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97|回复: 0

冯氏古村-安徽歙县鸿飞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 22: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865年歙州刺史冯繁(字子华),系鸿飞村冯氏始祖,冯氏支系发源之一,其后代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民国时期就有代总统冯国璋到鸿飞认祖。近年来,先后绩溪浩寨冯村,竹铺蒲坑,还有外地等多处冯氏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寻祖到鸿飞。。。。。。近年来,不少徽学文人来鸿飞考察以后,研究和寻找鸿飞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使鸿飞村也逐渐成为徽州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鸿飞村里的祠堂、份厅、石桥、石板路、路亭、水口古树林带、水口庙、水口坝、太子庙、木雕、石雕、砖雕、水车、石磨。。。。。。是祖辈们给冯家的后人,留下辉煌的历史业绩和古朴的徽州文化。也给后人,在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的事业上,继承奋斗不息的精神,树立自信、自强、勤劳、包容做人的好品质。
         
       传递皇恩圣喻那浩浩荡荡队伍经过的巷街,在名人辈出的古徽州,已经是司空见惯寻常事。那时的村民,纵然遥望有黄马褂的过来,依然在村口路边劳作,悠然的锄着自家地里的杂草,目不斜视的顺手磕碎土疙瘩。
         
       中国的历史上能称之为“总统”者却是微乎其微的,能有让总统朝思暮想为之长嘘短叹的,应该只有歙南霞坑镇鸿飞村。鸿飞村虽小,但历史却长。村里冯家来自山东,祖先是不能忘记的,他们用了《孔雀东南飞》的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给村庄定名为:“鸿飞”。鸿飞东南,但不忘祖先。   
         
       鸿飞村座落在交通便利的杭州—黄山的高速公路边,距县城不过二十余公里,在徽杭公路上的一个叫水管站的路口下车,沿着蜿蜒的道路随意绕过低矮的山峦,眼前突然豁然开朗,鸿飞便出现在眼前。村口是一马平川的田畈,阡陌纵横,生机盎然的庄稼们自由自在的生长。环绕村庄是巍峨的高山,葱葱郁郁的都是高大的松树,荫庇着村人的快乐愉悦的生活。村前村后是平坦舒缓的地势,是一片片绵延而去的碧绿茶园,掩映于密林树荫中,山上长年云遮雾绕,氤氲着鲜嫩的茶叶,雨前茶、顶谷大方、黄山毛峰、炒青,随意的做成一种茶,都香气四溢。  
         
       村庄的小河上建筑有两座石桥,它们被一小木桥间隔在村庄的首尾。人们在小河中,筑起了有不同风格的拦水坝。升高的水位,可以引水到田间,地头,灌溉农作物。也可以引水,冲动水车不停的转动,带动石磨。把米、玉米、黄豆磨成细粉。成为祖辈们进行生活细加工粮食的作坊。村庄根据地域建立祠堂,分别为外门、里门、圆门里。
          长期以来
       勤劳的村民,放下山野的活计,十二、三岁就走出山外推销着自家的名茶。在“无徽不成镇”的明清时代,淳朴勤劳的徽州人以诚信和热情,招徕着来往的客户,成了名显一方的大茶商。久而久之,店铺遍及江南各地,杭州、上海、扬州等大城市出现了鸿飞人忙碌的身影。
           在外面赚得盆满钵满的鸿飞商人,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他们深深的知道没有故乡这丰盈肥沃的土地,就没有他们成功的保障。第一个腰缠万贯的鸿飞商人回家时,没有如别的村庄人一样自家盖高墙大院。他认为,生长抚育他的村庄,没有象样的水口庙,祖先的神灵无法庇佑子孙,村庄想人烟鼎盛兴旺发达是不可思议的。于是他把赚回的银两投入到水口庙的修建。村人被他的举动所感染,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当一座气势恢宏的水口庙矗立在村口,袅袅的青烟盘旋在村庄上空时,古老的徽州便又有一个闻名的村落开始繁衍。外乡人走近鸿飞,还没进村心里就开始喟叹,肃然起敬。

