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一、冯姓在历史上的分布和迁移
冯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大姓氏之一,在广东、冀鲁苏地区最有影响。冯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64%,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冯的人至少有64个,总人口大约在770万。
春秋以前,冯姓名气很小,仅仅在发源地陕西渭河流域活动,春秋战国时,冯姓已迁徙到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汉唐之间,冯姓繁衍迅速,支派甚多,最著名的有:
出自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颍川冯姓,
出自汉宜都侯冯参的上党冯姓,
出自汉燕王冯宏的京兆冯姓,
出自西魏宁州剌史冯宁的弘农冯姓,
出自唐朝监察御史冯师古的河间冯姓。
唐宋时期,冯姓已经播散到了黄河、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以及东部和东南沿海省份。清初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冯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2%,排在第二十八位。冯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冯姓总人口的29%,占四川总人口的2%。冯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和河南,这二省冯姓大约占全国冯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山东、河北,这四省的冯姓又集中了27%。全国形成了以川鄂、广东、鲁冀为中心的三大块冯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冯姓大约有6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72%,为明朝第二十五位大姓。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冯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略高,600年中冯姓人口纯增长率达22%,净增加了12万。冯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24.5%)、山东(11.3%)、广东(9.4%),这三省冯姓大约占冯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西(7.7%)、江苏(7.7%)、江西(6%)、河北(5.3%)、四川(5%),这五省的冯姓又集中了32%。浙江一跃成为冯姓第一大省,占浙江省总人口的1.1%。东南和广东地区的冯姓在这600年中有了稳健的发展。而宋朝的冯姓第一大省四川,在明朝发展较慢,冯姓人口占四川省总人口O.9%,减少了一半。宋、元、明期间,冯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东部和南方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冯姓人口主要向广东和湖南地区流动。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鲁、粤、晋五大块冯姓人口聚集地区,其重心由北部转向东南部。
当代冯姓的人口已达到768万,为全国第二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冯姓人口由67万激增到768万,增长了近12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冯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000年中冯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河北、河南三省,大约占冯姓总人口的33.5%;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四川,这三省又集中了22.3%。广东为当代冯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冯姓总人口的14.5%,占省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广东、冀鲁豫、江苏三大冯姓聚集中心。在近600年中,冯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表现为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强有力的回迁,向南部地区的迁移也十分强劲,已超过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
二、当代冯姓的分布
冯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和海南东南部,每平方公里的冯姓人口达到3人以上。其次在广东大部、海南大部、江苏、浙江西北部、山东大部、河北,每平方公里的冯姓人口达到3人。冯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5.4%,冯姓人口大约117万;1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3.4%,冯姓人口大约465万;O.5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9.2%,冯姓人口大约134万;不足O.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冯姓人口大约52万。