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83|回复: 0

[文艺社科] 唐河县冯氏三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9 23: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河县祁仪乡,对一般读者来说,这是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这个乡位于唐河县城南约26公里处,境内“一平三山六丘陵”,因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处,俗语说是“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在人们感觉中,这样的山乡,应该是文化上的“穷乡僻壤”,是“希望工程”重点关照的地方。但上个世纪前半叶,一个文化奇迹却在这里生根发芽——祁仪的冯氏家族人才辈出,成就卓著,名闻全国。
  冯氏家族最杰出的人物,是大名鼎鼎的“三冯”: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和文学史家冯沅君(恭兰),他们是亲兄妹。中国现代史上,三同胞在学术上都是驰名中外大家的,大约只有绍兴的鲁迅(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与唐河的冯氏三兄妹。
  “三冯”兄妹早年先后考入北京大学,已令人称奇不已,后来他们又先后走出国门,留学欧美,归国后均终身勤奋,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卓有建树,其人其事更是被传为佳话。
  唐河祁仪是个山环水绕的好地方,它位于桐柏山西麓,东、南、西方向山地环抱,清水河从此流过。上个世纪前半叶,从这里的冯氏家族走出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学史家冯沅君三兄妹,构筑了中国学术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冯景兰,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此后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成归国后,冯景兰走遍中国大地,在地质、地貌等方面进行过大量开创性工作,提出“封闭成矿学说”,是中国矿床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丹霞地貌”就是由他提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认可,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中国地质学界,冯景兰声誉卓著,他从事地质教育50多年,培养了几代地质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冯沅君,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研究生。在“五四”新思潮中开始小说创作,很快蜚声文坛,得到鲁迅的高度评价,时有“黄(庐隐)、凌(叔华)、冯(沅君)、谢(冰心)”之称。随后,冯沅君转型进行古典文学研究,著有《中国诗史》、《南戏拾遗》、《古剧说汇》、《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等,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第一位女一级教授。在她生前任教的山东大学,“冯沅君”是至今仍让人景仰的名字。
  “三冯”中,成就最大、声誉最卓著的,还属大哥冯友兰。他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随后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冯友兰刻苦勤奋,一生著述甚丰,中、英文著作近五百万言。他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用英文写成的《中国哲学小史》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至今在西方仍流行不衰,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抗战期间,冯友兰完成“贞元六书”,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成为**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
