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20|回复: 5

冯启珍帖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23: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冯峻锋 于 2011-4-26 00:13 编辑

按:由于系统原因,部分早期会员的早期帖子丢失,但早前的备份文件达到159M,将备份文件从本地恢复到服务器操作难度比较大,风险高,所以一时半会还不能完成恢复工作,现在先根据备份文件整理提取启珍教师的一些帖子如下:

     河南焦作市店后村《冯天成碑记》
作者:佚名   

   语云:源之远者流自长,根之深者叶自茂,其势使之然也。西坪(天成字一一抄者注)冯公于前明洪武初年,由洪洞来至修武(今属焦作市中站区),始居塔底,与黄侍郎口近,既嫌其风气不团聚,土脉不丰腴,遂迁之于塔底之西,名其村日店后,相宇定宅,其识见必有过人者。厥后人文蔚起,代衍书香,徵明公以县尹而祀乡贤,仪宾公以才俊而招郡马,高风亮节,洵足光志乘而荣乡间。数传而后,飞衢公、香山公父子相继登贤书,司木铎,一时咸播为美谈焉。其他举明经,食廪饩,贡成均者,不可枚数。藉非公积德累仁,其能获报如此之厚耶?迄今传世廿二,历年六百,同气分枝,近三百家,虽公之轶事不传于世,第观后代之寝炽寝昌,知公之培养于始,早致力于不见不闻,而非浅基薄植所可同日而语也。老子云:上德不德,其斯之谓欤。
                   弥甥前清光绪丁酉拔贡王世典拜撰并书丹
                   裔孙云书兰芳庭士庭银等仝立石
                   中华民国二十年岁次壬申五月中浣旦'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23: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望族--浙江慈城冯氏宗族'
     千年望族 (作者:王静)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宁波,家族性的人才群是其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共同的家学渊源和书香传世的传统,由于相近的生长环境、先天禀赋与思维方式,浙东相继出现了许多望族,最有代表性的有余姚的虞家,鄞县的史家,宁波的万家。虞家从三国至唐初,虞氏一门正史有传者11人,仕宦而名有40多人;史家在南宋时一门也相继出了三名宰相、76个进士,其中有敢于为岳飞昭雪的政治家、诗人史浩,为此就有了“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之说;清初万氏万泰的8个儿子,被时人誉为“万氏八龙”,也兴盛一时。但这些家族的兴旺最多不会超过几百年,而慈城(慈溪)冯家自汉至今的千余年间,几十代诗书传家,人才辈出,到清朝乾隆,冯家已出了56个进士,还不包括武进士。同时,冯家财丁两旺,在慈溪的老县城———慈城,有“冯半城”之说。\r\n  
         “发源之远簪缨之盛,本支之繁”,在冯家族谱上这样记载着。其始祖可以上溯到汉。汉献帝建安年间任朝散大夫的冯冕,因恨董卓作乱,固请去职,得任句章(慈溪慈城)录事参军中尉,而至金川乡。一传先祖冯叔和在吴越国供职,他的儿子被任命定海(今镇海)的节度使后而至慈城;而慈溪县志载:冯叔和由婺州迁于慈溪之金川乡(今慈城)。不管慈城冯家从何而来,又怎么来,反正到了元初,因冯家子孙繁衍,按居住地分已有金川、福聚、大街、西桥、柽树、大树六支族。到了明代,家族更为繁盛,本支和旁支的名堂更多,至今已传了近四十代。\r\n         
千余年来,冯氏后裔从政、治学、经商传家,使慈城(慈溪)成了这个姓氏影响最大的聚居地,1921年出版的《中国名人大辞典》收编了200余位冯姓名人,其中慈城(慈溪)冯家有14人。在浙江有“南浔刘家,慈溪冯家”的说法。\r\n\r\n                     
         (一)
          翻开《慈溪县志》列传卷,从始祖冯叔和开始,历经吴越、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冯氏后裔有76位功名在册,也许明朝是冯家最兴旺的时代,在册人数竟有50人,而时期“全县入志”才450人。\r\n         
      严格地说,南迁后的冯家兴旺是由冯兴宗开始的,作为慈湖先生杨简的学生,他受杨简的影响谨学自持,而且还继承了先生心理学理论,创办了象山书院。于是冯家开始了“以读书求功名”的传家之道,但无论是求得功名与否,冯家人凡事以忠孝为先,以至成为传家之道而印痕于每一个冯氏子孙。\r\n
