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78|回复: 2

冯若愚父子 千年望族中走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6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冯慈溪 于 2015-4-16 16:31 编辑





冯若愚父子 千年望族中走来

作 者:王祥   发布时间:2014-3-27   来 源:区政协

    琅琊山名得之于东晋;琅琊山乃至滁州扬名天下,得之于欧阳修一篇美文《醉翁亭记》;《醉翁亭记》碑刻保存则得之于“宝宋斋”。而修建“宝宋斋”的正是冯若愚及其次子冯元飚。

    一

    冯若愚字明甫,又作明父,浙江慈溪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历任襄阳府知府、下江道副使。泰昌元年八月,升任南京光禄寺少卿。天启二年(1622)四月,由南京光禄寺少卿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少卿2人,正四品,太仆寺二把手)。明代自洪武六年定制,中央政权兵部所属马政管理机构太仆寺,亦称“冏寺”,一朝未易,治所设在滁州。明赵廷瑞《南滁会景编》载,“南太仆署在滁州城外西南三里”,距丰乐亭几一里,距醉翁亭几五里。成祖即位后,永乐十九年(1421)定鼎北京,改北京行太仆寺为太仆寺。原滁州之太仆寺则加“南京”二字,称作“南京太仆寺”或“南太仆寺”。冯若愚及其子都是南太仆寺官员。

    天启二年秋,冯若愚就任不久,为保护欧文苏字《醉翁亭记》碑,在该碑旁、醉翁亭西侧修建了“宝宋斋”。斋内立有宋元祐六年(1091),滁州知州王诏请书法家苏轼重新书写并刻碑的《醉翁亭记》碑刻两块四面。“欧文苏字”为金石精品。斋内还有清薛时雨撰书《重修醉翁亭记》碑和明代尹梦璧题赞诗刻碑。斋东侧外檐下嵌有冯若愚撰书的《宝宋斋记》和明代《重修醉翁亭记》碑。1981年,滁官员王郁昭等,着人在醉翁亭园林醒园内,建了亭阁式“宝宋新斋”,亭内立有新刻碑四块,按苏轼书写《醉翁亭记》墨迹重刻,让游人能看清《醉翁亭记》全文。2013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滁州市经过20年申报,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终成功跻身“国宝”。现在看来,冯若愚父子修建(元飚应为续建)宝宋斋,是为滁人保护了“国宝”。滁人感念冯氏父子此功德,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在宝宋斋西侧建祠——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祠,现存三间平房。冯公祠庭廊两侧镶刻了苏轼、苏唐卿、祝枝山、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家作品。冯公祠后损毁,现建筑为1988年琅琊山管理处在原址重建。
   
    冯若愚对“心学”颇有心得,是“心学”创始人王守仁(阳明)“阳明学派”继承人之一。王守仁曾任南太仆寺少卿,讲学滁州。冯若愚任南太仆寺少卿时也在滁讲学。据王浩远博士《琅琊山碑刻•冯明父先生德政碑记》载,“公(冯若愚)继阳明犹为师弟”,“发王子(王守仁)所未发。姚江一派始穹河源,以千圣为面谭,以六经为注脚。”该碑记虽是时任监军监察御史张懋爵应冯若愚子元飚之请撰写,难免有溢美之词,但既然能让滁州知州李绳勋书丹立石,该“记”中关于冯若愚对“心学”继承与发扬的很高评价,应该有足够的可信度与含金量。“心学”学术主张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清代学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一书中,以师承地域为界限,将阳明学派分为浙中王学、江右王学等七派,其中浙中王学是指王守仁同郡(宁波、绍兴)王学传人。冯若愚是王阳明同乡,应属这个学派。

