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83|回复: 0

冯子振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诗、词、曲、赋、文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1 14: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519924068882.jpg 2009519924077170.jpg 2009519924061424.jpg 2009519924049246.jpg 2009519924041601.jpg


   冯子振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诗、词、曲、赋、文皆负名声。然而,有关冯子振的生平史料却少得可怜,虽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的考证,却往往递相因袭,甚至以讹传讹。清代以降,学者多认为冯氏为湖南湘乡人,而据史料记载及冯氏自己的作品证明,冯氏实为湖南攸县人。

    冯子振,字海粟,自号怪怪道人、又号瀛州客,是元代湘籍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之一。为人博闻强记而才气横溢,以文章称雄天下,所作诗、词、曲、赋、文皆负名声。官集贤待制、承侍郎。所作《居庸赋》,首尾5000言,《十八公赋》,4000余言,传诵一时,世称杰作。扬州《汉寿亭侯祠碑记》,由苏昌龄起句,冯子振脱草,赵孟頫书写,后世誉为“三绝”。曾一时兴发,写就梅花诗百首,后收入《四库全书》,即著名的《梅花百咏》。贯云石序《阳春白雪》时,赞其词“豪辣灏烂,不断古今。”明初,宋濂称其“博学英词”,为“-世之雄”。然而,有关冯子振的生平史料却少得可怜,虽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的考证,却往往递相因袭,甚至以讹传讹。其籍贯之辨,历代学者更是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因此,很有必要对冯子振的籍贯、生平进行一番新的考证。

    关于冯子振的籍贯,明初宋濂主修的《元史》记载为攸州(今湖南省攸县)。《元史·儒学列传》陈孚名下有冯子振百余字小传,录之如下:

  攸州冯子振,其豪俊与孚略同,孚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子振于天下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酮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虽事料醴郁,美如簇锦,律之法度,未免乖剌,人亦以此少之。

  这是关于冯子振籍贯最原始的材料,兹后的《新元史》、《元史类编》、《元书》、《宏简录》、《大明一统志》、《万历湖广总志》、《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宋元学案·补遗》、《元诗选》、《沅湘耆旧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均因之称其为攸州人。各书中的冯子振小传,或承《元史》这-百余字,或略变换其词句。王行《半轩集》(明弘治刻本)也载冯为攸县人。据《半轩集》卷九《沈荣甫墓志铭》载:

  初,荣父之先君子(富),游于故侍讲袁文清公(桷)之门,公每嘉其敦信义。时楚之长沙攸县人冯子振,方张声誉,号海粟,以文翰自矜许。来吴,必主之,深加爱厚,为大书积善二字,殆以表其志也。

  嘉庆、同治《攸县志》均载有海粟传,认为其为攸县人。据二志载:“国朝初年,攸西距县治四十里,村中有土人掘得一墓碑,上书‘冯学士某之墓’,字迹不甚漶漫,其为攸人确凿无疑。”同治《攸县志》更载“元集贤待制冯子振墓,在县西冯家坳。”

  宋濂、王行均为明代人,距元代之亡时间较近。尤其宋濂(1301-1381)为冯子振晚辈,且亲自写过《<居庸赋>跋》。跋云:“海粟冯公以博学英词名于时,当其酒酣气豪,横厉奋发,一挥万余言,少亦不下数千,真一世之雄哉。……余藏此卷者久,极为珍秘……”足见其对冯极为推崇。故宋濂主修之《元史》对冯子振籍贯的记载,不但是最原始的,也应是最可靠的。

  清代以降,王夫之、龙章、顾海等很多学者认为冯子振为湘乡人。今人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徐征、张月中等编《全元曲》,王毅编《海粟集辑存》均称其为湘乡人,而致几成定论,更有学者撰文考证之,如王毅先生之《冯子振年谱》(载《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1期)、桂栖鹏先生之《冯子振生平三考》(载《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等。认为冯子振为湘乡人,主要证据有三:一为明嘉靖年间薛纲所编《湖广通志》;一为清光绪年间所修《山田冯氏续修族谱》;一为湘乡市洪塘山田村所谓冯子振墓及冯曾题写过“山田故居,岩下祖墓”之碑联。

