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438|回复: 0

[政治军事] 清明时节,话冯氏英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8 1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广东省


1.
冯达飞将军
冯达飞(1899-1942.6.8),原名冯文孝,又名冯国琛,字洵,广东省连县东陂(今连州市东陂)镇人。1908年9岁时入私塾,后入芝兰小学和文望高级小学,1914年考入连县县立中学。1919年毕业后考入广东省陆军测绘学校,继入西江讲武堂。毕业后任中尉军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入黄浦军校一期学习,受中共革命教育影响,学习马列主义。1925年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赴苏联入莫斯科高级航空学校及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又转赴德国炮科研究院将校组学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秋回国,在广西南宁进行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12月参加了邓小平等所领导的著名百色起义。历任红7军2纵队第2营营长,纵队司令员。1930年11月红7军整编后任20师58团团长,后兼任教导队队长。1931年1月下旬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率领红7军到达连县,在家乡东陂宣传中共的主张和政策,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接着部队攻占县城连州,驻防7天,一方面安置伤病员在惠爱医院治疗;一方面筹集光洋4万元,以及大批粮食、生猪、布匹和药材等,充实部队给养,之后向湘赣边进军。1931年秋红7军和中央红军汇合,历任红军大学四分校校长、独立师师长、红8军代理军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到达延安后任抗日军政大学4大队大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调派新四军皖南军部,任教导总队教育长,后任副总队长。皖南事变前夕,调任新四军新2支队副司令员。1941年1月国民党**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中经艰苦战斗奋勇突围后,隐藏于皖南南陵县铜城街群众家中,被敌发现不幸被捕。敌人先将其押于上饶西山监狱,继之送上饶集中营七峰岩监狱囚禁,并钉上两副脚镣。后又转至上饶盘石渡国民党第三战区军法执行总监部看守处监禁。1942年5月,再被转至茅家岭监狱关押。6月8日国民党**派第三战区政治部专员室,派5个特务把冯达飞等12位革命志士,一起被枪杀于茅家岭一小山坡下(今茅家岭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就义纪念处),牺牲时43岁。

2.冯君素烈士
冯君素(1896-1942),原名冯顺德,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5月任中共番禺县榄核支部(为番禺县农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书记。领导番禺县榄核地区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后转移到香山县(今中山市)坚持秘密革命活动。1938年11月参加广州市区人民抗日游击第2支队(原抗日义勇队,吴勤为司令),任政训室主任。1939年3月后任广州市区人民抗日游击第2支队政训室副主任,负责民运工作。1942年5月在顺德县陈村镇被伪军逮捕,遭严刑拷打,始终宁死不屈。后在狱中牺牲,时年46岁。
3.冯道南烈士

冯道南(1901-1934),又名冯建亚,广东(今海南)省澄迈县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23年夏考入广州第一中学读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1月随南征部队返琼。2月受中共广东区委和省农会琼崖办事处委派以省农运特派员的身份视察临高县农运情况,并发动农民建立农会、培训农运干部和农民自卫军骨干,开展减租、减息、反霸斗争。12月在临高县女子学校组建中共临高县支部,任书记,秘密开展党的宣传、组织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按琼崖特委的指示,带领党员和农训学员撤到新盈,收集**,武装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同年6、7月间武装人数已有100多人。随之带领队伍活动于故乡下岭一带,伺机打击敌人。当其获悉国民党澄迈县党部书记麦秀球每逢星期六常带兵回家探望娇妻时,就率部于善井、加笼冲之间的山沟埋伏,当场击毙麦秀球及全部警卫人员,缴获**10多支,威慑了当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1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冯平在下岭村召开澄、临、儋三县代表会议,成立琼崖工农革命军西路指挥部,冯平任总指挥,他任副总指挥。此后革命军四出攻击敌人,军威大震。1928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冯平等被捕牺牲,他突围化装暂伏于农村。1929年初中共澄迈县委书记冯白驹分别委任王文宇为筹款队长,他为打奸队长。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独立师成立,王文字任红2团团长,他任团参谋长。由于**势力猖獗,随红2团转移羊山,与琼山红军会合继续坚持斗争。1932年国民党警卫旅陈汉光部渡琼向琼崖苏区、红军进行第二次“围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随红军转移到母瑞山根据地。1933年初琼崖革命处于艰苦岁月,红军在母瑞山坚持一段时间后,第四批下山。1934年4月,在母瑞山坚持斗争的冯白驹等二名同志继续转移到琼山,和冯建亚等人胜利会合。当年夏天,带领驳壳班袭击琼山县云龙村“团猪”缴夺枪械时,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33岁。

4冯启贤烈士
冯启贤(1907-1948.9),女,广东省广宁县坑口镇狮村人。早年在上林小学读书时是孔令鉴的好学生,在中共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思想进步很快。192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大革命时期,1924年积极协助中共地下党宣传农民运动的道理,是农民运动的积极分子。1925年4月出席县农协会在白庙召开的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积极参加捣毁神像等反封建迷信活动,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同年冬参加周其鉴等在南街陈家饲举办的“教师养成所”受训几个月,后在上林小学当教师,除认真教好文化课外,还积极向学生、群众宣传革命道理。11月上林乡成立妇女解放协会时,被选为委员。同年冬广宁县妇女解放协会成立时,又被选为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积极向妇女宣传翻身解放的道理,经常上门发动妇女向封建势力作斗争,争取男女平等,带领妇女打菩萨,砸神庙,扫赌具,砍烟枪,剪辫髦,闯词堂,还结队到土豪劣绅家里,质问为什么要搞男尊女卑?为什么太公分猪肉没有妇女的份?问得他们无言以答,只好重新决定,逢年过节分猪肉时,男的有一份,女的也有一份。同时积极提倡移风易俗,掀起一场“改名风”,使妇女们大胆使用自己的名字。还积极发动妇女学文化,更好地为农民运动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除支持丈夫伍学祯(烈士)参军参战外,还以上林小学教员的公开身份作掩护,为中共广宁县党组织做地下交通工作,探听敌情,传递信息。1945年参加游击队,由于身体不好,虽然不随队上山打游击,但仍然以上林小学为立足点,隐蔽下来继续为中共广宁县委做地下交通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9月,国民党向四雍游击根据地大举扫荡,在反扫荡中不幸被捕,惨遭敌人枪杀,牺牲时41岁。

