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大利四角楼:三扇大门残留侵略者纵火痕迹
惠东白花镇田洋村有座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客家古围屋,当地人称之为“冯大利四角楼”。该屋占地面积5752平方米,房屋达160多间,是迄今为止该县发现的单座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古围屋。
一、建造古围屋花了11年
冯大利四角楼于清代同治年间完工,楼面宽89.17米,进深64.5米,面积5752平方米。该屋属于城堡式客家围龙结构。
“据祖上说,这座围屋一直建了11年才完工。”屋主后人冯志全说,根据《冯氏族谱》记载,建造此屋的人叫冯应贵,原来住在白花镇福田村,发迹后迁居田洋村。冯应贵当时在白花莆田圩开店,主要经营大米、猪肉及杂货,同时还兼营石灰、红砖等建筑材料。冯应贵做生意很讲义气,体恤穷人,当时跟他赊账的穷人很多,“许多穷人没钱过年,除向他赊账外,还向他借钱。”冯应贵还以“善”写对联作为家训:“首先正格言为善最乐,奉古人民训和气致祥”。现在,冯氏后人每年都把这副对联贴在古屋正厅的两根柱子上。
二、日本侵略者围攻围屋三天三夜无济于事
进入冯大利四角楼,整座古屋呈“回”字形,四角有4个对称的角楼(其中一个角楼于1962年被风雨吹塌,后经冯氏后人修复),结构独特。从前面数到后面,整座房子有5列,再加上两侧的两列房子,整座屋呈长方形。
房子前面有3扇大门,非常牢固,每扇大门由3根大石条组成。在正门,两边的两根大石条各有11个孔,用来架横闩,上面那根大石条则有7个孔,用来放置直闩;进入屋里,还有一根大横木,有7个孔,用来放置7根直闩;大门关上后,这7根直闩直接将门关严,所有门闩均由屋里的机关控制。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大门只剩下横闩,机关也近乎失灵。
每扇大门上面还设有水槽,可以蓄五六立方米的水,以防火灾;大门两侧和每面墙都设有枪眼和炮眼。房子里面有8米宽左右环绕四周的长方形天街,天街将里面的3列房子围起来,构成“回”字状,非常利于防守。
1942年,侵华日军进入田洋村,到处烧杀抢掠,村里人全部躲到古屋内。“当时日寇弄来许多火把,想烧掉大门。村民立即往大门蓄水槽倒满井水,日寇放火时,村民就拉闸放水,鬼子气急败坏毫无办法。”年近八旬的冯氏后人冯海城说,当时鬼子折腾了3天3夜都无济于事,只是把大门烧得黑乎乎的,无奈之下只好把门前池塘里的水放掉,抓了一些鱼走了。至今仍能看到3扇大门被烧过的痕迹。
三、一口水井保证数百人饮用
古围屋内以前每间房子的墙壁、屏风、木梁上都雕龙画凤,还有花草树木、山水云雾、琴棋书画等图案,非常漂亮。“文革”期间,这些图案很多都被毁坏。
古围屋的屋檐均伸出一部分,雨天人们可以不带雨具环绕古围屋四周走一圈而不被雨淋。
古围屋只有一口水井。尽管这口水井只有三米多深,但井水终年喷涌,以前古围屋住着几百人时,各家各户轮着打水都打不完。即使在当地旱情最严重的1963年,井里的水仍够人们取用。
四、鼎盛时曾居住三百多人
据冯氏后人、原田洋村文书冯志聪介绍,冯应贵在这里定居后,繁衍的人口越来越多,目前有900多人,但大部分已外迁,村里在籍的冯氏村民仅200多人,而且大部分住在古围屋外,目前古围屋内仅住着10多人。冯志聪说,上世纪70年代,古围屋内居住的冯氏后人达300多人,那是古围屋的鼎盛时期。近年来,许多人都搬出去了,每逢大年初二才回来团聚。不管在古围屋居住还是迁居他方,冯氏后人都能自觉遵从祖训,和睦相处,和谐生活。由于古围屋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加之年代久远,古围屋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
——摘自袁治平《围屋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