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13|回复: 7

冯姓来源有三---供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0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3、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冯姓,如: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出宏农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同舆堂”或“三同堂”: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市义堂”: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2、郡望
    始平郡:晋时置郡,治所在槐里。
    杜陵县:此支冯氏,为上党冯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冯唐之弟冯骞。
    颖川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阳翟。
    上党郡:战国韩置郡,此支冯氏,其开基始祖为战国时韩上党太守冯亭。
    长乐郡:后魏置郡。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
    河间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
发表于 2011-3-9 18: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冯氏,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冯姓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高公,他的后代封在魏地,其子孙采食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邑为氏,就是冯氏。而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说冯姓是“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简公时人,据说他博学多才,能断大事,当时郑国凡事要跟诸侯打交道,许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议,再做决定。因郑国建都于今河南新郑,故此支冯氏出自新郑。
      战国末期的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并发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许多为将相,如秦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   
      此外,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而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冯氏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
     到了汉唐时期,冯氏繁衍的很快,从原来的发源地陕西,发展到了现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冯姓的宗族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说,冯氏出颖川(郡治今河南许昌)者,是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出上党(今山西长治)者,是西汉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出长乐信都者,是汉代宜都侯冯参的后代;出京兆(今陕西西安)者,是燕王冯弘的后代;出弘农(今河南灵宝)者,是冯弘之孙冯宁的后代;出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者,是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
      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乱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的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迁到海外。
      冯氏英才辈出,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战国时的冯驩,为齐国孟尝君田文门下食客,曾替田文到封邑收取债息,把不能还息的债券烧掉,替田文收买民心。西汉有冯奉世,上党潞县人,宣帝时曾率兵击破莎车,后为左将军,封关内侯。东汉人冯异,被刘秀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京兆杜陵人冯衍,为辞赋家;十六国时,长乐信都人冯跋,乘后燕内乱,推翻慕容熙的统治,建立地方政权,国号燕,史称北燕,历时27年,于436年被北魏所灭。五代时的冯道,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历事五姓的人物。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任中主(李璟)时的宰相。北宋有大臣冯京,仁宗时是知开封府,神宗时进参知政事。元代有散曲家冯子振。明代有散曲家冯惟敏,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清代有诗人冯班,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冯云山,清末有爱国名将冯子材,于70岁高龄时,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为当时受外国列强欺压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番。还有民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冯玉祥、民族女英雄冯婉贞等,也产生了不少影响。
! 冯姓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27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18: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被列于第九位,现在按人口排列是中国第27位大姓,约有人口832万,占全国人数的0.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15: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管理员:
   本支始迁祖麟韬祖,祖籍西安府泾阳县西阳村安里桥(今咸阳市泾阳县席杨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移居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大柏树巷子63载,于名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携四子迁汉中府西乡县花石堡敖子坪(今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三元镇红星村张家营组敖子坪)居住。
   本支属何郡何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8 09: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峻锋宗兄:本人有以下问题 (1)  始迁祖麟韬祖是否简称为 “始麟祖” 因为曾听多位80-90年岁的长辈提及 “始麟祖”
                                           (2)  始麟祖是否属于始平堂的其中一分支。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8 15: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建怀 发表于 2011-3-21 15:27
请教管理员:
   本支始迁祖麟韬祖,祖籍西安府泾阳县西阳村安里桥(今咸阳市泾阳县席杨村),明永乐二年( ...

由于我们手中并没有你们祖上相关的任何资料,所以我也无法确定你们的郡望或堂号.   但你可以根据以下一些参考办法看能否查明.

关于各支所属郡望的问题,可以由以下几种任务途径确定:
一.族谱
       通常各地修谱时候,都会在谱的封面,或者内封,或者谱序中有标识或说明。所以你可以注意看你族谱上有无相关标识说明。例如我们看到有些老族谱封面上就会写有"始平堂冯氏族谱"
二.祠堂
       通常在各家的祠堂,或者是厅堂的神牌位軒正中会写明"某某堂"或"某某号",此外,两侧对联或者祠堂大门的门楹也能说明.例如我本支的祠堂上门楹为"宗风扬上党,祠泽倍长塘",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我们的郡望是上党郡.
三.墓碑
      在一些老墓碑上,通常也有相关的说明.
四.根据祖上姓源和历史资料进行考证
     在前述三种族方式谱记载,祠堂对联,墓碑记载上如果不能找到直接的堂号或郡望,那么就只能进行考证了.考证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例如查先祖列传(如果是历史名人),源住地和年代,从<<史记>>,<<资治通鉴>>,等24史,各地州志,府志,县志等等历史资料中寻找相关资料和各种佐证进行推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8 15: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馮美彬。 发表于 2011-10-18 09:22
峻锋宗兄:本人有以下问题 (1)  始迁祖麟韬祖是否简称为 “始麟祖” 因为曾听多位80-90年岁的长辈提及 “始 ...


    (1)  始迁祖麟韬祖是否简称为 “始麟祖” ?
           按常理, 通常不太会出现这种对老祖宗进行"简称"  的现象,至少在正式书面文件中不会出现,但是也不排除长辈在口头    中使用"简称"提为 “始麟祖”.严谨的结论需要对"始麟祖"和"麟韬祖"的年代,世系进行对比考证看才能得出.
   (2)  始麟祖是否属于始平堂的其中一分支?
       如我楼上所答冯建怀宗亲的所问,我们没有与你们始麟祖相关资料,所以无法得出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8 18: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峻锋宗兄解释上述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19:13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