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436|回复: 4

顺德冯姓家族溯源

[复制链接]
fengq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9-29 1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陈冯富珍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勒流光大冯姓族人深以为傲。因为他们家族中走出一位世界级人物,而这条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更忽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实勒流光大冯姓族人是从明朝洪武年间(1388年)就迁移到那儿。安居生活劳作,并从此不断发展,至今已有618年,他们祠堂的名号是光远堂。如今,光大有常住人口3300多人,其中冯姓1300多人,其他为何、林、卢等姓。
  陈冯富珍女士的父亲冯锡良早年生活在光大,抗日战争后期与乡中兄弟朋友们结伴到香港谋求发展,陈冯富珍女士后来就出生在香港。如今光大社区居委会冯家一带仍有完整的冯氏族人体系,不少还是陈冯富珍女士的亲戚。乡中父老说冯锡良当年的祖屋就在今天光大新基坊一带,解放前卖给他人,如今难寻影踪。
  现在,人们在关注之余又将目光投向分布顺德各处的冯姓人家,希望能梳理出顺德冯姓的来龙去脉并找到一些著名人物,于是笔者便将顺德冯姓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撰成短文,希望广大读者通过这些文字能对顺德冯姓家族的研究有一个参考。


冯姓人口顺德排第八

    顺德冯姓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有超过一万人,在顺德十大姓氏中排列第八。顺德十大族姓的次序分别是拥有十万人之众的梁姓,五万人以上的何、陈、黄,五万以下一万以上的李、吴、周、冯、卢、张。在顺德,冯姓人分布最集中的是容桂马冈、大良城区和古楼一带、北滘镇林头西海碧江一带、陈村石洲仙涌一带以及伦教羊额霞石,还有就是龙江旺岗和均安外村四埠等。

大良冯姓源于浙江

    大良冯姓是历史资料记录比较详尽的家族。这个家族本来是浙江钱塘人,后迁移到南雄珠玑巷,始祖在南宋开禧元年(1205)南迁,首先达到新会古朗,再迁南海南畔,在第五世时迁到顺德桂洲,第六世时才来到大良。明代后期顺德县成立后,他们便在大良形成固定的冯氏家族。此外,我们还了解到,大良冯姓五世单传,到第六世才有宣义和处士两人,他们喜欢大良的山明水秀,于是置地一段,为广五亩,并命名在南门以外的里门为“竹园”,从此繁衍生息不断壮大,后来大良有一条大街叫“祝园里”,不知道与此是否有关?


大学者冯龙官源于古楼冯姓

  大良古楼冯姓人家显然与竹园冯姓来源不一。因为族谱上清楚写着他们的始祖为祯颐,时为宋代八品散官承事郎。后来由保昌县珠玑巷南迁到顺德古楼乡。古楼冯姓与竹园冯姓先祖名称不一样。这个冯姓家族资料虽不多,但在清代倒是出了位大学者冯龙官。这位冯龙官自小饱读经史,后入越秀书院深造。他不像大多数书生那样只在房子里闭门苦读,而是漫游楚蜀,纵目山川,回来后聚书研读,见识大增。后他设帐授徒,名声远播。
  当时广东最高行政长官阮元也知道这位冯龙官的大名和学识,曾邀请他主编广东省志的地理部分,但当时冯龙官正在伦教担任私塾老师,不忍心扔下学生,遂再三婉言谢绝,当时他教的学生就有一位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戏剧家梁廷楠。冯龙官不仅著述繁富,更精通金石书法,当时在肇庆任官的大书法家伊秉绶惊诧于冯龙官古朴厚重的书法,疑为古人,他再三请求墨宝而不能得,只好长叹作罢,从中可见冯龙官书法的造诣。冯龙官藏书甚富,书上多盖“绿野草堂”图章,也有“冯龙官印”,不时有兴之所至的题跋。中年后,日渐困顿,常以书易米,所藏珍本散失殆尽,所幸著作《冯孟文册》得以流传,也算雪泥鸿爪。

马冈与古楼冯姓同属一支

  容桂马冈是顺德冯姓聚居比较集中的地方。据介绍,至今冯姓人口仍有2000多人,他们大多从事商业、农业,更有不少外出工作。根据马冈冯氏族谱介绍,他们跟大良古楼冯氏是同一宗族。因为他们的先祖都是祯颐,在咸淳十年(1274年)来到古楼,部分后人到明朝洪武二年(1385)迁移到马冈沙浦街,从此在那儿繁衍生息。

