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96|回复: 1

隋唐高州冯氏籍贯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7 17: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隋唐高州冯氏籍贯考

       隋唐粤西冯氏家族成员的籍贯可不是简单的问题,史料里冯氏上下几代的籍贯是不相同的,对冯氏家族的研究容易造成混乱,这主要涉及到史书作者的习惯、冯氏的迁移、家族成员的口传、族规甚至族谱的伪造等细节,冯氏籍贯的研究对粤西冯冼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作用。

       冯氏家族成员的籍贯,《隋书》、《北史》、《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以及冯氏家族成员的墓志铭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的并不多,现在我对其中有明确记载的进行分析,以找寻到冯氏家族研究的有益信息。

一、冯盎

       《旧唐书》:“冯盎,高州良德人也。累代为本部大首领。”《新唐书》:“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

       冯盎的祖母是冼夫人,祖父是冯宝,父亲冯仆,母亲也是姓冼。中国人填写籍贯的习惯一般根据父系来确定,极少根据母系来确定。但是在古代,有许多因素影响籍贯的填写,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的不完善、战乱、流放、迁徙以及其他主客观的原因(逃避赋役、避难、避罪、成为奴隶、臆造等),同一个家族成员籍贯填写的变化会很大。而**的户籍制度,籍贯并不随出生地、工作地而变化,依照父系或母系来填写,直至几代都不会发生变化。

       《隋书》说:“(冯)融本北燕苗裔,初,冯弘之投高丽也,遣融大父业以三百人浮海归宋,因留于新会。自业及融,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冯融是冯宝的父亲、冯盎的曾祖,如果按照现代户籍制度来说,冯盎应跟随南北朝时期北燕皇帝冯跋、冯弘的籍贯。《晋书》记载:“永嘉之乱,跋祖父和避地上党。父安,雄武有器量,慕容永时为将军。”这个冯和是史籍中见之于记载的冯氏家族最早的祖先,就是他把这个家族从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州)迁到上党(今山西长子县)。《晋书》卷125《冯跋载记》:“冯跋字文起,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也。”虽然冯跋的祖父已经迁到上党,籍贯仍然称长乐信都。

       不过,关于冯业的历史也有诸多疑惑,杜文玉在《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一文中说:《新唐书》卷 110《冯盎传》云:“(冯)弘不能以国下魏,亡奔高丽,遣子业以三百人浮海归晋。弘已灭,业留番禺。”这段记载至少有两处错误,其一,冯弘逃亡高丽是在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冯业同年浮海南下,这时东晋早已灭亡,何来“归晋”之说?其二,说冯业为冯弘之子与诸书记载不合。据《资治通鉴》卷163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六月条载:“初,燕昭成帝奔高丽,使其族人冯业以三百人浮海奔宋,因留新会。”凡记载这一事件的其他史籍均未说其为冯弘之子,只说冯业受冯弘派遣率众浮海南下。前引《冯君衡神道碑》中有“自远祖荣、怀化侯业以至于大父赠荆州都督盎”之句。怀化侯业,即冯业,归宋后封为怀化侯。《高力士神道碑》云:“自宋怀化□业以至于盎,五岭之表,推□名族。”可证其是。碑文的前一残缺处可补一“侯”字,后一残缺处据文义,可补一 “为”字。《冯君衡神道碑》中所说的冯荣,不见于史籍。据《冯君衡墓志铭》载:“其适南越者,则袁宏《过江录》所载,长乐冯祖思之后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载有黄惠贤先生的《有关高力士和广东冯氏旧贯、世系的几点补证》一文,其据《冯氏务滋堂家谱》结合史籍记载,考证出岭南冯氏并非渊源于东晋冯祖思之南迁,《冯君衡墓志铭》的撰者张说所云有误。冯和率其族人从长乐迁往上党时,冯荣亦随之同迁,《冯君衡神道碑》中“释赵归秦,本家上党”一句,可以证明这一点。根据这些情况推论,冯荣辈份似在冯和之下,可能与冯安为同辈兄弟。总之,不论冯荣在家族中的辈份或高或低,冯业与冯弘不是亲父子关系,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是父子关系,有做帝王的祖先,冯君衡的墓志与神道碑以及《高力士神道碑》还能不提到?因此,《通鉴》等书说冯业为冯弘“族人”是准确的,司马光一定有其根据,《新唐书》的说法有误。