  《湖广通志》载明人吴瑛任湘乡知县,为湘乡的乡贤祠写过一篇记文,有云:“弘治庚戌秋,予奉命来典是邑。时有复于予曰:邑有三贤。三国时有曰蒋琬者,……宋淳熙中有曰王容者,……元大德中有曰冯子振者……”。且不说吴瑛为文之据,本自道听途说。《湖广通志》是明嘉靖年间由薛纲纂修,吴廷举修订的一部地方志。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熄年号,指1522年至1567年。此时距冯子振去世将近200年。为什幺距冯子振去世仅30年的《元史》(成书于1369年)不可信,而距其近200年的《湖广通志》倒是可信了呢?而嘉靖间邵经邦著《宏简录》却载冯为攸县人。

  至于清修《冯氏族谱》,其可信度尤其值得质疑。著名学者马积高先生提出,鉴别族谱可靠程度的标准有二“(1)考查其所记世系是否清楚,凡世系不清的部分,一般说是不可靠的:(2)以史实和其它资料(包括谱中人物的著作、诗文)与谱中的记载相参证,看其是否相合,如有不合,原因是什么?如其不合的情况很严重且难以找出致误的原因,则一般是不可靠的。”首先,《冯氏族谱》所载,冯子振生于宋理宗宝佑元年(1253年),事实上冯生于宝佑5年(1257年),谱载与实际相差四年。(关于冯之生年,下文将有详述。)其次,谱载冯于大德二年(1298年)进士及第,这与元代的科举制度不合。众所周知,元代前期一直没有科举考试,至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才下诏恢复科举,1315年首届会试,此后每三年一次。谱载冯于大德二年进士及第,则大谬也。再次《冯氏族谱》称所收冯子振之作品,除“详载邑志”的《英济王碑记》等10篇作品外,“其余所存者均录入谱。”实际上《英济王碑记》却详载于谱,题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碑记》,而其极负盛名的《居庸赋》、《梅花百咏》等则不收。在所收作品中,仅首尾5000言的一篇《十八公赋》,校之清代湘籍文献编纂学家邓显鹤编《沅湘耆旧集》,其脱衍讹误者近百处。邓显鹤为湖南新化人,嘉庆举人,官宁乡训导,以搜讨乡邦掌故为己任。他曾把冯子振的诗文及生平事迹采集成书,可惜已不传。其《沅湘耆旧集》中也称冯为攸州人。而《冯氏族谱》中之《冯子振传》载:“公(指冯子振)名噪海内,其豪俊与孚略同,孚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子振于天下之书,无所不记,善书法,为文当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多寡,顷刻辄尽。”其文字明显因袭《元史》,却故意省略“攸州冯子振”五字。世人之修族谱,假托始祖、捏造谱牒、附之贵显、言过其实者屡见不鲜,族谱之史价值常常被一些学者怀疑甚至否定。而清修《冯氏族谱》则更是漏洞百出,以其作为冯子振为湘乡人的证据是不可靠的。

  《同治湘乡县志》和清修《冯氏族谱》均称冯子振葬于湘乡市洪塘山田村,有墓碑为证。考查冯子振墓碑,我们发现,现存冯子振墓碑刻于清光绪十年,有山田冯氏二十七派嗣孙冯运忠所撰《墓志铭》为证。《墓志铭》尚称:“公(指冯子振)卒亦葬是山。由宋迄今,八百有余岁,风霜之剥蚀既久,碑字亦多模糊,每一至此,不胜怃然。今族众鸠工重修……。”文中所提之“碑”,当指冯氏诸公墓碑,海粟公墓碑当在此之列。然而“碑字亦多模糊”,故清代之重刻墓碑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冯子振亲笔题写过的“山田故居,岩下祖墓”之碑联,其真伪姑置不论,仅凭这八个字同样不足以证明湘乡洪塘山田即冯子振故居。冯子振为当时著名书法家,宋濂称其“遗墨之出,争以重货购之,或刻之乐石,或藏诸名山,往往有之,则为人之宝爱可知矣。”故山田冯氏,甚至当时的任何人向其索求墨宝都不足为怪。