马冈冯姓乡亲鼎力支持家乡建设

  马冈冯氏历代有名人,当今更涌现出一批关心家乡建设的港澳冯姓族人。现任香港永亨银行董事总经理的冯钰声先生,不仅与其兄长———香港永亨银行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冯钰斌先生联手合作,使永亨银行成为香港一间实力雄厚、享誉中外的华资银行,他们更秉承家风,悉心支持家乡建设,多次捐款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和交通建设等福利事业。1989年捐资兴建桂洲冯尧敬纪念医院。冯敬尧是他们的父亲,香港金融界知名人士。1997年捐资为该医院兴建冯尧敬夫人医疗大楼。多年来,冯钰声先生及其家族以香港冯尧敬纪念基金会的名义为家乡各项公益福利事业建设捐资近千万元。另一位热心家乡福利事业建设的是冯家彬先生。1993年,他捐资建造桂洲冯派普颐老院。1994年,他又捐资兴建马冈幼儿园,并抚养了十几名残疾儿童,为容桂社会福利教育事业贡献良多。他们三人因对社会贡献卓越而分别获得“顺德市荣誉市民”称号,马冈五名“顺德市荣誉市民”中三位都是冯姓英才。原省粤剧团著名武生冯镜华也是马冈人,他的儿子冯淬帆更是港台出名的喜剧演员,至今仍活跃在影视界。

马冈女子曾以木刻书板名闻遐迩

  近代马冈文人墨客不少,如今碧江金楼内还悬挂着一副马冈人冯瑞兰这位光绪举人的元气淋漓的对联,可见当时文风之盛。民国时期,马冈木刻名闻远近,其中不少冯姓人投身其中。在当时流通的大量通俗书籍的末页,人们常常看到“马冈冯耀祥承刻”字样,可见马冈冯氏族人在近代广东书板印刷中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当时的文人也说:书板之多,以江西、广东两省为最。江西刻工,在金溪县之浒湾,广东刻工,在顺德县之马冈,均以书板多者为富。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心灵手巧,成品神速,令人惊讶,所以当时顺德县志也不吝笔墨,将她们表扬了一番:今马冈镂刻书板,几遍艺林,妇孺皆能为之。男子但依墨迹刻划界线,余并女工,故值廉而行远。近日苏州书贾往往携书入粤,售于书肆,得值,则就马冈刻所欲刻之板,刻成,未下墨刷印,即携旋江南,以江纸印染,分售海内,见者以为苏板矣。如今不少当年的女工仍能记得大半个世纪以前她们奏刀刻板,日夜劳作的情景。马冈冯氏与几百年来一直为袁崇焕守墓的佘氏族人和文天祥族人后代一起,联手书写着马冈精彩纷呈的历史。

各处冯姓点滴

    龙江旺岗冯氏虽然不甚为人所知,但是在一百多年前,旺岗人冯卓英在同治年间考中举人,并担任甘肃陇西县知县。陇西县就是李世民家族的发源地,当时这位冯卓英因政绩卓然而受到朝廷的封赏,后来在宣统年间朝廷还特赐诰文嘉奖其父母。冯卓英退休后在家乡偶也行医,他与温肃等人来往密切,他医术高明,曾为温肃治愈久治不愈的疾患,因此过从甚密,深得温肃赞赏。
  不过,也有一些冯姓人家原来是水上居民,也就是疍家,如北滘陈村的部分冯姓前人,他们经过几百年的融合与努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力量,但从他们不平凡的发展轨迹中我们仍能回溯出一段社会大融合的历史。
  一个姓氏的演变就是一段地方史的缩影。我们从不同来源的冯氏人家那曲折精彩的经历中可回溯到顺德几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南迁史和筚路蓝缕的拓荒史以及延绵悠长的发展史。
100.jpg
101.jpg
Christy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2-23 09: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1# fengq

遍尋網站裡的所有內容,其實完全查不到想找的內容,有沒有哪位可以幫忙解答的?謝謝^^

根據有限的資料:直到清末為止,順德(鳳城)馮家一直世代為官,清朝最後一任為府台,掌管順德、南海、番禹3個縣,其獨子因考取公費留學生榜首,離開家鄉,另有2女閨名巧姿(據悉許配給龍家)、妙娥,後經歷2次世界大戰,猜想史料記載應該蕩然無存吧?!
當時是地方上最大戶人家,宗祠也是最大的,但是現在卻查不到相關資料! 也不知道究竟哪個才是他們的宗祠?十分惋惜!!

如果有人知道的,是否可以回覆詳細內容? 感謝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11: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 Christy

妳好,我問過壹下順德馮氏宗親都說沒有聽說過?以下資料供妳參考壹下!

