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76|回复: 0

作家王静田野调查再启新课题: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3 1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冯慈溪 于 2015-4-13 10:24 编辑

慈水望族



作家王静田野调查再启新课题: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4-12 07:10:17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1-1、冯宅俯瞰图(2008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jpg
冯宅俯瞰图(2008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4月初,宁波作家王静的新著《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个宁波氏族的田野调查》首发,全书用6个篇章、87万余字、96篇口述史、71张材料表格和22张家谱世系表,将一个名门望族在千年发展中的细枝末节娓娓道来。

    潜心研究慈城文化十余年,王静著有《留住慈城》《中国的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等作品。这一次,她把目光对准了具有千年历史的望族冯氏。

    1

    从史料到现实

    展开“田野调查”

    2011年5月,王静去昆山拜访98岁的慈城籍老人姚婉宜。“当时是在做慈城老人口述史,在跟老人的交谈中,得知她是慈城槐花树门头冯家的媳妇,她的介绍填补了我原有资料中关于慈城冯家百年逸事的空白。”不仅如此,老人的讲述也让王静心生一连串的疑问:难道慈城冯氏不是毁于鸦片?慈城冯氏的百年转型如何再创辉煌?
带着这些问题,王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个宁波氏族的田野调查。“冯家在民间有‘冯半城’之称,如果研究冯家的历史,那是不是等于了解了一半的慈城变迁?”

    采访始于一份由慈湖中学校友冯子昂提供的《慈湖中学冯姓通讯录》,“通过这份通讯录,我找到了几个人,通过他们再去找其他人。因为大部分冯家人都生活在外地,上海、杭州、厦门、北京……更远一点的,也有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在王静随身携带的电脑里,密密麻麻保存着上百个文件夹,除了往来邮件记录,其他都写了祠堂名、地名、人名等不同注解。

    出于曾经作为记者的职业习惯,王静决定继续采用“田野调查”作为新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志书、家谱、地方文献等史料为主,佐以96人的口述史,从史料到现实,从史料到现场,从异乡到故乡,让史料中的古代名人“复活”,力求其与近当代的名人血脉链接,便是田野调查的显著特色之一。

    2

    汉末迁居南下

    打造千年望族

    据考证,慈城冯氏出自辅佐光武帝刘秀中兴东汉的“大树将军”冯异。他的后代冯冕在建安六年(201年)南下任句章尉,定居句章(原慈溪县金川乡,现江北区慈城镇八字桥石神桥村),慈城冯氏便肇始于此。南迁之后,初期15世没有完整的谱系资料,其间也经历了血脉断裂的风险。经过再三的考证,王静认为,冯氏望族在慈城的始祖应该是忠贞公冯冕。“忠贞公南迁之后,像家族规划师一样,在建造冯祠的同时,还为家族子姓编排了宗族行第,共96个字。以20年为一世计,慈城冯氏能行1900多年,这不就是一个千年家族吗?”

    千余年来,冯氏后裔从政、治学、经商传家,使慈城成了这个姓氏影响最大的聚居地。科举史上,冯家就曾创造了65名进士、103名举人的辉煌,呈现了千年望族科第相继、进士辈出的家族文化特色。

    “明末清初,冯氏数代士子加入了抗清复明行动,有的还成为领袖,最为著名的是冯元飏、冯元飚、冯元飂三兄弟。”清初是慈城冯氏生存的低谷时期,族人参与抗清复明行动给家族带来了灾难,因而有的家长不再允许子女从政做官,有些甚至带着儿女逃离慈城。“明代是冯氏科举最辉煌的年代。从清代开始,冯家的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投资经商上。”冯家的投资之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延续至今的老字号冯存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年间的冯存仁堂,到1956年公私合营,是一家一直由慈城冯氏经营的家族企业,传世九代,历时200余年。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4-18 17:11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