  冯子振大约在最后一次离开大都,回到家乡后,写了《谷雨杂咏》,诗中有云:“白发流年真去国,青春逐客更还乡。湘东门外园堪赏,荷锸相从学种瓜。”该诗可能化用了南朝颜延之《和谢灵运》诗“去国还故里,幽门树蓬藜。”颜延之也有中年贬谪始安,晚年告老还乡两次离京经历。冯于《谷雨杂咏》中已明示自己故乡为“湘东”。攸县西汉置县,三国孙吴太平三年(258)分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自三国至南朝,攸县一直隶属湘东郡,元代以民万户升为州,称攸州。攸县历有“湘东”之称,而湘乡却地处湘中,从无“湘东”之称。故冯子振为攸县人应无疑义。

  关于冯子振之生年,各种史料所载多有抵牾,故而研究者也众说纷纭。王毅先生据清修《冯氏族谱》认为其生于宋理宗宝佑元年(1253)。此外,尚有认为其生于1251年、1252年、1256年诸说,均不知所据。而据冯氏所作《居庸赋》,其当生于宝佑5年(1257)。《居庸赋》云:“至元庚寅,吾以一僮二马,俨然桑干流水之径,逶迤而从之。……十年庚子,羸骖重来。……辛丑之岁,商羊为灾。明年一再过之,……于是吾生四十六年矣。”赋中记年十分清晰,其生年为宝佑5年(1257)不至有误。

  冯子振一生行迹很广,足迹遍及塞北江南,因无完整传记资料传世,今只能作些史料勾索,以期勾画其生平行迹之大致轮廓。

  今能见冯子振事迹之最早记载为其所作《十八公赋》与《居庸赋》。《元史》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三月己巳,御史台臣言:‘近奉旨按察司参用南人,……’帝命赍诏以往。”冯子振大概在被“参用”之列,故第二年应召入大都。其《十八公赋》云:“吾以丁亥之夏,……价下忝燕台之延。”其第一次北游,“自淮溯河,去楚适燕”达大都,当在至元二十四年丁亥(1287)3l岁之时。至元二十七年(1290),34岁的冯子振以一僮二马,自大都经桑干河,过居庸关,到达上都。后或因随元帝每年春秋往返于二京“避暑”、“避寒”之故,或因桑哥事件之故,(其《十八公赋》云:“数不我偶,志与愿违。间一岁而壬辰,骤驿埃而决归。”冯子振在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46岁之前至少三次往返于大都与上都之间,数过居庸关。1302年回大都,作《居庸赋》。元仁宗延佑五年(1318),为平江(今江苏苏州)邓静春重书《居庸赋》并作跋记其事。

  1302年,冯子振作《居庸赋》之前,在上都尚作散曲[正宫]《鹦鹉曲》42首,自序云:“白无咎有《鹦鹉曲》,……余壬寅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是年,或稍后作《十八公赋》。赋云:“大德壬寅把萸后三日,予道应昌,……其还蓟京也,语方外客卢生曰:‘……生为我图之。’……睹其图者,……遂为之赋。”