順德大良竹園馮氏族譜:十卷
姓  氏:馮氏
堂  號:不詳
出 版 地:廣東順德

出版時間:清光緒13年(1887)

版  本:刻本
纂 修 者:(清)馮氏合族纂修
冊  數:
加入收藏本家譜目前只收入條目名稱,資料來源:中國書網。
祖    先分遷祖:馮瑛義  明
始遷祖:馮德玄、馮德仁、馮儀鳳、馮景  宋
始祖:馮政  宋
提    要:
始祖政,原籍浙江錢塘,宦寓南雄。南宋開喜元年與其子景遷居新會古朗甲朗底村,再遷南海之南畔村;第五世儀鳳,由南畔遷居桂洲,其子
德仁、德義由桂洲遷大良,德仁居西,為西廳房祖,德義居東,為東廳房祖。明景泰三年,大良劃隸順德,遂為順德籍。德仁孫瑛義定居竹園
坊,是為西廳竹園房祖。卷壹至七行傳,卷八族例,卷九封贈,卷十碑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1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我们家乡的一世祖世有公也是从顺德那边搬过来的,不知那里有没有族谱可以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木二小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27 23: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复冯宋国公祠公告
尊敬的各位宗亲、亲戚朋友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
大家好!石洲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毗邻广佛南海番禺交界之地。
石洲冯宋国公祠的渊源。公元436年岁次丙子冯业浮海归宋,官至新会太守怀化侯。业公生罗州刺史暄,暄生罗州刺史融,融生信都侯护国公宝,宝妻洗氏夫人官至刺史册封为谯国夫人。宝生高州刺史,高罗二州总管耿国公,赠左卫大将军盎,盎生长子高州刺史智戴。本村冯氏系其后也,由业公沿袭至第二十四代裔孙文统。文统公生有八子,长子子英裔建祠秀水乡为田心房申锡堂。次子子雄裔建祠为西瑶房思成堂。三子子豪裔建祠石洲乡为石洲蕃衍堂。四子子杰裔建祠盐步颜边村为颜边房垂裕堂。五子子珍居广州。六子子碧居广州。七子子球居广州。八子子璜居广州裔建祠秀水田心岸。文统公第三子子豪公裔奉文统为石洲房始祖。根据族谱和先祖明清朝墓讳志记载,子豪子德培生五子,长子仁可,字开铭,夫妻外出。次子义可,字开梧,夫妻外出。三子礼可,字开翰号巍藏,现石洲弼教西海多为其后裔。四子智可,字开玲,官名国用,是明朝大将元帅开国功臣封郢国公,子孙入籍安徽定远。其父德培公被追赠为宋国公。
在元明清期间,族人为纪念先祖功德,先后在村内建有三间宗祠和一间观音庙,一间关帝庙(祥见墓讳志)。同时在近期寻回拆庙时,遗落的清嘉庆四年,重修观音庙石碑文。
政通人和,复祠功德在望。习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镇村灵魂,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打造美丽的乡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历史建筑彰显各朝代的技艺典范,是文脉的瑰宝,我们应当寻找和传承,进行保护或重修,使其重现光彩。
祠庙建设由于年代久远和历史原因,先后已毁。惟独留冯蕃衍堂,宋国公大宗祠。现却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亟需修辑,追根溯源,以慰先祖,以示后人。今国强盛世,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籍此良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以修旧复原的原则进行修建,尽最大努力将祠修复原貌。
倡议:今天,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修复自己的发祥之地——祖宗祠堂,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没有理由不慷慨解襄!中华民族素有行善积德之传统美德,冯氏族裔亦有慷慨解襄修建祠堂之义举。我们认为,弘扬冯氏优良传统,修复冯宋国公祠,兴盛香火,敦亲睦族,造福后嗣,将名留千古,被后人所传倾。因此,我们倡议有能力的国内、外宗亲及亲戚朋友,涌跃捐款。众人捡柴火焰高,众手摇桨撑大船。谨此,我们倡议:一切有热血的各位宗亲及亲戚朋友,请主动伸出您的手,献出您的孝心和爱心,履行您的义务或义举,踊跃捐款吧!让您的善行之举,成为后代子孙的楷模!让我们的列祖列宗保佑您及家人幸福安康!
特此函告,不尽事宜,请欢迎来电来函咨询。
联系人:冯次根,13702621532;冯启祥,15817803925;冯镜标,13690730870
石洲村冯蕃衍堂宋国公祠筹备小组
2015年5月2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19:02 , Processed in 0.1093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