   前人的大义,后来人自然不甘落后。荣归故里的商人们,众人齐心,置族产、修宗谱、建祠堂、立家塾、修桥拓路,报效桑梓。冯家祠堂变得高大了,宽畅的住房、精致的园林。他们的慷慨大义,让地方官很是钦佩赞许,于是上报朝廷,民风的淳朴,村民的仗义,圣上的赏赐很开下来。“魏晋遗风”、“乐善好施”、“情满乡梓”、“积善成德”等牌匾悬挂在大户人家的高堂之上,是一份勉励,也是一份鼓励,如今依然在显赫炫耀着堂前,似在述说当年的先人的热情。
           村里开始慢慢的有了富贵气,狭窄的田埂间树起了一座座巍峨的牌坊,进村是拱形屋顶的路亭,如同一忠实的家人,在颔首迎接着回乡的族人。路亭前门上方是“古镇风范”,后面是“源远流长”,在昭示村庄曾经的繁华与热闹。进村的石板路,平整而大气。主街宽丈许中间是一色大小的青石板横铺,两侧是红麻石竖排,交错着相依相偎延伸而去。宅院的地基墙脚亦是长条的红麻石,衬着白墙雕花木门,庄严而肃穆。门柱是长条的麻石,四方四正的,典雅而古朴,门楣是精致的石雕,暗含古代的各种历史故事,也章显屋主人的地位与权势。主街的外侧地势偏低,内侧是山坡,砌了石磅上去,一样的是高大的庭院。
           一百年前(民国七年)六月的一天,原本是个淫雨霏霏的寻常日子,谁知道呢?突然间“云消雨霁,彩彻鸥明”,气势恢宏的水口庙上突然出现许多美丽的鸟雀,哜哜喳喳,热闹非凡。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们头戴礼帽,身穿大褂,庄严地前往冯家祠堂等候。祠堂内外,纤尘不染,正殿里香烟缭绕,大红木桌上还供有披有红绸布的冯氏宗谱。
           人们的神情更加的肃穆的是,当时的民国总统冯国璋派谴亲信送来他亲笔题写的“派别源同”横匾。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的传统,是一脉相传的宗族观念的深深影响。那个冯国璋大总统不知从何处得知的消息,认为自己是徽州后人,与鸿飞村的冯家虽然各属不同的冯氏支祠,但终究是同一个祖宗,于是乎亲自题写并落款“冯国璋”,并有其篆章及时间“中华民国七年六月”。在众人的翘首期待中,匾很快被抬到祠堂门口时,鞭炮齐鸣,当地官员排成一排严肃的向冯氏敬香,行三鞠躬礼,牌匾也很快被悬挂到正厅的横梁上去了。而祠堂的大门顶上是一块精致的竖匾,上面赫然三个大字“大总统”。
           能得以让冯国璋知道鸿飞村的,在村中正街上有百年历史的“承德堂”的主人。他在北京经商,生意鼎盛,财源滚滚,慷慨仗义。机缘巧合,得以认识冯国璋,一笔写不出两个“冯”,于是乎,有了冯国璋赠送匾额的佳话。   
       走在街上,古韵依旧悠然,儒风习习。精美绝伦的清末宅院“蔚德堂”是现存最为完好的,点缀其间的砖雕、木雕、石刻,工艺精湛、美不胜收。大门顶上,如一幅雕空的展开状的圣旨,中间是“积厚流光”四个端庄的行书,顶上是一个“八卦”砖雕。其墙脚的石条顶端,分别雕刻着蝙蝠、官员;明堂里的渗水的地漏,是青石雕刻的一条正摇头摆尾的游鱼;内屋的门楼上,是幅百子砖雕,栩栩如生,意蕴生动。
           鸿飞村多商人,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一步到位,所以宅院以一步台阶居多。高大的宅门用洋铁皮包得严严实实的,线条勾勒纵横交错的棱行,排列有序的钉帽还,有矮门上精致的雕花,无一不是暗示主人的当年的辉煌和富有。国民政府开徽杭公路,鸿飞人担忧有公路过来,容易引狼入室。众商人买通官府,让公路从三里路外绕过去,以图村落的平安。当初的好意,到了今天,竟然成了束缚鸿飞发展的一份历史性伤感。

   小巷弄里是宽两尺左右的红麻石,沿着地势高高低低的环绕着村巷的每一处。街巷的布局如同当地族人一样的厚道,主街、巷弄、居家,由主到次,由喧嚣到寂静,由张扬到宁静,一如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回归到生活的安祥与满足。行走在鸿飞古村的古宅深巷里,任何烦躁的心绪都会变得平静而坦然,心境如这村庄一样的宁静。静静的听着教踏青石板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聆听到历史的足音,那曾叱咤商海,富甲一方的儒商的辉煌历史,乐善好施的儒雅风采凝固成这一幢幢楼房,一条条街巷。
         