          位于太湖路完节坊的冯岳彩绘台门,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在现代人的眼里只是间破屋,当年用白、红、青、绿五彩色漆描绘的图纹已被风雨洗刷得不再亮丽,然而这座黯淡无光的古建筑,却是万历帝钦赐给冯岳的深宅大院。\r\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峻锋 于 2011-4-26 00:14 编辑

       千年望族
      冯岳,字望之,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进士,先后在山东、河南、南京等地任官。在济南任知府时,他释放犯人1500多人,还以俸禄帮助无钱赎罪的穷人出狱。后因军功,冯岳被升为南京刑部尚书,官至二品顶戴,他是冯氏家族中官职最高的一位。60岁时辞官返乡,皇帝赐宅名曰彩绘台门,完节、淳德两座功德坊。\r\n
      冯家的人才之众、密度之大,可以从宁波地方史的名著《四明谈助》中看到。《四明谈助》记载:冯季兆为明朝举人,到一穷乡僻壤任教谕,见百姓不知《五经》就口授《毛诗》,培养了一批人才。其子冯若愚考取进士求得功名后,除奸党、减税赋,他的善举深得民意,使那些原被苛捐杂税逼得结寨欲反的农民解刀剑归陇亩,一地治安遂得安宁。\r\n
      冯若愚膝下有元?、元飚、元砄三子,他们是冯家三条龙。元(字留仙),做过工部主事、礼部主事与天津巡抚。在浙东抗清斗争中,他精忠报国,视死如归。黄宗羲评元砄说:“我友天下,未有真诚若留仙者也”元飚数次上疏辅臣误国,而谏言又未能被皇帝采纳,反得罪了人,以至元飚寻乞归甲,而归甲后元飚并不因此身不在朝野而闭嘴,仍旧一次又一次复疏。直谏近十年。正是他的勇于直谏的刚阿不屈的精神,他才深受崇祯帝的器重,以至皇帝老爷都不呼其名而称“冯先生”。为此元?、元飚有大小冯君之名。崇祯十五年(1642年),老三元砄被任为尚书,可又被崇祯皇帝疑而不用。后崇祯帝又派一人由“三千金求一边帅”去试探元砄,结果被斥责一番。皇帝才相信,赞道:真是卿家三相公,真卿弟也。\r\n
      冯氏子孙就是这样忠诚于皇帝,忠诚于国家。当时满清游兵常要骚扰明朝边陲,当北方有的地区被清兵霸占以后,元?三兄弟相继南下,誓死保明朝江山。但明朝的疆土一一沦陷,元?元飚兄弟俩郁闷而卒。老三元砄告慰两兄之灵之后,献出全部家产作军饷,参与浙东抗清斗争。不料,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思之扼腕。冯氏历代都有英杰,最悲壮的应数冯京第。\r\n
     冯京第,字跻仲、号簟溪。青年时曾与父辈元?元飚等人结成文昌社,后南京、杭州等地落入清军之后,他又参加了浙东抗清义军,唐王时任监军御史。义军失败他与另一人赴日求援。谁知船抵长畸时,日方竟不许他们登岸。京第每天身着朝服,跪在船头哭拜,甚至向日本人送去了血书,他两次求援,但日本并没有援一兵一卒。\r\n
     冯京第回国后,与同乡人王翊结寨于四明山,鲁王授他为兵部侍郎。顺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清军准备袭击舟山,为清除后患,清军兵分两路夹击了冯京第的义军。此时,冯正患重病,匿居于大岚的颧顶山,因部将出卖被清军捕获,冯拒绝投降,慷慨就义。当清军行刑时,他的一个部下伪称京第是他的仇人,请求将冯的一只手臂赏赐给他以报其仇。这才使冯京第终留一臂于世。他死后,他的挚友陆宇,在旷野野祭7天,以寄哀思。后友人们把他的一臂与王翊的头颅和董志宁的遗骸合葬,世称“三忠墓”,也为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r\n      世界上有两种英雄:一种是叱咤风云、我行我素、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一种是内敛激情、藏锋不露、能忍奇耻大辱的。而冯京第是属于前一种的英雄,我崇敬他是因为他们像飞旋在阳光中的“灰尘”一样透明。\r\n\r\n
注:后面还有较多内容,暂时省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0: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清朝冯英廉籍贯、姓氏和身份的考证',  '有关英廉籍贯、姓氏和身份的考证\r\n\r\n冯佐哲 \r\n\r\n   