  有学者认为,至元二十九年(1292)冯“因桑哥事遭斥离都回乡。”实则不然。《元史》载,是年五月,“中书省臣言:‘妄人冯子振尝为诗誉桑哥,且涉大言,及桑哥败,即告词臣撰碑引谕失当,国史院编修官陈孚发其*状,乞免所坐,遣还家。’帝曰:‘词臣何罪!使以誉桑哥为罪,则在廷诸臣,谁不誉之!朕亦尝誉之矣。’”可见世祖并未以其誉桑哥而为罪,冯亦不至“遭斥离都回乡”。

  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末或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初,冯子振被罢官。元武宗至大四年,其为尚从善《伤寒纪玄妙用集》作序,末署“至大辛亥冬集贤待制承事郎长沙冯子振序”,不署“前集贤待制承事郎”,说明他当时仍在朝为官。而皇庆元年二月,冯已至安徽当涂,其《采石重建承天观三清殿记》云:“……项尊师道远录当涂,……予舟过其下;师汲江煮茗相劳苦……。”末署“是年皇庆初元花朝日记。”采石在今安徽当涂,花朝日即农历二月十五日。至于冯子振罢官缘由,已无考,但决非因桑哥事。罢官之后,冯即南下江南。大约在皇庆二年(1313),冯子振经安徽至江苏苏州,作《赠朱泽民序》,云:“睢阳朱泽民年甫二十,而俊气溢发,一以古人为诗。……吾留吴门,一日过邓静春所寓之屏,泽民时为座中小异客……”朱生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其年甫二十,当为皇庆二年(1313)左右,吴门即平江,今江苏苏州。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冯子振为杨銁《增广钟鼎篆韵》作序,末署“是年延佑甲寅,润三月戊寅,前集贤待制承事郎冯子振序。”延佑七年(1320),为平江宋子虚《翠寒集》作序,末署“延佑庚申冬孟一日,海粟冯子振序。”大约从1313年至1320年,冯子振一直客居平江。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冯子振至杭州。赵孟頫《方外交疏》云:“处西湖之上,居多志同道合之朋……至治元年十月日疏。”冯子振即在“志同道合之朋”之列。大约在此时,赵孟頫偕中峰明本造访冯子振,冯与明本唱和《梅花百咏》。

  至治三年(1323),冯子振再至京师。是年三月,鲁国大长公主(即皇姊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命当时的一些著名文士(主要是在朝官员)为其收藏的书画题诗。(袁桷《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载:“至治三年三月甲寅,鲁国大长公主集中书议事执政官、翰林、集贤、成均之在位者,悉会于南城之天庆寺。……出图画若干卷,命随其所能俾识于后。礼成,复命能文词者叙其岁月,以昭示来世。”冯子振当在场。冯虽为前集贤待制,也奉命题诗词多首。如:《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王孤云<渍墨角抵图>》、《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王鹏梅<金明池图>》、《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展子虔<游春图卷>》、《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郭恕先<升龙图>》二首等。冯子振此次留京时间不长,元泰定帝泰定二年(1325)又移居扬州。其《题赵承旨白鼻騧图》诗序云“泰定二年七月廿二日书于维扬寓室。”作为道人的冯子振在扬州大概寓居于著名的道观琼花观。其道友张雨有《寄冯海粟待制附天目僧过广陵》诗:“天目峰头一鹤回,白云持赠当寒梅。琼花观里开包处,寄得玄沙白纸来。”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冯在扬州作《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碑记》即著名的《汉寿亭侯祠碑记》(汉寿亭侯关公元元文宗天历元年加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记末署“天历二年中秋”嗣后,其行迹鲜见载于籍。

  关于冯子振之卒年,现已无法考定。孙楷第先生在其《元曲家考略摘抄稿》中,据清张金吾撰《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所载尚从善《本草元命苞》,考定冯子振当逝世于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以后。尚从善《本草元命苞》中有自序、班惟志序、冯子振序。其自序末署“时至顺改元之明年(1331)”,班序末署“至元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冯序未署年,秩班序后,盖作于是年或稍晚。冯之卒年,当从孙说。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18:57 , Processed in 0.1093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