5冯宪章烈士
冯宪章(1908-1931.8),广东省兴宁县人。1923年12月考入梅县东山中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6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期间阅读进步书刊,并结识进步学生。在共产党人张维的倡导下,成立“兴宁留梅学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进行街头演出,在《宁江青年》发表诗文。
大革命时期,1925年初在大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组织“新学生社”。1926年5月共青团梅县县委出版《少年旗帜》,任主编。1927年3月和进步学生一起,深入乡镇农村,以演白话戏、讲演会、散发传单等形式,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对分裂的革命活动。5月为反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加入攻打梅城的**“行动队”而被通缉,离校避难。8月参加兴宁县党组织发动的第二次**。**成功后,成立红12团,任团部宣传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2月赴广州加入工人赤卫队,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前往上海,考入共产党领导的上海艺术大学,加入“太阳社”,以诗文当刀枪,向“地狱和魔鬼”发起进攻,蒋光赤称赞“他的革命诗歌里流动的情绪比火还要热烈,前途是极有希望的。”同年秋“太阳社”被封,东渡日本,与蒋光赤等组织“太阳社”东京支社,继续从事无产阶级文学活动。1928年3月,被日本当局逮捕入狱,不久遣送回国。在上海集中全力进行革命创作。接连出版《梦后》、《警钟》、《暗夜》诗集和《火焰丛书》之一等著作、以笔、以诗去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与黑暗,为无产阶级革命呐喊助阵。不久,《游移》、《一月十三》、《楼头的艳笑》相继出版,既触及社会底层的凄苦,呼唤民众起来反抗,又揭示“国民如若麻木不仁最终将埋葬自己”的真谛,更预言旧社会必定灭亡,新社会必定诞生,人民必定胜利,前途必定光明。他多才多艺,毅力惊人,在创作的同时,还翻译了苏联等国的革命文艺理论,先后出版《新兴艺术理论》和德国革命女作家露沙·罗森堡的《狱中通信》,为转化文学为政治服务,把新文学运动推向新高潮作出很大的贡献。1930年3月2日,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5月被捕入狱。在狱中与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1931年8月,因监狱恶劣条件折磨病重致死,时年23岁。
1963年6月11日,《人民日报》载纪念文章,赞扬他是一位“把自己的灵感和生命冯菊坡副秘书长
冯菊坡(1899-1957),广东省顺德县(今佛山市顺德区)伦漖镇人。早年就读于广州育才英文书院。1921年加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地区早年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人,工人运动领袖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月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和杨殷、王寒烬到苏联参观学习,并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接见。1923年回国后,中共党组织委派,到广东从事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历任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章审查委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主任、中共广东区执委会代理委员长等职。参与创办爱群通讯社,出版《爱群报》,致力于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1923年与阮啸仙等组织新学生社,发动青年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并出席中共三大,迭任中共广东区执委会工委书记、工人部部长等。
大革命时期,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后,任国民党中央工人部秘书。1925年负责中华全国总工会招待部工作,并任省港大**委员会宣传学校校长,参与领导省港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1930年受中共党组织的派遣到北方工作。后自行脱离革命,被开除中共党员党籍。

抗日战争时期,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期间,由北平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办学的学校。先以长沙临时大学的名义在长沙组建;一学期后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胜利的1年后,于1946年才告结束,三校于是年秋季才各自返平津复校)。
解放战争时期,任教于重庆南开学校(今重庆南开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教于重庆南开学校和广东华南联合大学附中。曾任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
1957年因病逝世,终年58岁。都贡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革命诗人。”

二.海南省

1.冯平烈士
冯平(1899-1928.7.4),原名冯夙藩,字茂南,广东(今海南)省文昌县东路镇美德村人。1924年10月24日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早年在就读于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上海文化大学和广州大学。1923年被中共中央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政治和军事。

大革命时期,1925年8月从苏联回国后,在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参加国民革命军南征,讨伐军阀。1926年初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随国民革命军第12师回琼,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先后任广东省农会琼崖办事处主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军事部部长、广东省农民协会琼崖办事处主任、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琼崖农民协会主席等职。积极发展农民武装。1927年琼崖“四·二二”反革命事变后,参与组织领导琼崖武装起义,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1月任琼崖工农革命军(后改称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组织领导澄迈、临高、儋县等地区红军和农民进行武装斗争。1928年5月在反击国民党军队“围剿”的战斗中不幸负伤,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宁死不屈,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7月4日正气凛然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于澄迈县金江镇,牺牲时29岁。
2.冯凤仁烈士
冯凤仁(——-1932),广东(今海南)省琼山县人。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1922年考进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由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毕业后,转赴北京国民大学就读,修业后返琼参加革命。1927年参加琼崖工农革命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4月国民党军队过琼围剿革命,在反“围剿”战斗中,英勇善战,临危不惧,屡立战功。1930年8月任琼崖工农红军第2独立师第2团政治委员,与团长王文宇率部以琼山县羊山革命根据地为基地,活动于琼山、澄迈、临高等地区,打击敌人,发展红军,建立县、区、乡苏维埃政权。1931年12月调任中共琼澄县委书记,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斗争。1932年在“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