      近年来人们对于“英廉”这个名字并不会太陌生,因为他是清朝著名大贪官和?妻子(冯氏)的祖父,也就是说和?是他的孙女婿;同时他又是清朝的高官、名臣、诗人和书画艺术家。因此,近年来他在不少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但是,关于其籍贯、姓氏和身份的问题,在有些著述中,却时有不同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有必要进行一番考证,以作出确切的结论。 \r\n\r\n      
        英廉(1707-1783),字六计,号梦堂,一号竹井老人。他生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从小聪明好学,知书识礼,奋发上进。在雍正十年(1732)考中举人后,便开始作官,历任笔帖式、江南河工学习、淮南府外河同知、永定河道、内务府正黄旗护军统领、江宁布政使兼江宁织造(并未上任)、户部侍郎、内务府大臣、刑部尚书、正黄旗都统、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并加太子太保等职。他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病逝,享年77岁。为此乾隆皇帝曾特意拨发白银5000两为其治丧,并赐祭祀于贤良祠,谥文肃。 \r\n\r\n
       英廉原本姓冯,内务府包衣,汉军镶黄旗籍人,籍贯辽东沈阳地方(即今辽宁省沈阳市)。据说他的祖籍原本是居住在浙江嘉兴地区,后来其先世由于某种原因,率领族人由浙江迁徙到山东地区居住,不久又辗转迁徙到辽东沈阳地区定居下来。但是,关于他的籍贯和姓氏问题,长期以来却说法不一,例如,在《清代画史》一书中说英廉是满族人,认为他是属于满洲正白旗人,姓冯佳氏。而王昶(号兰泉)在其所著《湖海诗传》中,又把其认为是直隶(今河北省)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并说他是当地有名的望族冯氏(即与明清之际有名的大官僚冯铨为一家)[1]的后人。其次,张维屏(号南山)在其所著《诗人征略》中亦沿用其说,认为英廉的祖籍是直隶涿州,以误就误。再有,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在其所著《骨董琐记》中,也认为英廉是涿州冯氏,并说他就是冯铨后人。邓先生在该书中说:“英廉,字计六,汉军镶黄旗人,本姓冯,涿州人,盖铨之裔也。”[2]特别是当代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其所著《〈红楼梦〉全璧背后》[3]与《和?史片与〈红楼梦〉》[4]两篇文章中,认为英廉籍贯也是直隶顺天府涿州,就是冯铨后代;并且在文章中,他一会儿认为“和?的母亲是英廉之女”, 一会儿又认为“英廉是和?的舅父”,[5]并说英、和两人经常交往,关系密切,┉┉云云,在其著作中,他曾说: “名臣英廉是他(即和?)的舅氏(他们之间多有诗句唱和),而英廉正是内务府出身(彼时真贵族是不屑与内务府人缔结姻亲的),英廉本是自明朝降清的‘贰臣’冯铨之后代(清初严格规定,凡这种人的后代都没入‘辛者库’为奴,后即成为内务府籍了)。和?家若不在内务府焉肯与‘包衣’为亲”[6]。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同说法,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r\n\r\n
       笔者认为上述这些说法都是不可靠的,多是以误传误的不实之词。因为在有关清朝的正史(例如,《清史稿》、《清史列传》)与清朝实录和《八旗满氏族通谱》等史籍中,均已一致明确指出:英廉本来姓冯,内务府包衣籍出身,汉军镶黄旗人,这是无庸置疑的不争事实,也说明英廉与冯铨,虽然都姓冯,但两人却没有血缘关系。例如,在《清史稿》《英廉传》中记载:“英廉,字计六,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雍正十年举人”。[7]又在《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一书中,在“尼堪姓氏”项目下,就明文记载说:英廉的先祖叫冯士勇,镶黄旗包衣旗鼓人。世居东北沈阳地方,何时归顺清朝先祖(即“后金”)已不可考。并明确指出英廉是冯士勇的第六世孙。[8]而我们知道,直隶涿州冯氏,世居该地有年,是该地有名的仕宦族望,特别是冯铨在明清两朝都作过“大学士”等高官,根本就没有成为旗人,所以他的家族也不会没入“辛者库”为奴,更不是内务府“包衣”籍。\r\n