    他也喜爱诗文,可留存滁州志书中的并不多。文有较著名的《宝宋斋记》。此文是冯若愚建宝宋斋的同年1622年秋所作。文中称“宋世所重者,晋字。故蓄字多者有宝晋斋。至我朝则文与字皆兼学宋,于元无取焉。宋碑文字之最著者,莫如欧公滁二碑。盖碑或常以字贵,而文不必绝。唯此文与字并出于欧苏两公,不得强为优劣。丰乐碑毁于兵燹,近代重模入石;醉翁碑犹为故物,历五百余年。赌此典型,顾露处墙屋外,常为游人系马之杙,颇鑱剥阙蚀。余始去其旁它碑,以椽覆而壁藏之,名曰‘宝宋斋’。盖明乎当世之宝……此世世有官守于滁者之责也已。”文章记述了建宝宋斋的缘起与意义。《琅琊山石刻》一书对《宝宋斋记》的思想境界给予了高度评价,“《宝宋斋记》体现的是一种责任与人文情怀。把保护欧文苏字《醉翁亭记》碑,作为‘世世有官守于滁者之责也已’护碑不仅仅是保护文物,更提升到了遵循欧公治滁思想,保护滁州人文精神的高度。而今,推而广之,加强历代石刻、碑刻的保护,即是先贤的期待,更是时代的要求。”而《冯明父先生德政碑记》则对冯若愚的文章、为人赞赏有加,“公(冯若愚)之文章,不与欧阳子(欧阳修)、王子(王阳明)争能,而有欧阳子、王子之长;公之节义,不与欧阳子、王子争功,而有欧阳子、王子之美。……滁人士杂然称之曰:‘ 前有欧公,中有王公,后有冯公’” 。诗歌方面,仅发现民国《琅琊山志•卷之五》古诗集中,辑有一首七言律《僧出伊蒲供并语宗门有感》;另一首为五言古诗《登琅琊顶礼霞君》:

览带陟层峰,峰回布日杲。
林静墟烟簿,气与秋天杳。
异卉着幽洼,鸣泉覆深篠。
琳宫逼象纬,绀殿若翚矫。
古木森怒蚪,孤生相缀巧。
与溢赖群集,未足妨幽讨。
稍知日月长,已觉烟霞饱。
登岭礼元君,俯出众山小。
蛇行扪萝葛,虎峙列屿岛。
远势隐层湖,决眥隃浩渺。
蜿蜓更行複,弥献冈峦好。
纵体符金光,相期拾瑶草。
涤盪惬初襟,灵异何年肇。
石瀨吐山骨,引镜登仙沼。
嵌壁多名章,读罢诗肠搅。
欲蹑远遊屐,逸气凌飞鸟。
何为牵世罥,缩若秋后潦。
佳山难日涉,一往迹如扫。
济胜师少文,床头堆易老。
径猷特遊戏,神理徹昏晓。
心空闻妙香,玄渊自濯澡。
终已策高定,蓬峤青未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16: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慈溪 于 2015-4-16 16:32 编辑



    诗题中“霞君”应是琅琊山顶古碧霞宫内供奉的“碧霞元君”。她是位非常有名的民间善神,救苦救难,素有“北元君,南妈祖”美名。“元君”是道教对女子成仙者尊称,男仙曰“真人”,女仙曰“元君”。“碧霞元君”身世自古说法不一,有凡女得道说、黄帝玉女说、华山玉女说等,明清时在民间信仰中占重要地位。现琅琊山顶碧霞宫内仍供奉着碧霞元君。这首诗前14句可看作第一部分,描写作者秋天某日,徒步攀登琅琊山见到“层峰、墟烟、异卉、幽洼、鸣泉、深篠、琳宫、古木、烟霞”等一路美景;后30句为第二部分,描写登顶古碧霞宫后见闻与感悟。蛇行、虎峙的壮美山势,远处浩渺的湖水,碧霞宫内名章等都让诗人顿觉“心空”、“濯澡”,有受过洗礼之感。最后高策思定,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天启五年(1625),冯若愚以督催马价(明初规定各地蓄马以供边备,后以南方不产马而改征银,储太仆寺常盈库,称作“马价银子”,也称“马价”),卒于任上。光绪《慈溪县志》载,冯若愚墓在“施岙麂山义冢”,“施岙”属于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的黄洞尖山。义冢群文革中被毁。从逝后能葬入故乡义冢情况,可见其政声与威望。