       杜文玉的分析是十分透彻的,也可见正史中有许多错漏,并非都是正确的。林天蔚先生甚至对冯业浮海归宋的事情也持怀疑态度,认为冯盎家族也是土著,而非北方的移民。因为许多证据表明,冯弘奔高丽后全族被杀,没有浮海归宋的机会;而新会冯氏、高州冯氏都是被称为“首领”,显然只有土著才会如此。

       有关冯氏渊源的一些争议,事关籍贯的探讨,但史料缺乏,不再赘述。

       但是相当疑惑的当是冯盎“高州良德人”的来源。如果有关冯氏的历史资料正确,则冯氏家族的迁徙有以下的变化:长乐→上党→新会→良德。

       我们逐一对“高州良德人”来源的可能条件进行分析。

A.父亲的籍贯地。显然,如果按照史书的记载,从冯业、冯融到冯宝,都不可能是良德人。冯业至少仍算长乐人或上党人,清乾隆《化州志》职制记载,冯业已任罗州刺史,直至业孙冯融、甚至冯仆的五代都为罗州刺史,至此,冯融不算是长乐人、上党人、新会人也算是化州人了吧。但是冯业、冯融、冯仆的籍贯史料都没有记载,冯盎也未被称为“罗州人”,因此我们无法据此对冯盎的籍贯做出推测。

B.出生地。史书也没有记载。冯宝为梁朝的高凉太守,郡治在今阳江。冯仆授春州(今阳春)刺史、石龙(今化州)太守,但多跟随在母亲冼夫人身边。冯仆的夫人也姓冼,这是一个值得存疑的地方,即冯仆夫人是哪里人,则有可能是冯盎的出生地、居住地。

C.居住地。冯盎小时候似乎也在冼夫人身边成长,成年时期应多在高州郡治(今阳江)居住,死后也葬在今阳江城。明嘉靖黄佐《广东通志》“茂名县”记载:冯家村(电)白界冯盎家于此得名。这是说的冯家村是在今“电白旧城”吧,而也非在良德。冯盎三十多个儿子,并非全部都任官职,他拥有众多的奴隶和峒丁,拥有广阔的土地,总有一个大本营来安置和管理,冯家村可能就是如此之一。既然冯家村在电白(今高州长坡旧城),为何又不称冯盎为“电白人”呢?可能旧城只是其中一个居住地而已,良德也应是冯氏的聚居地,这可从现在高州冯氏的分布大概也可窥视到。

       南朝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在今高州东北境内析置务德郡,县治今高州市东岸镇东,辖今高州市东北部,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务德郡置良德县,时隶泷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泷州置永熙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撤销永煕郡,改设泷州),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划归高州,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州治所移徙良德。

       陈永定二年析置务德郡,应该与发生在当年的两件事有关。一是冯宝死,岭南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二是同年十二月,冯仆九岁,冼夫人派遣他率领众首领到丹阳(陈朝国都,今南京)朝拜,被封为阳春郡守。

       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由于冼夫人平定欧阳纥叛乱,冯仆被封为信都侯、转石龙太守。这个 “信都”应该是指冯氏祖籍“长乐信都”。

       冯盎出生于陈朝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卒于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

       从冯盎的出生时间来看,良德并不属于冼夫人的主要势力范围内,泷州郡主要为僚族的陈氏所把持。其实在南北朝至唐初,粤西地区许多郡县的安排并非是中央政府所能主导的,这些地方是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因此郡县的划分主要是因各地域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势力范围来划定,郡县的官员任命也由地方首领世袭因陈。既然良德不是冼夫人的主要势力范围,冯盎又因何能够称“良德人”呢?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七月,盎归降唐高祖。李渊以其所辖之地划分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此年,良德才划归高州,而泷州依然僚族陈氏的势力范围。贞观元年(公元626年),罗窦(今信宜镇隆)诸洞僚人叛乱,太宗诏盎率二万兵众为各路军先锋进行剿除。