         冯铨(1595?11672)[9],字振鹭,又字伯衡,号鹿?,直隶顺天府涿州人。他在19岁时(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就考中了进士。这就是说,早在明朝时他就已做了高官,并当上了“大学士”;到了清军入关时,他又摇身一变,投降了清朝,并与一些降清的明朝官僚一起,跑到京师朝阳门外,迎接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军进入北京城;此后他还亲自率领明降臣在武英殿向多尔衮跪拜,上表致贺,从而赢得了多尔衮的青睐。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为清朝最高统治者出谋献策,积极策划如何尽快剿灭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以及残余的南明小朝廷,因此得到了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乃至康熙皇帝等人的重用,被授予礼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太保兼太子太师等官。虽然他在仕途上,时有起伏,道路坎坷,但总起来说,还是有惊无险,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于康熙十一年(1672)病逝,康熙皇帝封其谥号“文敏”。他去世后其子孙后代一直受到清统治者的照顾,有的还在朝廷为官,他一家并没有成为内务府的包衣,也没有入“辛者库”为奴。只是到了乾隆皇帝当政期间,由于乾隆帝为了加强和巩固清朝统治,使其长治久安,因此强化对百姓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百姓“忠君”思想的政治目的,而大力号召民众学习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特别是极力表彰一些明末清初时的抗清人物(如,史可法、阎应元和瞿式耜等人),反而对前明灭亡后立即降清的高官(如,冯铨、钱谦益等人)有所贬低;如在乾隆五十四年(1716)十二月时,把冯铨的“文敏”谥号去掉了。并把他视为“贰臣”;但对他的家族与后代,并没有给予什么处罚。例如,其弟冯铎、冯钰,其子冯源济、冯源淮,以及其侄冯源泗等人,都受到了清朝廷的册封,继续在朝为官。 \r\n\r\n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英廉既不是满洲正白旗人,也并不姓冯佳氏;其祖籍亦不是直隶涿州,更不是冯铨的后裔。准确地说,他是世居辽东沈阳地方的汉军包衣籍,镶黄旗之旗鼓人出身,他的先祖名叫冯士勇,他是冯士勇的第六世孙。 \r\n\r\n
[1] 例如,现代著名德国文学语言专家、杜甫研究家、诗人、曾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冯至先生,就是涿州冯氏的后裔。 \r\n\r\n
[2] 邓之诚:《骨董琐记》卷四《冯铨后人》。 \r\n\r\n
[3] 该文载于《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4期和1981年第1期。 \r\n\r\n
[4] 该文刊载于《北京日报》1996年5月9日。 \r\n\r\n
[5] 其实这两种说法均不正确,因为和?的儿子丰绅殷德在其诗集《延禧堂诗钞》中,就明确称呼英廉为“曾外祖父”。 \r\n\r\n
[6] 周汝昌:《和?片史与〈红楼梦〉》,《北京日报》1996年5月9日。 \r\n\r\n
[7] 参见《清史稿》卷三二0《英廉传》。 \r\n\r\n
[8] 参见《御制八旗氏族通谱》卷七十八,《尼堪姓氏•冯士勇》。 \r\n\r\n
[9] 即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死于清朝康熙十一年。 \r\n
[10] 清朝在朝为官者中,据我所知,就有两个“英廉”。一个是本文所提及的英廉;另一个则是清朝晚期的英廉(?-1900),蒙古正蓝旗人,伊克明安氏。官历笔帖式、汉军镶红旗副都统、内务府大臣和八旗汉军炮队专操大臣等。他曾参加镇压捻军和太平军,并到过新疆伊犁帮办事务。 \r\n\r\n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0: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有时间再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0: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有时间再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23:43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