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94|回复: 2

广东广州花都与冯氏世家,冯氏世家木版年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 08: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都与冯氏世家

佛山的木版年画与天津的杨柳青、山东的杨家埠、苏州的桃花坞齐名的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曾大量出口东南亚等地,极盛时年画作坊上百家,从业者数千人。
然而,如今它却西风残照,日暮寒凉,从业者老的已然作古,年轻的纷纷改行。举目望去,在这个曾经辉煌的民间艺术之苑里,只有冯氏父子还在苦苦支撑。
冯氏是佛山木版年画的代表,也是迄今尚未倒下的最后一杆大旗。

冯标

清末,在广东省花县冯家庄有一位名叫冯标的冯氏后人。兄弟三人武功了得。他们见义勇为,颇有大侠风范,赢得了不少邻人的尊重。只可惜家里贫寒,到了该成家立室的时候,冯标却一直没能娶妻。于是,家族兄弟纷纷为他凑钱娶妻。娶妻后,碍于生活艰难,他决定去投奔佛山的远房亲戚——洪记年画作坊。当时“洪记”是佛山数一数二的年画大作坊。
佛山木版年画在此时正达到了全盛时期,而似乎这一传统的手工艺是家族生意一样发展着,做这印画作坊的人大部分都是花都冯氏宗亲。当时,冯标跟随着学习制作木版年画。经过了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冯标掌握了印制木版年画的工序。于是,他在洪记作坊的帮助下自立门户。但由于他好打不平的性格,惹来了不少人对他的不满。此时,鸦片烟盛行于全国各地。有人引诱冯标抽食鸦片烟。从此,他再也无心打理生意。他经营的木版年画生意从此走下坡路。
这时,冯标收到了早年到了越南谋生的弟弟的书信,弟弟在越南开了四间茶馆,生意非常红火,正缺人手。于是,十六岁的儿子冯均决定跟随越南的叔叔去做事。
冯均离开佛山到安南半年后,接到母亲来信,原来家里接到印年画的订单,由于父亲无心经营,难以按期交货,要他回来主持大局。当时冯均才十六岁。

冯均

由于冯均自小学习木版年画工艺,十六岁的他很快就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在他这一代,是做年画的好日子。年画销量大的很,做年画的人也很多,现在的佛山市禅城区普君南路以前叫细巷,窄窄的街道上有许多人家都是做年画的,一年可产千万对门神。冯均把木版年画发扬光大,他做年画讲究品质,做生意讲求信誉,接手后生意好转,销量大增。
冯均的年画畅销东南亚,赢得了很大的声誉,那源自于一次巧遇。
一个东南亚来的商人,有一天在佛山喝早茶,吃喝完在结账时却付不出钱来,浑身上下乱摸,急得一头是汗。他解释是因为换了衣服忘了带钱,店小二一口咬定他是骗吃骗喝的。冯均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而且觉得他不像是那种人,因此就马上掏钱为他付了帐。
原来这人正是来佛山进货的,正好进到冯均做的年画,他觉得年画不仅质量上乘,制作精细,而且品种繁多,正想拖人引见,哪知道竟然在茶楼遇上了。冯均和他一见如故,从此他便只在冯均处进货,还从东南亚拉了不少订单来。冯均做的年画中,灯笼处各有一个“均”字和“记”字,“冯均记”之称由此而来。由于冯均做年画质量好,只要说是“冯均记”的货,一律免检。“冯均记”的名声也远播东南亚、香港、台湾、日本甚至欧美等地,在当地华人中广为传扬。冯均也被人称作“门神均”。
文化大革命时期,木版年画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强令停止生产和销售,成品全部焚毁。风暴来得凶猛,细巷做年画的一片惊恐,恐惧中纷纷毁掉雕版模型。冯均也很害怕,想毁但舍不得,不毁又怕。
一天深夜,家人熟睡后,冯均思前想后,觉得还是保家人平安要紧,就偷偷爬起来,一刀一斧将自己心爱的两百多副雕版模型劈成碎片。
冯均劈碎自己雕的木板模型,就像是劈碎了自己的心。劈掉的雕版,当柴火烧整整烧了一年多。不过冯均还是多了个心眼,把自己最宝贵的六套版放在最底下,心想要烧也最后才烧到,万一能幸免也说不定呢。这六套版果然幸存了下来,“文革”过后又拿出来拼好还能用。冯均一生致力于木版年画事业,在86岁高龄时还在雕刻木板。1990年,冯均临终前拉着儿子冯炳棠的手,要儿子把木版年画做下去,不能让它失传。