    二

    冯若愚次子冯元飚,号邺仙,字尔弢。《明史•卷257•列传第145》、清康熙《滁州志•卷21•名宦》载,冯元飚于天启元年(1621)中举人,天启二年中进士。多智慧,尚权谋,与兄长元飏都好结纳人才,一时号称“二冯”。后升任户科给事中,由户科都给事中擢升为太常少卿,改南京太仆卿(太仆卿为太仆寺最高长官,从三品。卿和少卿正常一任三年,也有连届连任的),就迁通政使。后升兵部右侍郎,终兵部尚书。元飚勇于直谏、刚直不阿,深受崇祯帝器重,以至皇帝老爷都称“冯先生”。为此元飏、元飚有“大小冯君”之名。


    崇祯十三、十四年(1640-1641),冯元飚任南太仆卿期间,正值江北有农民起义警报,他向南京枢秘院请示,建立环山营防守。此时,东省道路阻梗,漕水枯涸。朝议派江南一带海运以作筹备,征滁粮三千担。百姓苦乱,田地多荒芜,正额尚忧无法完成,何况海运?百姓打算纷纷逃离。郡中诸生都相约到卿衙哭诉。元飚闻知顿生恻隐之心,写信给漕抚朱大典,说滁州本山城,舟楫商贾所不到的地方。今年又苦于兵患、饥荒、疫病,残存的百姓还有多少呢?很难担负海运之责。滁州因此特免。不久,元飚擢升为通政使。次年,海运因郡绅金光辰的请求而免去。又过一年,因元飚同乡人、南太仆寺卿李一鹏朝见皇上时奏请得免。滁人感念元飚功德,与其父同祠并祀。


    早在天启六年(1626),23岁的冯元飚知揭阳县,政绩显著。揭阳人民出于感激,通过法律程序,庄重地把他供奉到名宦祠里。而且还曾酝酿、讨论他作为揭阳城隍神原型。这都是职官在地方上能享受到的最大光荣和最高荣誉。揭阳县历史八百余年,能够被拟议为城隍神主的唯元飚一人。此外,后世流传有诗集《月容今昔吟》,记述了他在揭阳期间与妾黄月容一段凄美逸事:


    在知揭阳县的赴任途中,元飚遇一女名黄月容,扬州人士,孤苦无依,就收留了她。黄月容才貌双全,知书达理,帮元飚办案断案,为民除害。成为元飚二夫人后,遭原配苏氏忌恨。苏氏趁元飚远赴潮州公办之隙,用毒酒害死了黄月容,当时黄虚龄十八岁。元飚回来后得知黄已死,悲痛万分,当地百姓也为之惋惜。元飚亲自选择墓址,将她安葬在黄岐山阳面。出资建了“侣魂庵”(又说“侣云庵”),请当地名士郭之奇写了《侣云庵记》和《月容传》以示纪念。作《钟铭》,并铸于铜钟,以纪念之。月容的悲惨命运得到老百姓同情,逐渐将其奉为神,侣云庵也扩大成侣云寺。今揭阳留存有黄月容墓,每年悼念者不断。元飚夫妇在揭阳县被尊为神明,他们的影响确实非同一般。


    南明时,元飚跟随福王,1644年于宁波逝世,今宁波有冯元飚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16: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慈溪 于 2015-4-16 16:33 编辑



