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54|回复: 0

第一个为潼南大佛捐资饰金的人——冯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8 21: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个为潼南大佛捐资饰金的人——冯楫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

  中国最大的饰金大佛潼南金佛,位于潼南县城西1公里原定明寺大象阁内。据资料载:初建于唐咸通末年(公元 873年),僧人于院前临江的悬岩峭壁上凿大佛石像,从顶至鼻未就而弃。佛头之后有水池。宋靖康丙午年(公元1126年)池内忽生瑞莲,是岁有道者王了知自潼川中江来化邑人,命工匠展开像身,耳、目、鼻、口、手、足、坐、令与顶相称,历时26年,于南宋绍兴辛未年(公元1151年)竣工。佛像身、首开凿时间跨度长达278年,整个佛像造形完美,比例恰当,浑然一体,形神逼真。佛高18.43米,宽12.2米,深10米。头饰螺髻,面颊丰满,眉目慈祥,鼻挺丰隆,嘴露微笑,两耳垂肩,袒胸亮颈,身着双领下垂外衣,左肩饰玉佩和缨络,左手抚膝,右手置腹,赤足端坐,至上至尊,一副庄严肃穆而又和蔼可亲的神态,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南宋绍兴壬申年(公元1152年),仲春二月,佛已成,阁已就。主持僧人德修远赴泸州求得笃信佛教的敷文阁直学士、左中奉大夫、潼川府路兵马都钤辖、泸南沿边安抚使、知泸州军州提举学事冯楫,冯慷慨舍俸以金彩装佛象,还亲自撰写《皇宋遂宁县勒造石佛记》,志其始末。使这尊大佛“如金山处于琉璃阁中,金碧争光,晃耀天际,遐尔具瞻,感叹稀有!”明山西巡抚陈讲写下“岩悬绣阁云常住,江映金身影不流”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大佛及佛阁的独特景象。后来,又经历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三次重饰金身,以其庄严伟岸,细腻精湛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历史价值著称,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1956年10月,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金佛居世界十大佛第八位,为世界上保护完美的庙内金身坐佛之冠,堪称世界佛像石刻中的艺术瑰宝。

  以上文字告诉我们,冯楫是第一个为潼南大佛出资饰金的人。那么冯楫是何等人士?他为什么为佛教作如此大的贡献?下面我来探讨他的因果关系。

  冯楫,字济川,自号不动居士,四川遂宁人。生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冯楫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中进士。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任秘书正字(从八品)。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由承议郎(从七品)新知富顺监转一官,任司勋员外郎(正七品)。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官职为承议郎新知巴州,因滞留岳阳,未赴任。

  绍兴元年(1131年)七月,以朝散郎(正七品)新知巴州为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绍兴三年(1133年)六月,以左朝散郎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任枢密院计议官。绍兴四年(1134年)二月,以原官为荆湖抚谕。绍兴五年(1135年)九月,在湖南路干办公事任上。绍兴六年(1136年)八月,《要录》记为由左朝散郎试宗正少卿。《宋史》于本年记冯楫为“前吏部郎中”(从六品),当在绍兴五六年曾任此职。绍兴七年(1137年)十月,在工部员外郎(从六品)任上。

  绍兴八年(1138年)正月,从宗正少卿(从五品)降为直秘阁(正八品)知剑州。三月,冯楫罢去直秘阁新知剑州官职(可见冯楫未赴知剑州任),给予左朝奉大夫(从六品)主管洪州玉隆观的宫观官闲职。十二月,冯楫在镇江,朝廷召回,命为守宗正少卿(从五品)假徽猷阁待制为国信计议副使。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由宗正少卿为权尚书礼部侍郎(从三品)。三月,以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十一月,在给事中(正四品)任上。绍兴十年(1140年)六月,冯楫被罢职,为徽猷阁待制(从四品)提举亳州明道宫。

  绍兴十三年(1143年)正月,由徽猷阁待制提举毫州明道宫命为知邛州(治今四川邛崃市)。自绍兴十年六月至绍兴十三年正月的两年半之中,冯楫一直是为宫观官居闲。九月,由徽猷阁待制知邛州命为泸南沿边安抚使知泸州。泸州(治今四川泸州市)乃一重镇,是“泸川军节度”所在,宣和二年,“诏泸州守臣带潼川府、夔州路兵马都钤辖、泸南沿边路兵马都钤辖、泸南沿边安抚使”。

  绍兴十九年(1149年)二月,升敷文阁直学士(从三品)。

  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六月壬辰(二十九日,该月朔日为甲子)“敷文阁直学士知泸州冯楫卒”。

