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平冯渊源对联:
敦孝友以叙天伦敬长爱亲宗族雍和永绵上党千百年世绪;
本族氏蕃息播发衍公简子渊源追溯克继始平亿万代家风。
粤中省城冯氏祠堂对联:
肇姓毕公高历秦汉晋唐宋明以至大清宗序族谱千百年流传成周一脉;
祖居始平郡由吴越燕鲁卫闽而入粤东文章事业十五国谁先冯氏三元。
福建象洞冯雯公家庙对联:
姓肇毕公高历秦汉唐宋以至大明族序宗谱千百年流传成周一脉;
祖居始平郡由吴越燕楚而入闽地文章事业十五囯谁先冯氏三元。
平远冯氏祠堂对联:
姓肇毕公高历秦汉唐宋以至明清宗派天潢千百年相继成周一派;
祖居始平郡由吴越燕楚而入闽粤文章事业十五囯谁先冯氏三元。
通判府(丰顺)冯氏祠堂对联:
祖居始平郡由鲁卫異闽而入广东族系宗谱千百年流传成周一脉;
姓肇毕公高历汉唐宋明至于大清文章事业十五国谁先冯氏三元。
长乐老虎石(今五华县双华镇虎石村)半嶺冯氏祠堂撑梁对:
姓肇毕公高历秦汉晋唐宋元明以迄大清宗序族谱千百年流传成周一脉;
祖居始平郡由吴越燕楚江浙闽而入粤省功名事业十五国谁先冯氏三元。
毕原:古地区名。又名毕陌。在今陕西咸阳、西安附近渭水南北岸,境域很广。周初王季建都于毕,武王封毕公高,都在渭水北岸,今咸阳市西北;亦称咸阳原、咸阳北坂。相传周文王、武王、周公坟墓,都在镐东南杜地(今西安市东南),则在渭水南岸。“毕原”在陕西,绵亘渭水之南北,境域甚广,其在今陕西省治西南者,即文武周公所葬之毕也,《史记周纪》武王上祭于毕,《又》“太史公曰,周公葬毕,”其在长安、咸阳二县西北者,亦名咸阳二县西北者,亦名咸阳原,亦谓之咸阳北阪,乃毕公高所封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汉书地理志》毕国在长官西北,《越岐孟子注》“毕郢,近丰镐之地,”又曰毕陌,汉朝诸陵,并在其上。
“祖居始平郡,姓肇毕公高”。到处冯氏祠堂对联开头都是如此书写的,这就对上号了。宋朝宋真宗皇帝时才下诏修谱,民间才始有族谱书,难怪笔者找来找去找到最老的也只能是宋朝时的冯氏族谱了,今出示此老谱,全国冯裔对中华冯氏元祖之争论宣告结束!
冯氏最早的发源地是在陕西。周文王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地于毕原,奉禄食采地理位置在陕西西安咸阳大荔的冯邑。康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10年),保釐东郊厥后支子食采于冯+阝(即始平郡),子孙去邑为氏(书作冯)。冯氏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大都居于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始平,被称为冯氏始平世系,冯简子是记史第一人。冯氏出自姬姓者,为周文王之后,系承毕公高,也有谱记始祖是冯文孙。
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公元前446年),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建立魏国,魏斯之子魏启(字长卿)封于冯城(河南省荥阳县西)。故魏长卿的子孙也姓冯。其世家大族大都居于杜城。因此,冯氏形成声望极高的始平、杜城两大世系。
魏氏立国,毕氏家族自然受益最大,毕万家族的长卿一支受封于冯城,居地即今河南省荥阳县东部。于是长卿及其后代因城为氏,逐步放弃了毕、魏之姓而改姓冯,史称这支冯氏为冯氏正宗,即河南冯氏。源于河南的冯氏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先期的冯简子及其后裔和后来居上的毕魏世家。他们都可以称为冯姓之源或冯氏正宗。而且从冯姓产生的过程来看,姬、毕、魏、冯在一定程度上讲“三千年前是一家”
汉代司马迁因“李陵”案而受宫刑,其长子司马临与次子司马观为避株连即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其兄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其弟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其裔孙主要分布于云南曲靖巧家一带,故冯氏族中添有新枝。
可以说,中国冯姓是一个享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历朝历代,人才辈出。他的郡望地就有:始平、杜陵、颖川、上党、长乐、京兆、弘农、河间等;主要堂号有:“始平”、“大树”、“同舆”或“三同”、“市义”等。冯姓是列中国姓氏人口第27位的大姓,分布广泛,裔孙分支出湖北大槐树支系、福建孝业公、广东冯业公、南雄珠玑巷、象洞万八郎、河南杜城冯长卿支系,当今中国的几个大支系,总人口合计超越千万,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中华冯氏的发源地找到了(在今陕西西安府咸阳县毕原),时间定好了(康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10年),元祖找到了(毕公高),可以说,不管是陕西冯邑毕万支系,或者是毕万后裔冯文孙支系,还是河南荥阳魏冯长卿支系,其来源均为毕公高,均为正宗冯氏,且有宋真宗皇帝下诏修谱定“始祖毕公高”的依据,故中华冯氏改立始祖毕公高,实现全国冯氏统谱,是整个中华冯族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