冯姓分布很广,但在全体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冯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内蒙古中部、河北、山东西北、河南北端、山西大部、陕西北部、广东珠江三角洲、海南地区,是冯姓常见的地区,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6.7%,冯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O.9%—2%;在福建东部、浙江南端、台湾、云南西部、贵州东南以及西北地区,是冯姓罕见的地区,冯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O.3%以下,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1.8%,其中比例不足O.1%的占国土面积的27%;在其他北方租南方地区,冯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O.3%—O.9%,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1.5%。
三、冯姓历史名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人了冯姓历代名人254名,占名人总数的O.56%,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六位;冯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7%,排在并列第三十三位:冯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52%,排在第四十二位。 历史上冯姓名人有:
春秋时冯简,官郑国大夫。
战国时有冯驩,为齐国孟尝 君田文门下食客,曾替田文到封邑收取债息,把不能还息的债券烧掉,替田文收买民心;
冯亭,官韩国大将;
冯谖,韩国著名名士。
西汉时有冯奉世,宣帝时率兵破莎东,后为左将军,封关内侯;
冯唐,景帝时,任楚国相;
冯玄,官太原太守;
冯唐,官车骑都尉;
冯缭,是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家;
冯参,官寅都侯。
东汉有冯异,刘秀即位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
冯岱,官陈留太守;
冯衍,辞赋家;
冯鲲,官都尉。
西晋有冯紞,官左卫将军、散骑常侍。
十六国时有冯跋,为北燕国 君,后乘燕内乱,推翻慕容熙的统治,据昌黎(今辽宁朝阳),建立地方政权,国号燕,史称北燕,历时27年,于公元436年为北魏所灭。
南北朝(北魏)有冯太后,为文成帝皇后,曾临朝执政25年;
冯提伽,官散骑常侍兼礼部侍郎。
北周有冯迁,官陕州刺史。
冯小怜,为北齐后主淑妃;
冯子琮,官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
北魏有冯修,官侍中,封东平公;
冯亮,官中书舍人;
冯诞,妻乐安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长乐郡公;
冯熙,配尚景穆帝女博陵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昌黎王;
冯元兴,官安东将军、光禄大夫;
冯太后,为文成帝后;冯皇后,为孝帝后。
隋代有冯世基,官兵部尚书;
冯慈明,官尚书兵曹郎。
唐代有冯立,官翊卫车骑将军;
冯伉,官同州剌史、左散骑常侍;
冯图,官户部侍郎;
冯宗,官殿中侍御史;
冯定,官谏议大夫、散骑常侍;
冯审,官桂管观察使、国子祭酒;
冯盎,官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封越国公
;冯涓,官眉州刺史、御史大夫;
冯涯,官侍郎;
冯宿,工、刑二部侍郎、东川节度使;
冯士翙,官武卫将军、封合浦郡公;
冯元常,官陇州剌史、广州都督;
冯长命,官尚书左丞,封安县男;
冯河清,官左卫大将军、封安定郡王;
冯昭泰,官刑州刺史、括州刺史;
冯知戴,官春州刺史、左武卫将军;
冯绍正,官户部侍郎。
五代有冯玉,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后晋有出帝石重贵冯皇后;
冯晖,官中书令、封陈留王;
冯道,官户部侍郎、宰相,曾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监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冯赟,官忠武节度使、三司使;
冯延巳,官左仆射同平章事(宰相);
冯延鲁,官中书舍人;
冯行袭,官均州节度使、司空。
宋代有冯京,仁宗时知开封府,神宗时进参知政事;
冯元,官户部侍郎;
冯拯,官平章事(宰相),封魏国公;
冯益,官明州观察使;
冯觐,官武翼大夫;
冯澥,官潼州知府、左谏议大夫;
冯行已,官卫州防御史;
冯伸已,官武卫大将军;
冯贤妃,宋仁宗妃;
冯继业,官礼部尚书;
冯康国,官万川知州。
元代有冯岵官江西按察副使;
冯翼,官西台侍御史;
冯子振,官集贤殿侍制、散曲家;
冯仲德,官胶州知州;
冯国用,官亲军指挥使,追封郢国公。
明代有冯志,官汝宁太守;
冯坚,官佥都御史;
冯孜,官湖广布政使;
冯忠,官扬州知府;
冯岳,官兵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
冯诚,官湖广按察使;
冯昱,官河南按察副使;
冯俊,官副都御史,四川巡抚;
冯胜,官太子太师,封宋国公;
冯恩。官南京御史;
冯彬,官松江知府;
冯铨,官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冯续,官甘肃巡抚;
冯琦,官礼部尚书;
冯琨,官登州知府;
冯裕,官云南按察副使;
冯端,官浙江按察副使;
冯觐,官广东按察副使;
冯子京,官湖广按察使;
冯天驭,官刑部尚书;
冯元飏,官右都御史,天津巡抚;
冯元飙,官兵部尚书;
冯从善,官工部尚书;
冯本清,官监察御史;
冯世基,官兵部尚书;
冯世雍,官徽州知府;
冯生虞,官太常少卿;
冯师孔,官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抚;
冯时可,官按察使;
冯时雍,官湖广左、右布政使;
冯京第,官兵部右侍郎;
冯学易,官河东转蘑使;
冯皋谟,官福建参政;
冯盛明,官开封知府、河南左布政使;
冯敏功,官山东左参政;
冯惟讷,官江西左布政使;
冯梦龙,戏曲家。
清代有冯浩,官编修、御史;
冯甦,官广东布政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