       我们可以看到良德县的析置非常特殊。良德县地域非常狭小,包括今日高州北部的东岸、大井、潭头、平山、深镇、长坡的部分、古丁等乡镇,而且是从俚僚陈氏家族的势力范围中析分出来的,显然它与冯氏家族有相当深的关联。是什么原因,我推测:一个可能是冼夫人帮助陈霸先建立陈朝后,陈朝为了抑制陈氏的势力,而靠军事、政治等强制手段强行建立了务德县,并且由冯氏家族来掌管;另一个可能良德是冯氏的祖居之地。

       鉴江流域以至西江流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地理位置优越,一直是俚僚的主要聚居地,良德地区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南北朝至唐代,泷州的陈氏集团的势力也非常庞大,不是任意可以抢夺他们的地盘,即使冼夫人、冯盎都曾率领军队攻打泷州诸洞僚人叛乱,陈氏首领甚至被杀,但泷州依然还归陈氏,都没有纳入冯冼氏的势力范围,因此进一步分析,除非良德县有特殊情形,即因为冯氏家族是土著居民,或者冯氏已经在此定居良久,所以才有机会析分出良德县。明嘉靖黄佐《岭南遗书广州人物志冯融传》载:“自融而上,坟墓皆在新会,宝以后乃居高之良德焉。” 林天蔚分析“冯氏亦高州附近溪洞蛮酋之一,与中原冯氏未必有关”,则也提出同样的判断。而由冯业至冯仆五代冯氏为罗州刺史的情况,是一种世袭的状况,基本上只有地方少数民族首领才会如此。南北朝隋唐时代,由于岭南基本是少数民族的势力恃强,中央政府管治难以有效到达,岭南郡县的设置基本是按照少数民族的势力范围,官员任命也多为少数民族首领,流官在地方很难起到作用。

       《高州府志》、《茂名县志》及冯氏族谱记载,冯宝墓在良德县东十五里的盘磨岭(今高州平山镇),冯宝葬于此,对于不是冼夫势力范围的地方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又是一个证据,冯氏可能是这里的土著,而且对于冯氏家族,他们本身是大奴隶主,拥有众多的峒丁、部曲奴隶,而且冯宝墓也必须派兵或奴隶驻守。

       我只是列举了其中的可能原因,至于真相如何,有待大家继续探讨。

二、高力士

       《旧唐书》:“高力士,潘州人,本姓冯。”《新唐书》:“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潘州人。” 《陕西蒲城县发现高力士残碑》:“公本姓冯,讳元一,则天圣后赐姓高,改名力士,广管潘州人也。”

       现代有些史书也根据冯盎的籍贯称高力士为高州良德人。高力士生于武则天天授元年(690 年),卒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

       明嘉靖黄佐《广东通志》“茂名县”记载:“高力士宅在县西,力士县人冯盎之孙,故有宅,尝手植椰子二株,高百尺,宋时尚存。”

       以下对于高力士“潘州人”的来源进行分析。

A.父亲的籍贯地。高力士曾祖父为冯盎、祖父冯智垈,父亲冯君衡,由于史书称冯盎为“高州良德人”,而冯智垈、冯君衡没有资料,因此也可以称高力士为“高州良德人”。事实上史书对高力士“潘州人”的指称,也说明了史书对籍贯填写的不稳定性。

B.出生地。《陕西蒲城县发现高力士残碑》:“潘州府君生君衡,潘州薨而君衡袭位。”《高力士墓志铭》:“圣历中(公元699年),潘州府君捐馆舍子君衡(即力士父)袭其位。”高力士应是在其祖父任潘州刺史时出生,出生地即潘州城所在地茂名县即今高州城区。

C.居住地。一直在潘州城居住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据以上列举之信息,高力士的籍贯主要是依据其出生地来填写的,而且自其祖父起,起码冯氏这一系已经在潘州城居住过三代,称潘州人也不为过了。

三、冯子游子冯(梧)

       《电白霞洞冼夫人六代孙墓碑》:“公讳□□南恩州□□人。”