3冯世江烈士
冯世江(1904-1930.7),广东省琼东(今海南省琼海)县人。出生于一户中农家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秋考进广东省立十三中学。参与共青团十三中支部的领导工作,组织学生、群众团体集会、游行示威和募捐,支援“五·卅”运动和省港大**。11月领导省立十三中学生开展“择师”学潮,驱逐**校长张韬。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根据琼东县党组织的指示,到农村收集民间**,组织武装队伍,在长坡一带村庄发展党团员,建立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7月中共琼东县委成立,任县委宣传委员,并负责琼东讨逆革命军的组织、宣传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琼东县**委员会成立,任委员,参与发动琼东县城**。12月选举产生新的琼东县委,被选为县委书记。1928年2月出席琼崖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积极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3月后领导琼东军民开展反对国民党“围剿”斗争,5月指挥进攻琼东县城,捣毁国民党琼东县党部。7月在琼东四区益平乡主持召开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琼东县苏维埃政府。反“围剿”受挫后坚持农村斗争。1929年11月领导红军攻打国民党琼东县监狱,营救政治犯80多名。此时各区、乡苏维埃政府陆续恢复或建立。1930年初琼东县的共青团县委、妇女协会、反帝大同盟、互济会、劳动童子团等群众团体陆续恢复和建立。4月出席琼崖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之后认真贯彻大会精神,在琼东掀起声势浩大的以攻歼团丁为目标的“红五月”军事攻势。5月上旬率领红军和赤卫队进攻旧村炮楼,歼敌29人,缴获**29支。接着又先后指挥摧毁了汪洋、西坡,福雷、玉田园、何鲁、山溪等地炮楼,沉重地打击了境内敌人,使琼东县革命根据地全面恢复。7月到中共琼崖特委驻地述职,途中遭敌阻击负重伤,经治疗无效牺牲,时年26岁
4冯裕深烈士
冯裕深(1905-1933.4),广东(今海南)省琼山县人。幼年在岭脚小学念书,后考进琼山中学就读。受胞兄冯白驹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革命需要,未毕业便返云龙小学任教员。1929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琼崖特委书记。1932年7月国民党军陈汉光部进琼围剿红军,敌强我弱,红军反围剿失利,潜伏在定安附近一带坚持斗争。1933年4月与曾昌鸾、李汉等12名驳壳班返琼山革命根据地,途经定安县居丁交通站,因交通员叛变,遭**民团袭击,遂奋起还击,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





三.广西区
1.
冯镜烈士
冯镜(1998-1930.11.9),广西省镇结(今天等)县人。


大革命时期,1924年7月毕业于南宁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在镇结县城任小学教师,领导组织学生运动。1927年初回乡组建农民自卫队,任队长。同年6月任镇结县农民协会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参与领导镇结、思林农民**。1928年向都县都康区农军与自卫队联合,成立农民自卫军独立团,当选为团长。1929年底任镇结县农民自卫军大队总指挥。1930年任镇结县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0年11月9日被叛徒杀害,牺牲32岁。


2..
冯道先烈士
冯道先(1905-1936.9),广东(今属广西区)省合浦县人。1919年考人廉州中学。1923年秋考进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辍学回合浦任小学教员,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大革命时期,1925年冬任合浦县立女子小学校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曾遭敌逮捕。获释出狱后,到广东新会县创办新会县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并担任国文教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秋返回家乡任合浦一中教员,创办“绿波书社”,出售革命书藉,传播革命思想。1933年秋到中山大学学习,并参加“反帝大同盟”进步团体。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后,中山大学成立纠察总队,任总队长。1936年1月13日,在“荔湾惨案”中再次被捕。同年9月英勇就义,牺牲时31岁。




四.安徽省

1.
冯长贵烈士
冯长贵(——-1931),安徽省六安县人。出身于地主家庭,幼读私塾,1922年考入芜湖赭山中学读书,参加芜湖反帝爱国学生运动。经高语罕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芜湖赭山中学毕业后,受党派遣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去英山、潜山等山区开展秘密革命活动。1929年串联进步学生,在农村兴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组织秘密农民协会,发展赤卫军、少先队,准备武装起义。1930年2月参加潜山独立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4师、皖西独立第2师),先后任潜山独立师团政治部主任,潜山独立师政治部主任。1931年春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教导师(后编为红4军12师),任红军教导师政治委员,在南下英山战斗中牺牲。

2.冯先卓烈士
冯先卓(——-1931),安徽省六安县人。出身中农兼商贩家庭,与兄弟冯先旺、冯先林、冯先义4人先后参加革命。1927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幼读私塾、小学、中学。192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读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受党组织派遣回六安以教师职业为掩护,进行秘密革命活动。1929年参加六霍起义,1930年在六霍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1931年1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1师31团任团政治部主任,后调任红4军11师组织部部长,参加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同年秋因拥护许继慎而受株连,被错误路线杀害。