  不仅“三冯”享誉学术界,冯氏家族可说是人才辈出,同辈堂兄妹中,培兰、瀛兰、丰兰、让兰、静兰等也都学有所成;下一代中,冯钟芸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冯钟璞(宗璞)是著名作家,钟辽、钟越、钟鲁、钟豫、钟燕、钟广、钟睿等,也都是有成就的专家、教授。
  毫不夸张地说,从山乡祁仪走出来的这个家族,创造了一个文化奇迹,构筑了中国学术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奇迹是如何发生的?一个偏僻的山乡,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辉煌粲然的世家大族?一个家族,为什么能成就如此众多的杰出人物?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唐河,踏上了祁仪的土地。
  克勤克俭经商致富
  祁仪是个山环水绕的好地方。
  它位于桐柏山西麓,东、南、西方向山地环抱,北面则是丘陵岗地,只有祁仪周围二三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群山的泉水,汇流成两条小河逶迤而来,在这块平地交汇成清水河向北流去。小镇就建在河流交汇处。因这里土肥水美,交通相对便利,附近山地的人都来这里交易,自古以来,祁仪就是方圆几十里内的大集镇。
  后来声名赫赫的冯氏家族,在这个集镇上生活了300多年。正是在这块土地上,冯家从一个小商贩家庭,发展为书香门第、世家大族。
  清代初年,山西高平小商贩冯泰挑着担,一头挑着货,一头挑着儿子冯 ?,到祁仪安了家。后来不知何故,冯泰返回高平,而将儿子冯 ?留了下来。冯泰可能没想到,他的儿子在祁仪发了大财,他更不会想到,这支后裔后来竟然恁了得。
  老话说,发家必须有一笔横财。关于冯家,祁仪也有这样的传说:有一次天降大雨,一个卖布老头的布湿了,只好寄存在冯家,说好过几天来拿。天晴后,冯家把布拿出来晒干了,收藏起来等老头来拿。等了好多天,也没人来,磨牙的老鼠把布边咬坏了。冯家人没办法,商量着“把布卖了吧,他来了把钱给他”。结果老头一直没有来,冯家靠这笔钱做大了布匹生意。祁仪人说,这是该他家发起来,有神仙来帮助。
  记者觉得,这样的事或许真的发生过,但一个家族真正兴起,只有神仙帮忙是不行的,关键还得看自己。
  当时的祁仪人,多是外地迁来的移民。明代中叶,荆襄流民起义爆发,声势浩大,在湖北、河南、陕西数省交界处与官军激战六七年。这一带百姓死亡流离,伏牛山、桐柏山、荆山一带,山村多成丘墟。祁仪在两省接壤之地,自然不能幸免。据当地老人传说,那时血流成河,路断人稀,祁仪一带的土著居民,只有板仓村桂芳一人在石洞中躲过劫难。动乱平息后,明朝政府从湖广、江南、四川、陕西、山西等地移民开垦荒地。这一代移民很不走运,没多久明末战乱再起,很多移民做了刀下之鬼。清朝初年,天下初定,清政府又从各省向这里移民。祁仪一带,如今还有“回子庄”、“侉子营”、“蛮子营”等村名,隐约透露着居民的来历。不过,当地人大多已不知道自己是移民后代。地域的认同感是很容易形成的,比如郑州也是座移民城市,但第二代移民已满口纯正的河南话,到第三代,谁说他不是河南人,他会跟你急。
  作为清初的移民,冯泰和冯 ?赶上了好时候,那时中国摆脱了战乱和动荡,社会渐趋稳定,人口逐渐增多,经济日益繁荣。冯家抓住历史机遇,在众多移民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的富户。
  “?”听起来是个很富贵的名字,的意思是玉笏,?的意思是美玉,此人没辜负这个好名字,他起初虽不是有钱人,却是个很能挣钱的人。冯氏家族内部,至今还流传着他克勤克俭,艰苦经营的故事。
  祁仪自古单日成集,商贩们都是干一天歇一天,倒也自在。唯有冯 ?不甘心,他得知15里外的马振抚镇逢双日起集,于是单日在祁仪出摊,双日则摸黑起床,挑着布匹走15里山路,天明时分赶到马振抚。走的时候,他随身带一碗小米和高粱面稠粥,如果这一天生意好,他就全吃掉;生意不好,只吃半碗,余下的第二天再吃。
  很难想像,这是怎样坚韧的自制力!劳累了一天,又要挑着货物赶15里山路回家,却忍着不吃这半碗饭!克勤克俭如此,不发家也难。在冯 ?后人的身上,我们屡屡看到这样坚韧的力量,冯友兰85岁高龄时,为自己拟定7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计划,随后的岁月,只要不生病住院,他每天都要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10年后,皇皇巨著完成不久,冯友兰就撒手人寰。
  冯 ?后来积攒到足够的资金,开了家花布行,生意逐渐做大,即陆续购置田产,置办了一份偌大的家业。
  俗话说,家怕三分,富不过三代。冯 ?有两个儿子:汝南、耀南;冯耀南也是两个儿子:殿甲、殿吉。殿吉就是冯友兰的曾祖父,在他手中,这个支系家道中落,家产差点被他断送掉。