  冯楫身前先於龙门参谒佛眼清远禅师,不久即有所悟入。宋绍兴七年(1137年),除给事。翌年,因慧宗杲在临安明庆寺开堂说法,冯楫随僧坐夏於径山,受宗杲指点,其禅学水平有较大的进展。他曾从传统佛学角度作《题枯髅图》以示个人见解,曰:「形骸在此,其人何在?乃知一灵,不属皮袋。」宗杲予以纠正,另作偈曰:「只此形骸,即是其人。一灵皮袋,皮袋一灵」(《罗湖野绿》卷下)。此偈表达了禅宗即体即有、空有相即的思想。冯楫即向宗杲表示悔谢之意。

  冯楫后知邛州,常晏坐无倦,曾自咏道:「公事之馀喜坐禅,少曾将胁到床眠。虽然显出宰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五灯会元》卷二○)。同时,他又兼修净土,「所至作系念胜会,劝发道俗」(《人天宝鉴》),愿以西方为归;又作弥陀忏仪,率道俗共赴极乐净土。这意味著他已由前期的禅学修习向后期的净土信仰的转化。

  冯楫晚年信仰甚笃,对佛教事业鞠躬尽瘁,「建炎后,名山巨刹教藏多不存,公累以已俸印施,凡一百二十八藏,用祝君寿,以康兆民」。临终前「嘱诸官史及道俗,各宜向道,扶持教门,建立法幢」(《五灯会元》卷二○)。南宋偏於一隅,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极其需要像冯楫这样的士大夫居士作全力支援。

  冯楫是宋朝的高级官员,又是佛教的虔诚居士。一生中积极参加佛事活动。另外不惜捐巨资修建庙塔、刻像、刻碑、为佛饰金。他除给潼南大佛捐资镀金外,还在泸州捐资修建泸州报恩塔。

  泸川报恩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泸州城区。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塔坐西向东,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2米。塔身呈八边形,层层上收,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90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人物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塔基为八边形,边长4.1米。底层高 4.5米,檐下砖砌仿木斗拱,第二、三层檐下有负重鸟兽类雕塑,保存完整。塔为泸南安抚使冯楫为报母恩而建。

  冯楫在泸州任上近八年,对大足的佛教活动给予很大的支持:捐资修建了北塔一层,捐刻塔内一层的全堂造像,在妙高山做过佛事活动。

  大足北塔。屹立于龙岗群山之中,一名多宝塔,又名报恩塔,此塔为八面形砖塔,高33米,底基径8.7米,对角径9.4米,外作十三级,每级有逐层砖挑露盘,隔层露盘下配斗拱构筑,内作六层可以攀登,是一座密檐式与楼阁式相结合的塔。北塔讫今已历800余年。远望近观,雄伟壮观。

  北塔还有一个故事,宋绍兴年间建塔时,四川泸南沿边安抚使冯楫幼年丧父离母,寄养于人,成人之后遍寻其母未成。五十岁时在四川为官,庆五十大寿这天遇一瞎眼老太婆乞讨,老太婆思及儿子也是今日满五十岁,故生悲而哭述;冯辑诧而相问,老太婆不但能说出冯辑籍贯,而且能说出冯辑生下来时是双胞胎,二子两背相连,以刀剖开,一生一死,生者背上有长长的刀痕。冯辑叩头认母,悲喜交加,并为母亲延医求治,梵香祈祷,跪舔其母双眼,使其母双目复明,重见天日。冯辑认为皇天有眼,决心出资建塔报恩,为纪念此,北塔又名报恩塔。

  据传说,冯楫后来知理四川邛州府。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秋天,请求退休,预先告诉亲戚朋友,约定在十月三日告别往生。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命令人在后庭设置高座,依然接见宾客一如平时。日影将近午时的时候,穿着整齐的官服衣冠,面向京城的方向恭敬礼拜,请漕使(管理水路运输的官吏)代理邛州的事务。然后换去官服穿着受戒的衣服,坐在高座之上,嘱咐所有的官吏及僧侣二众,应当各个努力向道修行,已建立兴盛佛法的高幢。然后拿起拄杖放在膝盖之上,安然地坐化往生。漕使在旁说:「知府大人您生死去来,如此的自由自在,何不留下一句偈颂,以表明不可思议的行迹呢?」冯楫于是又张开双眼,要了一支笔书写道:「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冯楫亦著有传颂古人的语录,流行于当世。

  冯楫死后就埋葬在大足县境内。妙高山,因妙高寺而得名,位于大足县城关西南30公里的季家镇曙光村,有著名的妙高山石窟,其石刻造像多为绍兴年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大足地方志记载,妙高山有《宋郎官冯楫碑》。

  李明曈 2010年1月28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18:31 , Processed in 0.15626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