3.冯晓山烈士
冯晓山(1902-1930.5.1),安徽省六安县人。1926年冬参加农民协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2月,受党组织派遣,到六安县龙门冲、红石岩一带秘密宣传群众,发展农民协会。1928年春在农协会员中建立一支20人的“摸瓜队”,并担任队长。同年夏带领队员伏击开往回龙寺“清乡”的小股敌人,毙俘敌各1人,击伤多人,缴枪2支。接着又突袭西两河口,打开街上的两家地主商店,将财物分给贫苦农民。1929年11月8日独山**开始,率领“摸瓜队”攻打魏祝三民团及其援敌。**成功后,奉命率领3区游击队和赤卫队,沿河设岗,日夜检查行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17日又奉命率游击队和农协会员参与攻打麻埠民团。19日攻打龙门冲地主张汉卿圩子,开仓济贫。1930年1月先后担任红军第1游击纵队纵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33师第106团团长,率部参加了两次解放霍山县城和攻克麻埠、独山等战斗,支援霍山县东北乡农民**,继克独山。当**分子勾结敌人,向起义地区疯狂反扑时,率部在西两河口一带镇压劣绅,打击了敌人的报复行为。

1930年5月1日,率部攻打西两河口民团,在泅渡淠河时,不幸溺水牺牲,时年28岁。

4.冯伦松烈士
冯伦松(1900-1934),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曾任少先队员。

1930年7月由乡苏维埃模范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2师当战士,随军转战于赤区金岗台、南溪、蓝子河、霍山、漫水河、独山等地。9月提升为排长。后在战斗中肩膀受伤,经组织批准回家休养数月。1932年2月归队,8月随军游击到四川长池,提升为连长。1933年红军在四川通(江)、南(江)、巴(中)、广(元)等县扩编,部队改编为红9军,升为营长。1934年4月,提升为红9军某团团长,后于长征路上失踪,时年34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5.冯伦奎烈士
冯伦奎(1909-1937.3),安徽省金寨县人。早年读过几年私塾。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

1931年部队在古城畈整编时任连司务长,同年秋升任营长。1932年随军北上川陕,任红3十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34年冬随红四方面军两次翻雪山、过草地。后随四方面军一部过黄河西进,由红30军调到90师257团任政治委员。1936年部队过黄河入甘西之后,调任267团政治委员。1937年3月,在甘肃西部倪家营子与敌交战中光荣牺牲,时年28岁。

6冯纪新书记
冯纪新(1915-2005.7.21),安徽省金寨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任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西城区队队长,河南省民族解放先锋队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南大学抗敌工作训练班农村服务团总队长兼中共党总支书记,中共皖东省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中共定合中心县委书记兼新四军18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中共嫩江省委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1953年4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1954年8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1956年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东北局农业委员会主任。1964年9月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常务副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共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党委书记。1977年8月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11月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省长。1981年1月任中共甘肃省委代理第一书记。1982年3月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1983年任甘肃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5年7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五.山西省
1.
冯仰义烈士
冯仰义(1909-1936.4.15),山西省夏县人。自幼好学,爱舞枪弄棒。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由于家境贫寒,无力上学,凭空闲时到学校旁听上完小学。1927年考入晋南共产党人嘉康杰创办的平民中学学习,在这里受到革命启蒙教育,接受马列主义。他利用假日,在群众中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宣传穷人翻身闹革命的思想。平民中学被**当局查封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学习,一年后因家贫辍学。
     1930年进入河南某军校学习,因中原大战将学校打散,遂回到家乡,当小学教员。后和嘉康杰取得联系,开展地下党的工作。组织了一批青年人,练武习艺;组织群众抗粮抗款,与地主、土豪斗争。1936年3月嘉康杰得到红军东征的消息。为配合红军东征,成立了晋南工农红军游击队第1大队,任大队长,带领游击队打土豪、烧契约、分田地。4月12日捣毁夏县五区区公所,接着,率队上中条山,发动“中条山**”,捣毁二区区公所。4月15日游击队回师马村。在马村被国民党军队和夏县防共保卫团包围,游击队进行了英勇抵抗,但因寡不敌众被打败。被敌人追到一个崖头,无路可走时,从崖上跳下去,被追到崖头的敌人用乱石砸死,牺牲时27岁。





六.陕西省
1.冯树立烈士
冯树立(1911-1935),陕西省韩城县(今市)人。在县立中学读书时,大量阅读马列主义著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赴北平燕冀中学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学生卧轨**斗争和南京请愿团活动,在南京被逮捕。狱中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绝食斗争,后南京政府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将爱国学生释放。返回北京后,在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参加“反帝大同盟”、“左联”等党的外围组织,并在北平《晨报》、上海《申报》副刊及《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激发群众的抗日斗志。因此被捕,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被派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在中共韩城县委领导下,积极组织农民赤卫队,发动群众打土豪。不久调至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共青团陕西省委工作,经常深入学校进行抗日反蒋的宣传。1933年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受到破坏,暂避北平。后转战陕甘宁边区,任边区文化委员会主席,协助刘志丹、习仲勋等同志,为建立和巩固陕甘宁边区做工作。1935年春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师,任政治委员,率领部队转战洛川、合阳、黄龙、韩城等地。同年秋受王明“左”倾路线迫害牺牲,时年24岁。
1978年后,他的历史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2.冯玺玉烈士
冯玺玉(1911-1935.8),陕西省韩城县人。1929年在韩城中学毕业后,去北平燕冀高中读书,在校期间积极靠拢党组织。1930年在北平参加“反帝大同盟”、“左联”等进步组织,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多次参加学生爱国示威游行和卧轨斗争,参加了南京请愿团的活动,在南京被捕。在狱中进行了绝食斗争,后获释,回韩城继续开展革命活动。1932年6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来韩活动时,带领赤卫队员和群众在上官庄高呼口号,欢迎红军来韩,密切配合陕甘游击队在韩城西南原上开展打土豪。同年被调任中共陕西省委巡视员、共青团省委代书记。1933年中共陕西省委被破坏,又潜入北平,用“坚甲”、“史幼”、“超铮”等笔名,发表了不少充满激情的革命作品,并恢复了党的组织关系。1934年被中共党组织派到陕北,任陕甘苏区政府文化委员会委员长,亲自编写教材,为发展边区文化教育事业而奋斗。1935年春任中国工农红军红26军骑兵42师政治委员,转战洛川、黄龙、合阳、韩城等地,扫除沿途敌人关卡,打击**地方武装,协助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粮分衣物,扩大革命影响。1935年10月遭受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在甘泉县被错杀。时年24岁。

