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馮的中國人,全都是三千年前周朝王室的貴冑后裔,台灣自然也不例外。
馮姓的遠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畢公高,他于其兄武王代有天下之后,被封于畢,所以被尊稱為畢公,當時的畢國,位于現在陝西省長安,咸陽兩縣的北方,又稱為「畢原」,周文王、武王、及周公旦的基,都在這兒。
畢公高的子孫,在畢原衍傳了好几百年,到了春秋時期,出了一位才華出眾的畢萬。畢萬是晉就公時的大夫,由于有功,被封于魏,其后,畢萬所衍傳的子孫日益壯大,在晉國的地位也日隆,終于在戰國初期與韓、趙兩家割分了晉國,成為大家所熟知的戰國七雄之一。
畢萬當年始封的魏邑,就在今山西省芮城縣的東北。根據周代的封建制度,諸侯國的大臣被賜給采邑之后,還可以把自己受邑的土地,分別封給自己的子孫族人或有功的部屬,本文所介紹的馮姓,便是在這種制度下誕生的──畢萬的一位子孫,由于食邑馬城,所以后來其子孫便「以邑為氏」 而姓了馮。
在戰國時期,馮姓便不斷出現于當時的史籍,可見馮氏一族的發展相當快速──典出「孟子盡心篇」的成語「重作馮婦」,故事的主角姓馬名婦,是當時的晉國人,「史記孟答君列傳」中那位三興彈鋏之歌的馮灌,則是戰國末期的齊人。
當然,從馮灌的事跡,我們也可以看出在距今大約兩千一百年以前,馮姓便已經從發祥的山西,發展到山東地區了。
這個古老的姓氏,有一個稍異于其他家族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根源雖同,卻并未有一致的共同家族標幟,而擁有好几個不同的郡望,包括穎川、上黨、弘農、河間,乃至長樂等。這種情形,自古已然,在台灣地區,也是一模一樣!
為什么會有這種特殊的現象?說穿了不但絲毫不足為奇,而且還是千秋萬世馮氏子孫尋根探源時的一大方便。
原來,馮氏在春秋時期得姓后,子孫的繁衍很快,擴展的地區也很廣, 在唐朝以前,便分別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發展成為當地的名門巨姓,其后并以這些地方為中心,四面八方分衍至全國各地。為了紀念自己的來處以及系出的血脈,馮氏便分別有了不同的郡望了。
郡望的不統一,何以說是馮氏子孫尋根探源的一大方便?理由也很簡單,每一派的馮氏,都已經確知他們的傳世之祖是什么人,這么一來,豈非只要知道世傳的郡望,就能輕易找到自己的血緣所屬?
以下,簡單介紹馮氐家族的主要郡望,以供這一代子孫尋根的參考:
──穎川馮氏,是距今整整兩千年前「大樹將軍」馮異的后代。馮異是東漢光武中興時的名將,他的事跡,「后漢書」上列有專傳記述,大致如下:「父城人,字公孫,事光武拜偏將軍,封陽夏侯。復平赤眉,擊匈奴,歷領北地、安定、天永太守事。后攻隗純于冀,卒于軍,謚節。異性謙退,每所止舍,諸將常并坐論功,異獨屏立樹下,軍中號為大樹將軍。」
──上黨馮氏,則為西漢宣帝時(公元前七三至四九)名將馮奉世的后裔。馮奉世是當時的潞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人,他的文武俱佳,曾出使西域諸國,并曾矯制發兵擊莎車,威振絕域。事來又以破* 的大功,被封為關內侯,也是名登「后漢書」的不朽人物。很顯然,由于馮奉世是當時的山西人,所以他的后裔才會以「上黨」為郡望,并且相沿相襲至今。
──京兆馮氏,發祥 之地在河北地區,則是燕王馮宏所傳。
──弘農馮氏,是西魏寧州刺史馮寧之后。所謂「弘農」,也是漢朝的一個郡名,指的是現在河南省洛陽、嵩、內鄉等縣以西,以及陝西省商縣以東之地。
──河南馮氏,是唐代監察御史馮師古的后代。河間,就是現在河北省的河間縣一帶地方。
──長樂馮氏,是西漢馮奉世之子馮的子孫。馮參是一位精通尚書的學者,歷任代郡、安定等地的太守,被封為宜鄉侯,后來,卻被誣陷而自殺,他的子孫歷經遷徙,最后在福建的長樂地區匯成巨族,又為馮氏家族增加了一個表明血緣依歸的標幟。
目前在台灣,馮氏是全省的第六十三個姓氏,其中,以「 川」和「長樂」的裔孫較多,換言之,台灣的馮姓,絕大多數是漢代名人馮異和馮奉世的苗裔,擁有極為光彩的家世背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