       根据此残碑字迹,子游之子为冯梧仍然需要再研究,“冯梧”的名字是史学家根据信宜冯氏族谱来确定的,暂且引用之。

       冯(梧)的籍贯也甚为特殊,逐个条件分析。

A.父亲的籍贯地。冯(梧)曾祖父为冯盎、祖父冯智戴,父亲冯子游,由于史书称冯盎为“高州良德人”,而冯智戴、冯子游没有资料,因此也可以称冯(梧)为“高州良德人”。但由冯氏族人所立的的冯(梧)墓碑,又一次说明了籍贯填写的不稳定性。

B.出生地。冯(梧)的父亲冯子游,母亲许氏夫人,在电白霞洞也发现了许氏夫人的墓碑,言夫人“年十有四,归于冯氏潘州刺史顺政公”,“龙逆元年,遘疾未几,薨于内寝。使君抚孩幼而长号。”可以说明冯(梧)出生于潘州城(今高州市区)。

C.居住地。冯(梧)墓碑言其由于祖恩承继潘州刺史,后又任恩州(阳江)刺史。那么他先在潘州居住然后在恩州。

       冯(梧)的籍贯最终只能确认是因为他最后在恩州任职并卒于恩州之故了,所以冯(梧)的籍贯的确认缺乏适合的理由。根据墓碑,冯(梧)逝于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已经是岭南地方民族势力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央政府不断找借口对地方势力进行剿杀。此前垂拱三年(公元688年)的俚人叛乱中,冯子游(猷)就因不救刘延祐而被朝廷以其私通叛匪而受打击,高力士家族也在圣历中(公元699年)覆亡。不过冯(梧)墓尚有精致的墓碑,应该家族情况还不太糟,不知为何如此书写籍贯。

       冯盎有子三十多人,有名有姓在各州任职的不多。但史书记载各不同。冼世棠《隋唐爱国将军冯盎》说“封其子冯智戴为春州刺史,智垈为恩州剌史,智彧为东合州刺史,智玑为高州刺史。”唐玄宗宰相张说所写《赠潘州刺史冯君(君衡)墓铭》说“(盎)子智戣高州刺史,子智垈恩州剌史,犹子子游潘州刺史。”而《高力士墓志铭》则说“戣为高州剌史,戴为恩州剌史,垈为潘州剌史。”这里比较复杂,根据冯(梧)碑分析,冯子游和冯(梧)先后任潘州刺史、恩州刺史,而高力士的祖父冯智垈则先后任恩州刺史、潘州刺史,与冯子游刚好调换,是合情合理的。

       结语:

       唐代韦思谦、韦嗣立、韦承庆父子,张说撰《韦嗣立墓志铭》作京兆杜陵人,《元和姓纂》卷2作韦氏襄阳房山,而《旧唐书》卷88《韦思谦传》则作郑州阳武人,孰是孰非,《新唐书》卷116《韦思谦传》里才有正确的答案:“其先出雍州杜陵,後客襄阳,更徙为郑州阳武人。”这是迁徙的缘故。

       泷州僚族陈氏起家的陈文彻、陈文戒兄弟,亦言其原籍鄢陵(今河南省),钦州俚帅宁氏言其祖是山东临淄,广西上林韦氏言其祖是京兆西安,田州岑氏言其祖是杭州,田阳黄氏言其祖是南阳,连高凉冼氏都说自己的祖先姓沈来自河北,等等,无一例外,这些功成名就的少数民族酋帅都非要找一个汉族的有名望的祖先,以表明自己血统的正规,其中有多少是正确的呢!

       对于冯氏的籍贯,我们难找出一个比较规范化的填写方式,至于其中的许多奥秘,只能继续去探究了。

                    2007年4月13日完成

参考资料:

《新唐书》
《旧唐书》
《高力士墓志铭》
《高州冼夫人研究》(2001年-2006年各期,高州市冼夫人研究会)
《冼夫人魂》(中)冼夫人文化研讨会筹备组编
林天蔚《隋谯国夫人事迹质疑及其向化与影响》(原载高州《缅茄树》第五期1995年)
杜文玉《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原载《唐研究》第四卷,1998年)
刘伟铿 吴詠平编著《肇庆历史风貌》(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

来源:http://blog.163.com/gwzx5700245@ ... 339142009785955679/
发表于 2010-7-27 17: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欣赏,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22 19:34 , Processed in 0.07813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