20世纪70年代末,被平反昭雪。



七 河南省
1.冯精华将军
冯精华(1916.6.5-1950.12.24),原名冯志统,曾用名冯自俭,常也夫等,河南省沁阳县西向镇义庄村人。1922年上小学,1929年考入省立沁阳十三中学。刻苦读书,扶弱制强,乐于助人,颇受师生们的好评,被选为学生会负责人。1936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37年7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1月经马纪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发动全校师生游行示威,焚烧日货,宣传抗日救亡。1933年考入开封省立高师。后生活所迫,1935年休学返乡,在高小任教半年。1936年应考公职,任太康县土地陈报员。期间依律惩治一个抗差不办的土豪劣绅,很受农民赞扬。却遭到**势力的仇视与责难,愤而弃职。8月返开封高师就读,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秘密组织进步青年准备参加红军,不料泄密遭当局通缉。连夜逃出校园,辗转到太原入国民师范受训,先后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和牺盟会。1937年3月经周小舟介绍奔赴延安,7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14队学习。后任抗大三期10队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赴抗日前线,经临汾八路军办事处朱瑞介绍,9月回到沁阳,发动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1月调任中共沁阳中心县委武装委员、晋豫边游击队警备大队副大队长,开辟晋豫边游击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将济源李世平的“红枪会”改编为抗日游击军。带领警备队战斗在太行山南麓、沁河两岸和沁博、沁济公路上伏击敌人,拔除据点。1939年夏调任晋豫边游击队第1大队大队长。1940年春整编为八路军129师机关新1旅第2团,任1营营长。8月在百团大战中,2团奉命袭击长治机场,带领1营4连夜袭,烧毁敌机3架、汽车库1座,击毙日军数十人。同年冬日军进行报复性扫荡,带领1营在平顺鸭子沟与日军激战,打退敌人数次进攻,被旅党委授予模范营长称号。1941年3月任新1旅1团参谋长,7月又升为新1旅副参谋长。1942年夏日军出动3个师团、两个旅团的兵力,以1500个据点为依托,向华北解放区进行大扫荡。在副旅长黄新友的指挥下,带领1、2团的几个连队,再次袭击长治机场,击毁敌人仅有的1架飞机、几辆汽车,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1943年4月任太岳军区四分区参谋长。10月亲率四分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游击队,粉碎了日军吹嘘的“铁磙式”扫荡。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在陈康司令员指挥下,带领部队先后收复济源、孟县二城。任太岳军区赴东北干部8支队副支队长,转战东北。1946年任吉黑纵队供给部政治委员兼吉林军区副参谋长。7月任吉林军区24旅副旅长兼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在桦甸、辉南、**坚持游击战争,牵制敌人,对主力部队三下(松花)江南和四保临江诸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47年初调任吉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同年冬任第43军127师副师长。在沈西战役中,抓住战机,指挥部队神速出击,取得了歼敌71军的重大胜利。1948年12月第四野战军继解放东北全境后,挥师入关,神速进入北平通县地区,与兄弟部队严密包围北平,对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贡献。1949年4月奉命抢渡长江天险,进军粤赣边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攻克广州,西进粤桂边区。任127师代师长,率部参加了歼灭张淦兵团的战斗。1950年3月亲率部飞渡琼州海峡,配合琼崖纵队歼灭了薛岳兵团,解放了海南岛。5月任第43军参谋长,12月23日下午在西营公事完毕返回的赤坎途中,因翻车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次日逝世,时年34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政治部、司令部于1961年8月27日重立冯精华烈士(墓)碑于银河烈士陵园,占地面积为120平方米。



2.
冯培元烈士
冯培元(1900-1937),河南省商城(今属安徽省金寨)县人。早年家境贫寒,从小帮人放牛。1910年时10岁后读了一年半私塾。后靠扛大扁担维持家计。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参加汤家汇农民**,任汤家汇区赤卫队副队长。1932年春,任赤南县保卫局审判员。后任伏山乡苏维埃主席兼游击队队长。1933年率队参加工农红军。后因眼疾,调地方工作。1934年冬在商南县委书记张泽礼的帮助下,组建中共商南县起伏山便衣队,任队长。在艰苦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率领便衣队为红军和游击队搜集情报,筹措粮款;烧炮楼,煞敌威。打得商南民团一提起冯眯细就心惊肉跳。红28军军政委高敬亭称他是“便衣队中的奇兵”。1937年冬月初,被伪保长出卖于商城县石冲村遭敌杀害,牺牲时37岁。

