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26|回复: 0

冯异的里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1 15: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3月5日公布冯异故里古父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2013年6月8日立石保护。以下是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对冯异的里籍及冯异塚的论证:

冯异的里籍
史称:“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人也。⑴”唐李贤注云:“父城,县名,故城在今许州叶县东北。汝州郏县亦有父城。”李贤等人说有两个父城,但他们更倾向于冯异的里籍许州叶县东北的父城。然披览《旧唐书 地理志》,许州辖九县为长社、长葛、许昌、鄢陵、扶沟、临颍、襄城、阳翟、叶县;〔《新唐书 地理志》亦言:许州颍川郡领县久:长社、长葛、阳翟、许昌、鄢陵、扶沟、临颍、郾城;《元和郡县图志》又说许州管七县:长社、长葛、许昌、鄢陵、临颍、舞阳、扶沟。上述三种唐代地志关于许州辖县的记载虽有所不同,但是均无“父城县”。因而李贤注可能有误,汉代的父城县在唐代应属汝州。
   阜城县始设于西汉,属颍川郡,其地理位置在郏县南,其西南有应乡。⑵东汉因之。⑶三国魏因之。⑷西晋在此设父城(侯相),隶属襄城郡。⑸北魏太和年间,在此置顺阳郡,领县二:龙阳、龙山。⑹龙山的地理位置就在原父城县。⑺隋代设有襄城郡,通县八,其中有郏城。其注云:“旧曰龙山。东魏置顺阳郡及南阳郡、南阳县。开皇初改龙山曰汝南,三年两郡并废。十八年改汝南曰辅城,南阳曰期城。大业初改辅城曰郏城,废期城入焉。有关官,有大留山”⑻。唐因隋旧置郏城县,又在其附近新置龙兴县,“本湍阳,武德四年置,贞观元年省”⑼,属汝州临汝郡。
   宝丰县东的父城遗址至今尚存。“城址在今县城东18公里古城村。城址分内外二城,外城呈长方形,城垣痕迹隐约可见。内城位于外城西北隅,俗称‘紫禁城’,为长方形土台,面积7.7余万平方米。城墙高3米,城址内古城、马庄二村先后出土有春秋及战国时期之大型青铜壶、铜鉴等。⑽”此处发掘所见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父城邑的遗存,但是汉代的父城县就是在父城邑的原址设置的。
综上所述,从西汉至西晋,今河南宝丰东有“父城”。北魏在此设龙山县,再改为辅城,最后改为郏城,延续至唐代。辞书言:“父城县,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宝丰县东三十六里古城村。西晋属襄城郡,东晋废。⑾”而且史载:光武初起兵时,冯“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其“老母”也在城中。因此,我们认为,这个父城县应该是冯异的家乡。
〔1〕《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下引文不注出处,均出于此。
〔2〕《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36-37页,《西汉·豫州、兖州、青州刺史部》。
〔3〕《后汉书》卷二十《郡国志二》。
〔4〕《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18-19页,《三国魏·兖州、豫州、扬州》。
〔5〕《晋书》卷十四〔《地理志》。
〔6〕《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中》。
〔7〕《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第40-41页,《北朝魏·司、豫诸州》。
〔8〕《随书》卷三十《地理志中》。
〔9〕《新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注。
〔10〕《宝丰志》第八章《文物古迹》。
〔1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第448页。
冯异塚在李庄乡尚王村北地
《后汉书》云冯异“颍川父城人”,很明确地说明了冯异的故里是颍川父城。颍川与父城是两个早已消失的地名,颍川在哪里?父城在哪里?《汉书·地理志》云颍川郡为秦置,属豫州,有县二十,其中有父城。《后汉书·郡国二》则说颍川郡下辖十七城,其中有父城。颍川郡始设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承之,位于中原腹地。古父城遗址在今宝丰东南与郏县交界地带古城村。城址分内外两层,外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750米,南北宽约1250米,城垣残高一米左右。内城俗称紫禁城,为长方形土台,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20米,残高约3米,面积7万多平方米。冯异故里古父城已经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后附图)。