冯炳棠

冯炳棠同样也热爱着年画,只可惜在“文革”时期把木版年画禁了,家里没有收入来源,一家人又一次陷入了困境。冯炳棠治好外出下苦力来养家、还债,还开了一个小五金店,办了一个五金厂。
五金厂很赚钱。那时候的人一个月才赚十几块钱,他就能够为儿子冯锦强买几百块钱的玩具了。当时别人家都没有电视,他们家就有,天天晚上左邻右舍都跑来看,可热闹了。
可惜好景不长,1985年冯炳棠妻子得了鼻炎癌,为了给她治病,他把家里的钱都用光了。
日子又变得很艰难。冯炳棠曾借了五千块钱给别人,困难时上门去要,到那人家一看,那人比自己还困难,他开不了口就走了。
1987年冯炳棠妻子的病还没好,父亲冯均又病倒了。1990年,冯均临终前拉着儿子冯炳棠的手,要儿子把木版年画做下去,不能让它失传。年画就是冯均的命根子,他是用整个身心去做的,他对年画爱到骨子里面去。他是直到儿子点头答应了,才闭上了双眼。
于是,冯炳棠在九十年代初重操旧业。他跟东南亚的那个商人失去了联系,没法再卖到那边去了。“文革”间生产断档,其他客户改由其他门路进货,还由于机制年画、年历等的冲击,人们观念的改变,木版年画失去了市场。
冯炳棠自己也错失了一些机会。比如,1993年曾有一个台湾商人想进一批货。那时,他刚恢复做年画不久,“文革”间的遭遇还让他感到害怕,政府的态度也拿不准,怕接了这个生意又被人认为是宣传封建迷信,所以没敢接。
1998年底时,民间艺术研究社的以为领导联系到以为美国华人,他表示想要一批木版年画。冯炳棠非常高兴,订金也没收,就投资七万多元,请人赶做这批年画。谁知对方说船期不对,货运去那边已过了年,不要了。投入第一单生意就亏本了。
但冯氏父子仍然为了冯均的遗愿而努力坚持着。冯炳棠也在复业后几年里对年画的工艺制作下了不少功夫整理和研究,冯炳棠终于成为了广东省近代史上唯一一位掌握全部工序的木版年画大师。同时,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慢慢重视起来,冯炳棠也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佛山木版年画代表人,从事佛山木版年画创作和保护工作。在2004年10月份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荣誉奖项;2007年获得了中国文联颁发的中国百名杰出传承人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物称号。

冯锦强

九十年代初,冯锦强跟随叔叔做电器批发生意,当时生意红火。因为看到父亲做得很难,就慢慢收集一些年画的历史资料,才发现原来这门祖传手艺曾经那么辉煌。他才意识到自己对这门手艺的责任。于是他放弃了电器生意,回家来帮着父亲做年画。
他想尽一切方法寻求各界帮助,终于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把家里的百年老铺复业了。
父子俩又要向朋友借债度日。冯锦强并不甘心,多次向市领导去信,可一直都没有回音。但几经努力,冯锦强终于把“佛山木版年画”的名堂打出来了,他尝试各种手法使木版年画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它推向市场,虽然现在木版年画还是需要他从自己在外面做外贸的资金支撑着,但生意也有了点起色。
冯锦强努力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喜爱木版年画,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跟他一起把木版年画传承和发展下去。于是,他开始让木版年画走进校园。在2010年,在自己的木版年画工作室成立了“佛山木版年画学生联合会”,他领着自己的团队为木版年画而努力着。
为了完成冯均落叶归根的遗愿,在2002年,冯标,冯均回到了家乡花都入土为安。2011年,冯锦强决定把木版年画这门艺术带回家乡花都发展,让冯均视为生命的艺术伴随在他左右,也为家乡花都的文化发展做出一分贡献。
在广州市花都区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冯氏世家木版年画广州市花都区旅游培训传承基地于2011年6月8日挂牌成立。
闪闪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3-28 10: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大冯氏民间工艺,承传传统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吴角氏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24 0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刚注册的新手 请各位大哥多关照
















电影下载qvod快播电影www.xxxb.cn/thread-398-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22 09:59 , Processed in 0.0781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