八.四川省


1
冯永年烈士
冯永年(1903-1934.1.1),四川省大竹县人。1923年冬在大竹中学第三班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秋考入南京东南大学读书。在校期间受革命影响。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转到武昌从事革命活动,任党支部委员。同年7月“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回到大竹与地下党特支接上关系,继续进行革命斗争,参与除奸等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为躲避敌人追捕,转入山后八渡乡李孝庭队伍。1930年3月回到石河,被党派作石河伪区公所职员。1931年4月因中共党组织遭破坏,被迫到达县南坝中学教书。1933年11月回家时,在新庵场被敌人逮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问,未出卖中共党组织和革命同志,坚贞不屈。
1934年1月1日晚,闻讯翌日敌人将要杀害他,于当晚服毒死于狱中,牺牲时31岁。



2.
冯登权烈士
冯登权(1913-1936.2),四川省阆中县人。出生在阆中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进私塾读书,因家贫辍学,岁就挑起了筹谋全家生计的担子。1933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中共党员彭蕴山,回到家乡从事革命活动。在彭蕴山的教育下,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很快成为农民协会的骨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2月任中共阆中县乡党小组长,参加了该地区组织的游击队,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进行武装斗争。1933年7月老观山区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事成后被任命为阆中县乡维埃秘书、少共书记,与弟弟一道参加了红军,任指导员。老观农民**成功后,反革命势力多次对新生红色政权进行袭击。民团头子杨子杰、还乡团分队何汝龙,带领地方**武装,配合国民党李炜如部一个团,1000余人向苏区疯狂反扑。负责担任阻击钳制敌人,协同西山游击队大队长王思福率领游击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利用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迎击敌人,掩护红军家属和苏维埃干部安全转移后才撤出阵地。在龙蟠坪抄围战中,率领一个尖刀班,直插敌峰,挥刀砍了两挺重机枪的射手,并掉转枪口向敌人扫射,将进攻红军的敌人压在我军阵地前沿开阔地上,红军趁势发起冲锋,一举击溃了敌人一个团的兵力,受到上级嘉奖。1935年4月随红军北上,途中因眼疾严重,组织决定他回乡就地坚持斗争。9月回到解元场表兄家,因当时国民党**派,还乡团四处缉捕共产党和苏维埃干部。又转移到红土乡,被人告发被捕,押送县监狱。在狱中气宇轩昂,义正辞严,坚贞不屈。1936年2月被敌人将押赴刑场处决,牺牲时23岁。途中高唱革命歌曲,大义凛然。高呼“打倒国民党**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后,遗体被抛入嘉陵江中。


九.江西省
冯太兴烈士
冯太兴(1898-1934.5),江西省广丰县人。193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后历任中共铁家山区委书记、铁家山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广丰县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1933年9月,当选为广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时逢国民党军进剿,乃率县苏机关办事处转移。1934年5月,不

2.冯榜立烈士
冯榜立(1903-1935),江西省萍乡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任萍乡大安区苏维埃政府粮食部部长。10月任萍乡县苏维埃政府邮政局局长。1931年2月任萍乡赤卫师政治委员,后任萍乡县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部长。1932年4月任中共萍乡县委常务委员,同年7月兼任中共萍乡县委组织部部长。1934年8月任中共莲(花)安(福)萍(乡)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1935年在安福肖家被国民党逮捕,后在上埠英勇就义,牺牲时32岁。
幸被捕,惨遭杀害,时年36岁。


十 .山西省
冯太春烈士
冯太春(1900-1960.12),山西省保德县冯家川村人。早年家境贫寒,靠二垧沙梁地渡日。1909年入学读书,1915失学后即自学中医,时学做油漆、裱糊工艺以补家用。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中医学有所成,开业行医。对穷苦人特别关照,遇无力交付治疗费用的患者免费。1933年一个当了多年村长的同姓人,由于贪污公款等问题严重,引起村民的愤怒。在大家的拥戴下,挺身而出,率领群众开展清算斗争,取得成功。1934年有个叫高厚籍的税官,在冯家川肆无忌惮勒索民财。便冒着危险,展开说理斗争,迫使其收敛。1936年初春因暗中**阎锡山部防共**,被阎部驻冯家川营发现逮捕,欲加残害。经村民奋力营救,终于获得自由。1937年3月加入中共党组织后,任保德县冯家川村抗日动委会主任。同年冬任中共保德县冯家川村党支部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保德县林遮峪区、村政府,在为溃退县里的部分国民党军筹派粮、款、夫役时,经请示中共区委同意后,带领500多人向当局请愿,要求及时解决。区、村官僚不但不予解决,还以武力相威胁,激怒了请愿的群众,一涌而上赶跑区长,打伤区兵和村长张世勤。一个月后被保德县政府逮捕入狱,引起更大的反抗浪潮。中共地下保德县委决定由牺盟会出面,支持冯家川群众的斗争,半个月后获释。这就是保德县“冯林事件”。事件后被调任中共区委组织科科长。1940年1月底县的旧政权垮台,任第三、五区长,县政府粮食科科长。1940年1月底县的旧政权垮台,新的政权建立后,任第三、五区长,县政府粮食科科长,中共保德县委农民部部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办了许多好事、实事。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秋被调中共晋绥边区第二地委社会部,任中共府谷工委委员,做陕西府谷国统区的统战工作。1947年夏被调二分区解放府谷随军工作团领导人,渡过黄河后,任中共府谷工委副书记。在解放陕北战争中支前、肃匪、建政、救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0月配合解放军打击窜犯府谷新解放区深焉、薛家焉的敌人。做好担架、护理、维持社会秩序、物资供应等后勤工作,为战斗胜利提供后勤保障。后任府谷县农会主席、中共府谷县委组织部部长。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为培养与使用好干部,费了很多心血。1949年6月榆林和平解放后,被调榆林专署,先后担任卫生、工商、建设科长和监察处长,并为中共榆林地委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夏参与“三反五反”案件复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为保护干部、避免冤假错案起了决定性作用。1959年因春积劳成疾,多方医治无效,1960年12月逝世,终年60岁。

