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邳州冯氏传说的冯阁老即清康熙年间文化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太傅冯溥,山东青州府临朐人。溥公在任职期间没有忘记迁到江苏邳州授贤镇的同宗,画了一幅老家宅园图——《冶园图》赠给了邳州同宗,告诫族人不要忘记祖居地。这幅图上面有京城许多官员的印章和题字,同时显示了这幅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很高的政治价值。 咸丰末年,下邳之地,天灾不断,许多地方闹饥荒,大白天打家劫舍事的经常发生。同治初年地方官员要求各村成立民团自保。授贤村冯氏民团每天到沂水河(即现在的沂河)边出操训练时放三声大炮,鸣锣开道。一次,授贤民团抓了一名到村里偷东西的邻村村民沈某,打了一顿就放了。这位沈某咽不下这口挨打的窝囊气,过了几天将授贤冯氏告到邳州州衙,说授贤冯氏民团出操大摆官架,放三声大炮,鸣锣开道,这不是犯上之罪吗。邳州知州陈懋蔼大人一听火冒三丈,好家伙,你个小小的民团出操竟然大摆官架来,老爷我一个县官也不敢摆这么大的架子,只不过鸣锣开道吧了。如果上边知道了,我的乌纱帽也戴不牢。于是差人将授贤民团的首领冯某某抓到了州府。知州陈堂大人用人一指,“堂下之人可是授贤民团的首领?” 冯某某回答:“老爷,正是小民”。 “我把你个大胆的刁民,一个小小的民团竟敢不顾王法,大摆官架,出操鸣锣开道不说,还放三声大炮,你可知罪吗?” “县大老爷,我们冯氏家族有冯阁老赠的冶源图。我们和冯阁老是一支的。” “冯阁老?冶……园……图……” “是的。” “老爷我没有听说过此事,那里的冯阁老?” “山东青州府的,康熙皇帝时期的冯阁老。” “噢……” “啪” “某班头您和这位冯某某火速去请冶园图。不要给他上刑;如果是假的,老爷我办你个欺君之罪!” 这位班头带领三四名衙役和冯某某骑马回授贤请冶园图。 大约一个时辰,三四名衙役和冯某某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冯某某双手捧着一个红布包裹跌跌撞撞地跑进堂来,来到文案之前,忘记下跪直接向上递给知州大人。这陈大人座在位上刚要单手接过,接着急忙下得堂来,双手接过这个红布包裹,放在文案之上,小心翼翼地打开。仔细一看的确是清康熙年间的文化殿大学士冯溥所绘的“冶园图”,印章鲜红,字迹清楚。还有很多一二品大员的题字和印章。这位知州大人脸上渗出细小的汗珠。急忙跪到在地上,向上磕头。主薄和众衙役也纷纷跪在地上对着“冶园图”磕起头来。 陈知州大礼参拜之后,也不敢在正襟而坐了,站在文案旁边。 “给阁老的宗亲看座” 衙役忙搬过一把椅子在旁边请冯某某座下。 陈大人用手一指沈某厉声呵斥道“大胆沈某,竟然诬告阁老族人。有阁老所赠之图在,如阁老亲临,别说放三声大炮,就是放六声大炮是理所当然。” “啪”一拍惊堂木。 “将沈某某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哄出衙门。” 沈某三十大板被打得呲牙咧嘴、叫苦連天,一瘸一拐地离开衙门。 陈知州走下堂来,来到冯某某跟前,双手抱拳。 “阁老本家,卑职实在对起,请多多原谅” 冯某某急忙还礼,“大老爷您太客气了。” 陈知州差人拿来笔、砚,丝绢,站在文案前写下了“曲磴乱飞瀑名园谁款关琴樽孔北海丝竹谢东山人是羲皇上臣居廉讓問林泉勝簪笏長此謝朝班 右益都相國 馮文毅公冶園圖為公裔孫後升屬題時同治癸亥中秋後三日清江陳懋藹書於下邳官署”一贺幛。这一贺幛至今保存完好。陈知州又设宴招待了冯某某。席间又说了不少的客套话。宴席后,又亲自把冯某某送出州衙。 原咸丰二年邳州知州后擢淮徐道江苏布政史的吴堂(江苏盱眙县人)听说此事后,专程到授贤拜访冶园图,在知州陈懋蔼的贺辞后写下了“同治甲子仲秋盱眙吴堂观” 以后历任邳州知州都写下了贺幛。 后记:“冶园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还有,后来几经流转,各不承认在自已手中。很多贺幛还保存在原收藏人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