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京的嫂子朱氏墓志铭
1、朱氏“世居钱塘,仕吴越王,多至贵官”
2、朱氏的祖父“始入宋为供奉官荆南府监利县巡检,卒于监利,因家焉”
3、朱氏的父亲“居县以长者称”
4、朱氏十九岁嫁入冯门,时冯京的哥哥(冯襄)为郑州原武县主薄
5、朱氏贤惠能干,孝顺长辈,人皆称赞并以其为榜样!“时有所为,诸妇皆记以为法” “荆楚间言家行者 数冯氏繇夫人能将 顺於内也”
6、朱氏到二十四岁时,已生有三子:詵(发音shēn)、訁恣(左言右恣)、諝(发音xū)。
(注:冯京儿子们分别名:諶chén、訢xīn、詡xǔ、詢xún)
7、朱氏于皇祐辛卯二月病卒于鄂州太平坊里第。嘉祐八年十二月甲子葬于河南府密县义台乡。
8、冯京家族祖茔原在长沙,冯京任翰林的时候,才将父亲迁葬河南密县。“……冯氏之葬皆在长沙 至翰林冯君 乃迁其考秘书少监之丧兆于河南 并夫人之丧祔于墓次……”
9、朱氏嫁入冯门时,冯京尚年幼,朱氏对冯京照顾甚厚。“吾为稚儿时嫂抚我甚厚”。冯京感念嫂子对自己的照顾,不愿让嫂子客葬他乡,后迁河南密县。
说明:
《朱氏墓志铭》原文载于宋人郑獬的《郧溪集》中。
冯京(1021——1094),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
郑獬(1022——1072),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癸巳科状元。
郑獬(1022——1072) 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獬少年时,即有才名,词章豪伟峻整,除同榜鸿胪进士、会元,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黄中庸外,其他同辈则望尘莫及。
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第一,为皇祐癸巳科状元。中状元后,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知制诰,享正三品,修起居注。
英宗即位,按真宗乾兴年制度,治永昭山陵,规模宏大,劳民伤财。郑獬上疏,请求体恤民情,从俭营造。又上疏言,广开言路,荐选贤良。不久,出知荆南。治平中(1064—1067),大雨淹城,皇上求言,郑獬上疏道:“对谏言,可则行之,否则置之,有疑则广询而决之。”请求各去虚言,崇以实干。还京,判三班院。
神宗初,拜为翰林学士,因极言进谏,议论朝臣,得罪了不少人,遂权发遣开封府。又因不肯用新法,为王安石所忌恨,出为侍读学士,1069年贬知杭州,未几徙青州。当时正推行青苗法,郑獬只言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纲,遂告病赋闲,提举鸿庆宫。宋熙宁五年(1072)病逝于安州,享年五十一岁。因家贫子弱,无钱安葬,棺柩停于庙中十余年,后好友滕甫任职安州,始入土为安。
真理越辩越明,希望拥有相关资料的本家们能提供详实资料,以供研究谈论,以便还原历史真相!
相关链接:
1、冯京的母亲《朱氏墓志铭》(全文)
2、冯京妻王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图片)
3、冯京前夫人富氏墓志铭并序(图片)
4、冯京后夫人富氏墓志铭并序(图片)
5、北宋冯京夫妇合葬墓考古发掘报告(完整版)
更多冯氏文史资料,请到冯氏宗亲网www.fengbbs.cn查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