       只要是循着一条街走,有着石板路的暗示很容易便到村尾。那里一排几十棵高大的水口树,虬枝苍劲,绿树如荫。粗大的树枝横斜过来,树荫覆盖了树下的石板路,人行走其间,纵然炎炎的夏日,也不会有一缕阳光能落在行人的肩上。
           村头的水口庙,高大辉煌,供奉上金光灿灿的大菩萨。尤其是村旁山中的太子庙,更是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仿造京城的金銮殿造法,远观重檐叠脊,华拱画梁,金光夺目。近观石柱,龙蟠云绕,栩栩如生,形态各异。而在上世纪中期,砖雕不再盛行,门楼上画上各种图案,有“姜太公钓鱼”,有“蝠鹿寿”,有“梅兰竹菊”,居然还有“火车、飞机、轮船”“金鱼缸”,颜色非常的艳丽。
           鸿飞村中的石板路,历尽沧桑,如今已经是参差不齐,当年的沉重的脚步依然留在那村中的石板路上。鸿飞人踏着这条石板路,踏着祖辈们的足迹,走出群山,走到浙杭,苏沪,走向全国各地。
         
       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年代,造反派破“四旧”,其中一部分的古迹摧毁,水口庙只有水口林和一个孤零零的老态龙钟的罗汉松,太子庙仅剩下一个砖砌的精致如一牌坊样式的前门,“承华宝关”四个深蓝色的正楷大字,清晰如新。太子庙的原址修建了鸿飞小学,里面桃花盛开,并排四个巨大的石鼓成了学生的坐凳,居然还有暗河从校园里浅吟低唱的一路欢歌。朗朗的读书声,也算是能慰藉昔日的生机。古老的水车、石磨也见不到了。具有生机的水口古树林带,也急待填土筑坝了。
           古村落需要后人保护修缮。鸿飞的古文化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了。
       关于开展鸿飞村古文化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建议

       鸿飞村里的祠堂、份厅、石桥、石板路、路亭、水口古树林带、水口庙、水口坝、太子庙、木雕、石雕、砖雕、水车、石磨、油作坊、
       滚子。。。。。是祖辈们给冯家的后人,留下辉煌的历史业绩和古朴的徽州文化。也给后人在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的事业上,留下了奋斗不息的精神,树立自信、自强、勤劳、包容做人的好品质。具有古代徽州文化的典型特点,有的甚至会议典型的代表性,独特性。是冯家祖辈辛勤劳动的成功,智慧的结晶。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上对古代的文化没有好好保护,有的甚至已经破坏,但是还有遗迹和轮廓。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齐心协力想办法,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以前的石灰马头墙住房,虽然有的部分被现代的水泥建筑房屋交夹了。但是部分保护完整的还有不少,他们还是完整的代表了鸿飞村古文化。如果把穿过村庄石板街下的几条小水渠经过清理,让常年的清水流淌。鱼儿在水里面游。就是非常好的环境。

  村庄的领导班子可以经过讨论,去周围已经开发的村庄去取经验,专门有人抓。村庄的卫生环境同时抓起来。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分时间,分阶段,分头负责,统一规划安排。加强在公路边,其他的旅游地点宣传鸿飞的古文化。把自己经过领导班讨论,群众通过的发展规划,措施,方法和预期目标向上报告,争取在县,乡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帮助。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的支持.

             鸿飞村历年的主要负责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村民选举中信任的领导人,在贯彻国家政策,为村庄老百姓干实事。村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辛勤的组织能力。他们在国家历史时期,为了村庄建设起到重要的带头作用。(按照担任的先后)
                                   冯三益
                                   冯炳炎
                                   冯玉镜
                                   程灶淦
                                   汪纪道
                                   冯志达
                                   冯祖跃
                                   冯明进

            
       古老村庄里,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这里踏着石板路,从这里走向各地。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外面定居。在城市边生活,,边培育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们在外面城市艰辛的工作,生活,顽强的拼搏。显然与家乡联系少了,但是依然惦记在这个古老的村庄。回忆在这里的童年。回忆那小时候一起成长的朋友。惦记那里的祠堂、份厅、石桥、石板路、路亭、水口古树林带、水口庙、水口坝、太子庙、木雕、石雕、砖雕、水车、石磨、油作坊、
       。。。。。因为是生长的地方。有太多的古老文化吸引着。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20:15 , Processed in 0.0781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