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90|回复: 0

冯骥才:心灵的闪电(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9 22: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大学教授,多重社会角色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而他的艺术才思从未枯竭,每隔一段时间,便魔术师般“变”出一批绘画新作。观赏正在天大冯骥才研究院举办的《戊子之春》画展,人们无不惊异他的那些奇思佳构从何而来——
冯骥才:心灵的闪电

今晚报 2008年5月8日 第10版/文娱热点 本报记者 杜仲华

         冯骥才与画坛挚友宋雨桂、何家英在《戊子之春》画展上
         《黎明诗句》
         《冬日的旋律》
         《十月的阳光》
         《山溪情切切》
         《水村》
“绘画是艺术家心灵的闪电”,走进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正在举办的《戊子之春》画展强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60余幅水墨淋漓、意境清新的绘画作品,不仅使人看到了画家的非凡的才气,更惊异他的那些奇思佳构从何而来。展览前言中的这句精辟短语为我们做出了回答。

他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大学教授,多重社会角色,尤其是近年来繁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而他的艺术才思却从未枯竭,每隔一段时间,便魔术师般“变”出一批绘画新作,令人大开眼界。他为何要举办这次《戊子之春》画展,创作灵感来自何方,以及他如何从最初临摹古画发展到今天“自觉的现代文人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冯骥才进行了独家专访——
关于《戊子之春》画展
“春天在我心中呼唤出无穷画意”

记者:先谈谈您的《戊子之春》画展吧!想不到您这么忙,竟然还有时间画了这么多画,像变魔术似的。这些画是在何时、何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您在《戊子之春》画册的扉页上写道:“春天在我易感的心中呼唤出无穷的画意”,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这句话的涵义。

冯骥才:(笑)我的画可不是变出来的。这些画都是去年初夏,我在南京和苏州举办公益画展后陆续创作的。公益画展的目的很明确:为基金会筹款,支持民间文化保护事业。我作为一介书生,所能做的只有卖掉自己的画,全部捐献出来。捐赠时很壮烈,很激动,像砍掉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捐赠后却心里空荡荡的,产生一种“家徒四壁”的感觉,并开始怀念自己的画。比如《心中的十二月》,被山东一收藏家以120万元人民币买走,后来万科老总王石也要这套画,只好又从家里取出《风物四时图》给他。你知道,我不画重复的画,就像再婚一样,永远不会有原来的感觉。(笑)所以画一出手,就很难再复制、克隆了。因为“家徒四壁”,反过来变成一种“要画画”的动力,急于把空白的墙壁填充上。但只有这个动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具体的艺术冲动……

记者:记得您说过,“人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那么,您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作画的冲动和灵感的,怎样在画面上表现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世界?

冯骥才:绘画的冲动,对我来说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有时是一片光、一段音乐,或读一首诗,写一篇散文时。只要有了绘画感觉并有时间作画,我必须马上就画,决不等待,决不遏制。这与写作不同,写作需要较长时间,绘画需要瞬间将感觉捕捉到,而且只有在自己家的画室才能找到绘画的感觉和氛围。一个艺术家的绘画感觉是最敏感,也最脆弱的,禁不起一点外部的干扰。

当我在现实或幻觉中看见秋天逆光中的一片芦苇,那些光和影马上就变成了笔墨,变成具体的表现手法,这时便可下笔了。这中间是没有过渡的。换句话说,只有把对自然的感受变成具体的绘画语言,我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冲动。我在田野调查中,经常看见车窗外非常独特的风景,但回来画不成画,因为它不是你心灵里的东西,只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而已。

总之,绘画对我而言是一种心灵生活,与我如影相随。这一年来我不断地画,有时只是因为聆听一段钢琴曲——比如我画过一幅《冬日的旋律》,一条黑色的河在雪地中间流过,所有春天的因子都潜藏于冰天雪地中,它是大自然的血液、是最有生命力的旋律。当我找到这个感觉后,那条深邃的河流瞬间变成纸上的笔墨,自然地宣泄出来。正是一首钢琴曲赋予我作画的灵感,这样的画已不可能再画第二幅了。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21 23:13 , Processed in 0.0781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