冯太春逝世后,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向遗孀马玉梅颁发了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1960年12月29日,中共榆林地委为冯太春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高度评价了他一生的革命功绩。





十一.浙江省

冯和兰烈士
冯和兰(1917-1947.11.6),女,浙江省镇海县石楔冯家村人。1929岁初小毕业后辍学,在家编织草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4年秋继续升学,读完高小。1936年秋自筹学费,考入鄞县县立女子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春又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跟着姐姐冯仪到镇海横河乡公德小学当教员。积极参加当地的抗日救亡团体,用各种文艺形式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教学之余,又阅读马列著作和进步书籍,树立了革命的世界观。1939年在横河组织农民运动,开展反高利贷、反奸商囤粮等斗争, 1941年冬在横河举办抗日救国演讲会,扩大了抗日影响。1943年来到三北革命根据地,参加了党在龙山区开办的暑期训练班。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因有孩子不便随军,奉命留守。利用教师的身份,在横河一带山区农民中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46年7月奉调到宁波西门外中共浙东临时委员会设立的“假家庭”(浙东临委秘密联系点)工作,又兼任中共后塘乡梁山伯庙小教支部书记。在特务清乡搜捕的险恶环境下,领导支部整顿组织,建立联络站,与浙东临委定期联系。 1947年4月12日到临委机关汇报工作,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鄞县保安队逮捕,经审问后认为是“共产党要犯”,和陈爱中一道被解往杭州省保安司令部监狱。面对特种刑庭的威胁利诱,坚贞不屈。同年11月5日,她被押解回宁波。6日被枪杀于草马路刑场,时年30岁。临刑时她仍高呼革命口号,高唱《国际歌》。

十二 湖南省
冯荣卿烈士

冯荣卿(1903-1934.5.20),湖南省平江县人。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1919年举家迁居江西省铜鼓县的幽居。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8月,参加彭德怀率领的红5军。1930年夏因病回家休养。不久被中共铜鼓县幽居区委任命为区赤卫营营长,在当地扩展武装力量,进行武装斗争。1934年1月调任中共修(水)铜(鼓)县委工作团副主任兼县苏维埃特派员。2月率团到幽居附近开展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住地于5月12日被敌军包围。突围中,受伤被捕。关押期间,经受敌人长达8天的火烙、油烫、挖眼等种种酷刑,始终只字不吐。最后于5月20日英勇牺牲,时年31岁。

十三 湖北省
1.
冯树功烈士
冯树功(1901-1930.7),湖北省麻城县人。1909年8岁时入私塾,1914年13岁时进小学。毕业后考入武汉中学读书。在校期间接触新思想,决心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给家中写信说:“要为中国人有自己的自由国家奋斗至死!”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加入中国国民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夏在顺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化装成小贩走村串户,宣传革命思想。1926年秋,北伐军攻克武汉,遵照上级指示加入中国国民党,与其他同志一道接管了国民党麻城县党部。1927年春夏间,被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派往应山县,任特派员。7月任国民党应山县党部宣传部部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1月任中共应山县委书记,领导了应山年关**。1928年4月县委遭敌人破坏,冯离开应山。1930年任中共麻城县委组织部长、中共麻城县委书记。7月被敌逮捕,押至武汉。在狱中受尽酷刑折磨,坚强不屈。不久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29岁。
2.冯常甫烈士
冯常甫(1900-1931.4.9),湖北省阳新县人。1926年4月由黄庭照介绍参加革命,同年11月亦由黄庭照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与金海地区最早的党支部书记黄庭照(又名黄月涛)往来密切,受其进步思想的影响,觉悟日益提高。1927年1月到金海镇新亭里一带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在黄颡口、鄢家港、昌湖、周堡等地建立了党支部,任中共阳新县金龙区委副书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在十八乡创办了赤卫队。1930年10月任中共阳新县委委员。1931年4月9日晚与中共金龙区委书记严幼甫等6人,在汪自成家商谈攻打团防事宜。不料汪自成早已背叛革命,指示其妻密告“铲共团”,带领“铲共团”包围了冯常甫等人开会的地点,纵火烧房,冯常甫等壮烈牺牲,时年31岁。

3.冯雪涛烈士
冯雪涛(1903-1929),湖北省大冶县人。出身于贫农家庭,从小靠伯父扶持在家乡私塾读书。后到武汉读书深造,在曹壮父、曹大骏等人的影响下,1924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同曹大骏、曹振亚等人一道返回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在龙山镇搞农民运动,是该地区党的负责人之一。在曹少坡村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龙山文化促进社”和“除毒会”、“妇女天足会”,举行了一次千余人以上的反封建大游行,把龙山镇的鸦片烟馆全部查封。1926参与领导了龙山地区反对土豪劣绅、**污吏的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反对苛捐杂税,并带领群众没收了吴进村大地主的粮食,亲自开仓分给贫苦农民。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5月因民团通缉,避走上海,及时与党取得了联系,任上海《红旗》报馆编辑,常秘密散发传单,宣传革命道理。1929年的一天,该馆正在召开秘密会议,被敌发觉围捕。英勇不屈,与敌辩理,敌人当场用电将他触死,牺牲时26岁。



