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冯炎钧 于 2018-5-6 22:05 编辑
《湘乡上湘轧桥冯氏族谱》续修工程启动
2018年4月30日上午,经首届湘乡上湘轧桥冯氏宗亲联谊会讨论决定,《上湘轧桥冯氏族谱》续修工程正式启动。
湘乡上湘轧桥冯氏家族,据现有历史资料反映,是宋初从江苏南京迁徙到湘乡的。作为“千年望族”的“湘乡上湘轧桥冯氏家族”,千余年来,在湘乡、在湘潭、在桃源、在宁乡、在益阳、在邵阳;在陕西、在贵州、在四川、在云南;在港澳台;在全球,我们“湘乡上湘轧桥冯氏家族”的子孙们,置根于湘乡这片沃土,吮吸中华大地的阳光雨露,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且生生不息。然而,自民国十一年孟秋月(即公元1922年农历7月)修成《湘乡上湘軋桥冯氏族谱》卷首4卷、正卷17卷共21卷的鸿篇巨制以来,已近百年没有系统、全面的对《湘乡上湘軋桥冯氏族谱》进行续修。
据民国十一年版《湘乡上湘軋桥冯氏族谱》卷首一之《序》中记载:“始祖永遐公,宋初自江南迁湘北,椒衍瓞绵,久为社会所注目。惜历元明季世,兵燹散佚,远而川、蜀、滇、黔,近而宝庆、桃源、湘潭、山田、固各自成一族耳。”卷首一之《本源传》又记载:“我族别子祖永遐公,北宋初由江南上元县迁上湘金陵段,即今湘乡大育三都冯家段,廓土开疆,胥宇以居。兹谨叙本支,断自遐公。始遐公,兄弟三,次曰瓒,宋官光禄大夫;三曰简。遐公生一子曰仲,邑庠生。仲生子二,曰管,曰益,宋官总管。管公生二子,一曰毅,邑庠生,二曰笛;益公配易氏,生子三,名字均失纪,随父母居山田。毅公生子二,长曰义,官承事郎。义公生三子,长圣绪,仕宋,为承事郎,传至硕公,生海粟,名子振,登元大德二年进士,官承事郎,保宁彰德节度使,虢京侍制集贤院学士,谥文简从祀乡贤,平生著作甚伙,详载邑乘;次圣淐,生铎,宋举人;三圣泰,宋举人,皆详邑志。铎公长子造,翰林编修;次长炜,乡试举人,官教谕。造公生钲玟、钲国,均举人。炜公生钲缓,其子往宝庆红桥,遂家焉。钲玟生二子,长济民。次长民,解粮贵州,承籍军役,终世威清平霸至今,子孙繁盛。济民公生思聪,明洪熙元年邑庠生。思聪公生鑑、铨、铭。而鑑公生孟雄、孟嶐、孟汶、孟甯四公。孟雄公生宝、敖、时、纪、简;孟嶐公生珪、珂、瓘、兴、俊、旺、瑜、琏、瑍;孟汶生鑾、绶、通;孟甯无传。嘉靖间世际升平,四民乐业。而三孟子孙愈出愈众。由是,关分田宅,析爨各居。故纪公同瓘公、瑜公、琏公、鑾公后裔仍守冯家段、石桥湾、细屋湾、谭家冲、涧子塘、外家冲、大屋湾等处旧业;珂公支分峡山;旺公分居大桥、水口山;绶公住于沉香冲,支分东江、耙石河;通公徙于巴江。是九公者,即我族第十四世祖也,遂分纪、旺、珂、瓘、瑜、琏、鑾、绶、通为九大房,既而分支又分支,有称以十二房云。宝、敖、时、简、珪、兴、俊、瑍八公,惟珪公妻子徙湘潭石潭冯家坪居焉,子孙发祥,别成宗族,余皆不传耳。十四世祖而后三、四代间,椒衍瓞绵,枝分派别,然聚处于先人故地者犹多。”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存史。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本源与迁徙的轨迹,还记载了该家族的生养、繁衍、婚姻、文化、典礼、家规家训等历史的全过程,有家族的“史记”与“资治通鉴”之称。宗族文化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文化糟粕。相反,宗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我们湘乡上湘軋桥冯氏,从前述已知,其后裔群体庞大,特别是近百年的人员流动剧烈,其居住地地域更加广阔,续修族谱的工程巨大且艰难。因此,我们希望所有迁湘始祖永瑕公的后裔们,应当积极参与并全力支持、配合续修《上湘轧桥冯氏族谱》这项大工程,传承、发扬光大好冯氏宗族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冯氏子孙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