波教授称,12月份,他将有一本书要出版,记录“巫山人”发掘过程和“巫山人”的生活,书的名字就叫《龙骨坡———200万年前的山寨》。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21 19:34 , Processed in 0.07813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