十四 河北省

1冯品毅烈士
冯品毅(1900-1930),河北省大名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6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学习,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英文系。受“五·四”运动熏陶,成为北京学生界的活跃人物。1923年毕业后,到河南开封第一师范任英语教师,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青年学社等进步团体,支援“二·七”大**,发展党员。
大革命时期,1925年夏任中共豫陕区党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并兼任共青团开封地方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开封市执行委员。1926年1月被选为河南省代表,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转移到大名第七师范任教,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向学校负责人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介绍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书籍。同年底,任苏联驻沪领事馆翻译。不久到蔡廷锴部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夏携妻子乘车由原籍赴京,途经琉璃河车站。不幸死于交通肇事,时年30岁。


十五 江苏省
1冯菊芬烈士
冯菊芬(1909-1930.9),女,江苏省东海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海县白塔埠地区最早的女党员。
1928年春在白塔埠小学读书时,是中共小学党支部的积极活跃分子,并常常利用白塔埠的集日,组织女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反对女子裹脚等宣传活动,并积极带头放足。1929年6月1日国民党**派实行“清党”,大肆搜捕共产党人。6月9日**军警包围了白塔埠,遂与其父一同被捕,投入清江监狱,**派对她施以残酷的刑罚,敌人没有得到任何口实,遂于1930年春释放。同年5月转移到上海,不久由中共江苏省委安排去训练班学习,在此期间与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刘瑞龙(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副部长)相识,并结为伴侣。7月被派到南京组建市军委机关。8月南京军委机关被**派破坏,遭逮捕,关押在国民党南京警备司令部监狱,9月就义于南京雨花台,牺牲时29岁。
1952年12月,刘瑞龙凭吊雨花台烈士墓,为缅怀菊芬烈士赋诗一首:
浦滨握别未六旬,噩耗惊传石头城。
互勉忠荩非虚约,临危不忘自许名。
慷慨就义全大节,坚贞不屈励丹心。
大地回春酬宿愿,九州解放慰平生。



十六 山东省


1冯毅之书记
冯毅之(1908-2002.7.16),原名冯登瀛,字仙舟,山东省益都县(今青州市)庙子镇长秋村人。1930年先后参加上海、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济南读高中时,受到了胡也频、楚图南老师的教诲,促使他向往革命,爱好文艺,并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因在学运中得罪了国民党当局,随同胡也频、丁玲逃亡上海,在由胡也频介绍参加的文学暑期学习班中,得到了冯雪峰、鲁迅、茅盾、夏衍、潘汉年等文化名人的指点,参加了上海左联。1930年任北平左联组织部部长。1931年起拉过洋车,当过兵,教过小学和师范,从事中共党的地下工作。写过《洋车夫日记》,短篇小说《日月星》、《母与子》、《西瓜》,以及诗集《寒夜行》等现实主义作品奠定了从事革命文学的基础。作品正和老舍取材于北平的《骆驼祥子》原型一样,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艺术创作扎根于底层的劳动人民。《洋车夫日记》遗失了,却留下了《洋车夫小调》两首诗《五更曲》和《十二月小调》,是革命的祥子。

抗日战争时期,毅然投笔从戎,浴血奋战。历任八路军4支队独立营营长,益都县大队大队长,益(都)临(朐)淄(博)博(山)四县联合办事处主任,中共益都县委委员、益都县县长。在家乡开展游击战争,使日寇闻风丧胆,几次扫荡长秋村,始终未抓到这个“冯铁头”,成为抗日英雄。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里,一家人牺牲了7口,其兄在抗日中英勇牺牲,继而其父、妻和三个女儿,在马鞍山战斗中壮烈殉国。1946年5月被抗日民主政权授予“一门忠烈”的光荣匾额。其间作品有短篇小说《向木兰》、《流氓司令》、《难逃法网》和诗集《怒火与炮火》,以及《抗日战争日记》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青州市委委员、青州市长,鲁中文艺工作者协会主任,作品有《解放战争日记》和诗集《苦难与欢乐》,小说《淄流》等。1949年6月作为华东区文艺工作者代表团副团长,赴京出席全国第一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山东省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和中共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山东省文化局局长兼中共山东省文化局党组书记。全神贯注忙于山东文学艺术的领导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中,作为中共山东省委整风领导小组成员,公开站出来保护知识分子。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1年中共党内被甄别平反。“文化大革命”中冒着生命危险,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忠实地记在《日记》上,并将这目击实录转移到农村,得以保存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这部30余万字的《阳春勿忘三九天·冯毅之“文革”日记诗文集》是作者用生命凝聚的结晶。因之遭更大的摧残,家破人亡。妻子朱平在造反派追逼交代这些日记下落时,跳井自杀。1979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80年聘任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兼中共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1983年离休。

2002年7月16日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95岁。临终的遗言是,不送花圈,不开追悼会和遗体告别,骨灰不送英雄山烈士陵园,送青州老家长秋村安葬,墓碑上刻着“作家冯毅之之墓”,略去职务官衔,其手稿由青州市博物馆和长秋村“一门忠烈”纪念馆展出。1990年出版有《冯毅之六十年作品选》,1999年编辑出版了200余万字的巨著《风雨沧桑一百年》,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和思想结晶,值得人们继承和发扬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23 00:51 , Processed in 0.4218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