    三

    冯若愚的家族史,光绪《慈溪县志》、宁波地方史《四明谈助》中有记载。慈城(慈溪)冯家自汉至今历经吴越、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千余年间,几十代人才辈出,是名符其实的千年望族。从始祖冯叔和开始,冯氏后裔有76位功名在册。也许明朝是冯家最兴旺时代,在册人数竟有50人。到清乾隆,冯氏家族出了56个进士,还不包括武进士。慈城(慈溪)成了这个姓氏影响最大的聚居地,在慈溪老县城——慈城,有“冯半城”之说。明代天顺四年(1460),淮府长史冯厚(即著名作家冯骥才直系十七代祖)据孝子公宗谱修之合宗谱,这是一部相当完整的慈溪冯氏宗谱。因冯家子孙繁衍财丁两旺,按居住地分已有六支族:即金川支、福聚支等六大支派。冯若愚家族就属于福聚支,福聚支是以其居住在福聚桥周围而得名。福聚桥为原慈溪县南第二桥,位于今慈城中心。
    慈城冯氏在明中期时即有冯叔吉等高官,晚明时的冯若愚家族更是名重当朝。冯若愚祖父冯燮以子孙而贵,封官布政使。父冯季兆官工部司务,为明朝举人,到一穷乡僻壤任教谕,见百姓不知《五经》就口授《毛诗》,培养了一批人才。冯若愚本身官至南太仆寺少卿,父子四人皆进士出身。膝下三个儿子被称作冯氏三条龙,先后步入仕途,个个皆有建树:长子冯元飏,号留仙,字尔赓,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都水主事。崇祯十年,济南被兵,摄济宁兵备事。十四年十月,擢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兼督辽响。明年(1642)叙军功,荫一子锦衣卫。在浙东抗清斗争中,他精忠报国,视死如归。黄宗羲评元飏说:“我友天下,未有真诚若留仙者也”。1642年秋九月卒;次子冯元飚;三子冯元飀,号眉仙,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在鲁王时被任命为太仆寺少卿。


    冯氏子孙忠君报国,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冯若愚的三个儿子了。当时满清游兵常要骚扰明朝边陲,当北方有的地区被清兵霸占以后,元飏三兄弟相继南下,誓死保明朝江山。但明朝疆土一一沦陷,元飏、元飚兄弟俩郁闷而卒。老三元飀告慰两兄亡灵之后,献出全部家产作军饷,参与浙东抗清斗争。不料,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扼腕。元飏从子冯京第,少承诸父元飏、元飚之教,外师事山阴刘宗周、漳浦黄道周。南明时,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按察浙东。浙东失陷后,据四明山寨抗清,被鲁王封为兵部侍郎,屡败清兵。冯氏历代都有英杰,最悲壮的应数冯京第。顺治十一年(1654)九月,兵败被捕后,当清军行刑时,他的一个部下伪称京第是他仇人,请求将冯的一只手臂赏赐给他以报其仇。这才使冯京第终留一臂于世。他死后,挚友陆宇在旷野野祭7天,以寄哀思。后友人们把他的一臂与王翊的头颅和董志宁的遗骸合葬,世称“三忠墓”,现为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时期慈城冯氏的主要名人有7位,冯若愚家族就占了4位:即冯季兆(父)、冯若愚、冯元飚(次子)、冯京第(长子元飏从子)。由此看来,其家族在当朝是何等兴盛!


    民国初期,滁人杭海纂修的《滁县乡土志》中记述,“冯公祠系祀明南太仆冯若愚及其子元飚,公慈溪人,今其子孙尚有家于滁者。”说明民国时期冯若愚家族还有后人繁衍于滁。冯若愚父子四人金榜题名,皆为进士,有三人曾先后在南太仆寺为官执政,多有善举,为滁人谋福祉,这也算是慈城望族冯氏,和滁人之间一段难得的缘分吧。


    (该文发表于《皖东文史》第十二辑,2013年12月出版)


    作者简介:王 祥(1965.07--),男,安徽滁州人,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共党员。琅琊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专职)。3047062(办);wangxiang1965720@126.com(邮箱)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州市琅琊区委员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3 17:31 , Processed in 0.1718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