   清乾隆《宝丰县志·舆图和清道光《宝丰县志·舆图》的《宝四里分图》均有“冯異(异)塚”标志(后附图)。其南临“山王”,其西有“王伯塚”,其北临“李庄”,其西北不远有“翟集”,位置非常明确。查《宝丰县志·古迹》所附《陵墓》篇,有“冯阳夏侯墓、王淮陵侯墓”。“二墓相近,在父城县东。对照县志记载,旧志中“山王”村应该就是“尚王”村,“冯異(异)塚”就是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的“冯异塚(塚儿)”,而“王伯塚”就是“王霸塚”,老百姓称之为“王伯塚(塚儿)”。
   据河南省宝丰县清朝县志记载:宝丰县城东父城白集(翟集)是冯异故里。据《后汉书·冯异传》《后汉书·刘秀传》等史书记载;冯异投奔刘秀前说:“有老母在城(父城)中,愿以五城报功德”报答刘秀。后历经河北之难、披荆斩棘平定关中,建立东汉政权。每次大战胜利结束论功行赏时,征西大将军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其引车避道之作风令唐、宋、明朝帝王推崇,特许可以在全国建庙享受供奉,所以全国各地冯异庙、冯异的衣冠塚、大树堂祠、大树堂第、东大树、西大树村等很多。现在大树堂子孙遍布世界各地。海南省海口市冯冼夫人祠堂右侧有冯异庙“夏阳庙”应准确为“阳夏庙”、泰国有大树堂宗祠、建造年代为南宋时期宁波城北傅家山遗址北侧的慈城镇八字村石神桥村的一尊石刻冯异像、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有冯异岗、西化县有冯异庙、洛阳、济源以及河北汉墓群均说有冯异塚,都是人们为了追思、怀念、发扬大树将军之大树遗风的纪思地。
四川省南部县神坝镇冯家湾祠堂中碑记是:光绪拾七年冬月二十日扶 第九代孙:冯调元 书  石匠:何仕周  张芝清。“望重颍川上党始作堂。迨至冯翊字公孙,帝颁诏封“征虏将军”,颖阳侯,领营起兵征西。至甲午返薨,追谥“征西夏阳侯”,陵寝在顺庆府南充县景村沟,墓立有大碑坊”。此碑文与四川大学德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冯永德在冯氏族谱序中所述一致。在此说明一下:其中征西大将军、阳夏(地名太康县,夏在此为jia)侯不是追谥是敕封的,追谥“征西夏阳侯”应为谥“节侯”,“夏阳侯”是“阳夏(jia)侯”的误写。全国很多宗祠或家谱中有这个不正确的写法,请以后续家谱时要准确考究,不要误导大树堂内部不必要的内耗。查四川省南充、西充旧县志以及顺庆府的有关史志资料等没有“冯异”和“冯异塚”的任何记载。《南充市志》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县志工作处处长何瑞明说民国18年王荃善总纂修成的《新修南充县志》中没有关于冯异的记载。
据河南省宝丰县《宝邑碑铭》大树将军墓碑记载:《汉大将军冯异墓表》碑刻正文:“保主刘秀将军冯异,故里白集,年殉四十五岁,率兵征战,憨厚忠贞,不求功绩,为国效劳,阵亡沙场,搬回故土葬埋安宁乡”。落款:“皇汉二十甲辰年冬立石 皇清嘉庆二十二年重修”。公元34年甲午年即是东汉十年盛夏冯异将军在攻打落门战役中发病去世,由于正是盛夏,所以就埋葬在四川省顺庆府南充县景村沟。事过十年,于公元44年即东汉二十年甲辰年,冯异大将军的尸骨按照中原习俗才“搬回故土葬埋安宁乡”。 “安宁乡”在何处?清道光《宝丰县志•古迹》载,有《创修三官庙记》碑文说:“洛阳中护卫左所百户余镗下,在宝丰东南安宁乡南范村,屯驻一营。”这个“安宁乡”在宝丰旧县志中有记载,就是现在的李庄乡尚王村一带。由于冯异大将军的尸骨“搬回故土葬埋安宁乡”所以四川省南充县旧县志上就没有记载,而宝丰老县志上不仅有多处记载,而且有图志表明位置。      
综上所述,东汉大树将军冯异故里就是宝丰县李庄乡,冯异的陵墓在宝丰县李庄乡尚王村北地,当地老百姓称“冯异塚儿”。
2008年8月,由平顶山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共同评选出的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冯异与墨子、张良等中国历史名人一同被评为平顶山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一。2013年3月冯异故里所在地古父城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2013年7月10日宝丰县宣传部、纪检委、县文联“冯异廉政文化”采风活动在冯异故里李庄乡进行,与会专家、领导等到大树将军冯异冢前行礼,之后,在李庄乡政府举行了座谈会。2014年4月20号、2015年5月9号,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树堂子孙在冯异故里冯异园举行了拜祭异公大典。

中原经典文化教育中小学读本“鹰城才俊”,小学五年级丛书,由河南科技技术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经销。其中屡立奇功的“大树将军冯异”有关典故描写的浅显易懂,很适应青少年学生阅读(鹰城指平顶山市)。

0255016nt9jajrepstaa64[1]_meitu_1.jpg
QQ图片20070101005701.jpg

冯异故里古父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2013年6月8日立石保护

冯异故里古父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2013年6月8日立石保护
照片 078_副本_副本.jpg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19:55 , Processed in 0.0937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