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冯强强 于 2010-7-19 21:55 编辑
. 各位本家,大家好!历时三年的冯楼村家谱已经修订完成,以下贴出部分文字以供大家参考。
萧县冯楼冯姓的渊源没有见到族谱流传,但据有关史料分析应为河南颍川东汉“大将军”冯异的后裔。 现在人们接触到的有关冯姓时期发展的资料,基本上都是在汉代成文、期,冯姓分布基本上覆盖了当时华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区域,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冯姓豪杰名士大量涌现形成了以冯姓为主体的聚族性居地。因此这一历史时期冯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运,就为冯姓基本史料的整理提供了主动详实的素材。可以说,汉代是冯姓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次阶段性总结。冯姓以发祥地河南为中心,在不断迁徒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支派,冯姓的一些先祖世系支派是按源流郡望划分的。《姓氏考略》认为:“冯氏出颍川者,为东汉佂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西汉左将军冯奉氏之后;出长乐者,为汉代宜都候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弘之后;出弘农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为监察御史冯师古之后。”上述颍川、上党、长乐、京兆、弘农、河间等名称都是指的冯姓郡望,其郡望的开基祖先也都是汉代及其以后的人物。据此推断,我们冯楼冯姓应该是河南颍川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裔。河南颍川冯氏在历史上几次迁徒中有的就向东辗转进入安徽萧县。冯楼冯姓的先人应是其中的一支,集中定居在老冯楼。同时冯异史称“大树将军”,而冯楼冯姓的宗族堂号“大树堂”一直沿用至今。由此可探知,冯楼冯姓应该是“出颍川者,为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 冯楼是从「老冯楼」、「冯山头」演变而来的。 原先我们的先人们居住在「老冯楼」,也就是现在村西北闸河由北向南转向西南的拐弯处。旱季闸河断流时,稍挖即可见房基、砖石瓦块、石具等物。五八年公社化后,官方文书遂称「冯楼大队」、「冯楼村」。
由于屡受洪水之侵,陆续迁到现在的山头居住,改称「冯山头」。 冯氏祖先何时从何地迁至「老冯楼」居住,已资可考,至于何时迁居冯山头亦无据可查。祖传为黄河泛滥所为。萧城为避黄泛,曾有二迁。据县志记载:「宋绍圣中(1094-1097)汴水冲决,淹没县城。县令张高凿汴水新渠,以避水患。又于萧国城南半里筑新长城,此乃萧城一迁。明万历五年(1577)黄河决堤,知县伍维翰请午迁城三台山麓,获准,乃于三台山之阳边集建新城,即今日所治所。此为萧城二迁。此时段,冯楼是否迁移,确切时间无法考察。迁移时间最晚应在一七一五年(康熙五十一年)之前,一七一五年即动工开挖闸河。据《萧县志》(公元一九八五年《萧县志》县长张铎135页·闸河记载,闸河发源于铜山及十八里屯。境内长22.98公里,北起马楼、南至张庄。 到了清康熙年间水患不息。康熙二十三年(1685)由当时水利专家靳铺创建王家山天然石闸一座,以泄黄涨,十八里屯东西两头各建天然石闸一座,《行水金鉴》东西两道汇洪沟在虎山腰汇流,至马楼入萧县。石闸建成后,每遇黄泛即开闸放水。当时闸下无河,水无处宣泄而漫流,给萧县带来严重灾难。 康熙四十六年,御驾南巡,萧县生员朱士绘图,叩请开浚。康熙览图阅本,详问情由,当即批准。随即发帑银四万零八百一十一两五钱有奇,由康熙五十一年(1715)动工开挖,五十三年(1717)五月竣工。同时筑成闸河西堤。 冯氏祖先在老冯楼居住时期也曾是名门望族。流传至今的冯家马路(即王典堤西通往萧县的城的大道)和冯家花园(即现在的闸河东岸北湖)可见一斑。后来由于黄泛的不断侵袭,无法在此居住而四散奔走。仅本县和附近县、市叫冯楼、冯村、冯庙、冯瓦房的村庄比比皆是。近者投亲奔友,远者投靠外地做生意或做官的家人、亲戚。冯氏家族撒向各地繁衍生息。有能之人大都远离在外地很有名望。很少一部分无能力者则到东南山头居住。即现在的冯山头、冯楼村。 冯楼一支冯姓辈份排列为:开、广、振(彦)、献(永)、秉(玉)、文、德、朝、光、祖、书、道、呈、昌、祥、家、邦、尚、周、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