  被逼成为书香门第
  冯友兰幼年时,家里有刀枪剑戟等很多兵器,他们兄弟还时常拿来操练健身。这些兵器,都是他的曾祖父冯殿吉遗留的。
  冯殿吉好武,购置了很多兵器,好武之人,多生性豪放,喜欢交游,再加上他既乐善好施,又不事生产,家中田产典当很多。三四十岁时,冯殿吉病逝,留下妻子茹氏和8岁的独子冯玉文相依为命。幸亏茹氏是个善于持家的女人,她接过家业,辛苦操劳,节省苦熬,硬是把典当出去的田产赎了回来。如今冯氏子孙都知道这位茹太夫人,传说着她的事儿:她平时不吃肉,家人都以为她吃斋。后来有一次家里请客,剩了些肉块,厨师将剩菜混杂为杂菜,茹太夫人阻止了,将肉块拣出来吃了,家人这才知道她并不是吃斋,而是俭省。
  茹氏不仅赎回了田产,并且重做布匹生意,字号就叫作“复盛馆”,自此冯友兰家这个支系被称为“复盛馆”冯家。由于她的努力,冯家得以中兴。冯友兰的少年时代,家里有1500亩地,家族可以聘请私塾先生,乃至众多同辈兄弟能够到外地读书,都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
  冯家从半农半商的家庭,演变为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大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文军告诉记者,他的外公过去给冯家种地,以前常跟他讲,冯家后代之所以成才多,那是因为这家人仁慈、厚道、肚大量宽。
  冯玉文8岁丧父,孤儿寡母常受人欺负。当时镇上有李姓大地主,为人非常霸道。冯玉文在街上玩耍,不堪欺负,与李家小孩动起了手,李家大人看到大为恼火,上来就打。冯玉文转身往家跑,李家人紧追不舍,一直撵到冯家。茹
  氏无奈关了大门,但李家仍不善罢甘休,翻墙进去继续打,茹氏只好关了二门,李家又翻墙进去,结果冯家人屈辱地躲进堂屋,李家痛骂一场才扬长而去。
  所以冯玉文从小立志图强,没势力不行,但又不能好勇斗狠,跟人打架斗殴也没啥长进。于是决意读书,走向官道。
  高文军说,1987年,他因公事前往北大燕园拜访冯友兰先生,跟他说起了这段故事,冯友兰先生捻须微笑,表示首肯。
  冯友兰先生的堂侄、河南省园林科研所离休干部冯钟粒先生,也曾记下这段往事:“先祖玉文八岁丧父,年幼时常受镇上恶棍欺负。如有李汉非者,有时手持大刀,站在门口要这要那,都得满足他。郝庄佃户往镇上送粮送柴,有时锁了北门不让进,只好从东寨墙外用绳索吊上来。这样的社会环境,促使他下决心教育好子弟。”“延请名师教育子弟,(使家族)进入书香门第、耕读传家之列。”
  其实,从冯玉文本人开始,冯家就开始尝试科举之路。冯玉文天赋很好,擅长写诗,有《梅村诗稿》存世,其诗意气纵横,颇有气概,冯友兰先生曾评价说:“确实是一种文学作品。”但在参加县里的科举考试时,冯玉文因故得罪了主考官,没能考取秀才,于是他发愤放弃科举,转而用全部精力培养儿子。
  他在家中辟出学屋院(私塾院),专门做子女读书的场所。他平生极其节俭,“素食不兼味”,而为子女“延师训读诚敬尽礼则不惜”。那时,祁仪人去县城要坐牛车,“吱吱嘎嘎”走一天才能到。但为了请来名师,冯玉文不惜钱财和精力四处寻访,最终请来了百里外新野县举人赵一士。那时举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为了聘请他,冯玉文跑了几次,终于用诚心打动了赵举人。
  冯家不只给赵一士开出了很高的工资,还对他尊敬之至。每天早上,到了赵一士该起床的时候,冯玉文都穿戴整齐,到床前恭请,每顿饭也都恭请相陪。家里不管来了什么客人,款宴时必请其坐首位。这些后来都成了冯家的老规矩,冯友兰先生曾回忆说,“照老家的规矩,教书先生的地位是很高的,每顿饭必须有家里一个主要人陪着吃。”“延名师,束?既厚,膳馔亦丰。”
  每逢年节,教师要回家的时候,冯家都会奉上节礼钱,恭送其返家。
  在当时的祁仪,在家族中排行第四的冯玉文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冯四善人,一个叫“冯四眼子”,其实意思差不多,只是一个褒义、一个贬义而已。“眼子”在南阳方言中,是不精明,容易被人“忽悠”的意思。这个外号,其实说明了冯玉文为人的厚道,遇事愿意吃亏。灾荒年间,他会开仓舍粥;穷人欠钱,他挥挥手就不要了。这样的人,对自己请来的名师更是一味忠厚相待。赵一士对此颇为感动,教书尽心尽力,冯玉文的三个儿子冯云异、冯台异、冯汉异学习刻苦,个个学识渊博,先后考上秀才,有了功名,老二冯台异此后更是考取了举人、进士,“复盛馆”冯家竖起了举人旗杆,挂上了进士牌匾,一时成为祁仪盛事,家族遂成本地望族。
转自2007年03月15日《大河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22 19:49 , Processed in 0.28126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