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208|回复: 0

[文艺社科] 舞台天地宽,上阵父子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5 15: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其父必有其子
冯资荣
孔丛子·居卫》曰:“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父亲对子女的影响极大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此话不虚。在中国戏剧创作领域,有一对父子正验了这句话,有其父必有其子也。这父亲就是著名的军旅剧作家冯柏铭,其子如今也是小有名气的青年军旅剧作家了,他就是冯必烈。
说到冯柏铭,想必大家不会陌生。这位土生土长的湘潭冯氏,1952年出生,1971年进入湘潭市歌舞剧团任演员,先后主演过舞剧《红色娘子军》党代表洪常青及湖南花鼓戏中的一些角色。后来他弃演从导,再后来又弃导就编,到湘潭市的戏工室做了一名专业编剧。角色的转换,给了他施展才华、一鸣惊人的机会。1979年,他的歌剧处女作《中原女烈》发表,讴歌了湘籍女革命家向警予献身革命血洒中原的侠肝义胆。是年5月,湘潭市歌舞剧团公演《中原女烈》,反响热烈,一举获得全省演出一等奖与创作一等奖,适逢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大庆,中央电视台“国庆献礼”专栏播出全剧录像。后来又陆续创作了《小刀会》、《神·鬼·人》等剧本。
19815月,冯柏铭参加全省第一期编剧进修班,通过半年的系统理论学习,编剧技巧提高很快。未几他又进入中央戏剧学院编剧进修班深造。1983年,他创作的反映当代青年生活、情操、理想和坎坷爱情的音乐剧 《蜻蜒》,由湘潭市歌剧团公演后一炮走红。翌年,他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1986年,他又创作了实验歌剧《深宫欲海》,他采用“三段体”的结构,以黄昏、黑夜、黎明三个具有象征意味的时间段来架构全剧,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披露一出震撼人心的宫廷悲剧: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为争夺王位而夫妻反目、兄弟相残,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权欲的恐怖、欲望如何迷失本性,死亡又如何唤醒人性的题旨。《深宫欲海》晋京献演,以莎士比亚化的丰富情节和成熟编剧技巧而轰动首都文艺界,同行与媒体一致赞扬该剧“情节的莎士比亚化”。从而一举获得中国艺术节“华润杯艺术奖”、湖南省戏剧观摩演出剧本、演出双二等奖和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奖。
1989年,他荣调总政歌剧团,随即进入戏剧创作的丰产期,陆续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戏剧、电视剧及音乐作品,其中有歌剧《苍原》《沧海》《芦花白·木棉红》《我心飞翔》、轻歌剧《玉鸟"兵站"、音乐剧《赤道雨》、话剧《眉间尺》、电视连续剧《风声水起》《八千湘女上天山》《血色湘西》等。他与他的作品先后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华大奖、文华编剧奖、全国优秀剧本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解放军文艺奖等。著名音乐评论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先生评论冯柏铭的作品有四高:产量高,从事专业编剧三十余年,创作各类剧本三十余部;上演率高,投排率100%;获奖率高、被誉为“获奖专业户”;质量高,以艺术的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充满正能量。
如今的冯柏铭,是总政治部歌剧团编导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剧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公开出版了《真心真情》、两卷本《中国咏叹——冯柏铭歌剧音乐剧自选集》。
有其父必有其子。无论从外表还是内才,冯必烈都酷似冯柏铭。生长在艺术家庭,从小就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与父亲成了名副其实的忘年交校友。2006年,他从央戏毕业,进入空政文工团。开启了专业编剧的新旅程。从事专业编剧十余年,他的主要作品有《伏生》、《钱学森》、《号角》、《永乐》、《西城故事》、《铁血西迁》等。歌剧《导弹司令》荣获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优秀剧目奖、话剧《伏生》荣获“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奖、年度最佳编剧奖。与父亲合作的作品,先后获得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第三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作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现代题材优秀剧本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少数民族会演金奖及最佳编剧奖、第十四届“文华剧作奖”、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等。
如果要说到父子二人的合作编剧,最早应该是在20066月。正值毕业季的冯必烈,在父亲的引导下,拜访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孟冰。孟手头正好有话剧《伏生》的创作大纲,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冯必烈接过大纲,在父亲的指点下,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面壁构思,拿出了剧本的初稿。几经磨砺,《伏生》终得成功上演,初出茅庐的冯必烈在思索文化传承、叩问人生真谛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虽然编剧没有署上冯柏铭的大名,孰不知这其间,无论是情节构思,抑或台词的提炼,熔铸了父亲多少心血?
真正以父子二人署名编剧的作品首数2008年合作的歌剧《太阳雪》。剧本根据裘山山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改编,父子俩选取小说中18军女兵牦牛运输队1950年春徒步进藏,为先遣部队运送药品物资途中所发生的动人故事,“回旋曲式”的5个结构单元,再现女兵运输队跨过大渡河,翻越大雪山的故事与场景,以史诗般的笔触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西藏高原上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谱写了天路传奇与青春之歌的交响,唱响美丽女兵与浪漫爱情的绝唱,塑造了白雪梅、欧战军等男女军人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20096月,该剧由总政歌剧团在北京首演,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太阳雪》荣获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第三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作奖”、2008至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现代题材优秀剧本奖,翌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父子俩的名字第一次同时并列在获奖者名录中。
随后,父子俩又联手创作了歌剧《钓鱼城》,剧本描写宋末元初发生在重庆钓鱼城的一段史实:面临忽必烈的强势进攻,钓鱼城军民先后坚守城池36年而巍然不动,即使南宋宣告降元,守城军民依然顽强抵抗。最终因弹尽粮绝,为保全城10万军民生命为条件而罢战言和。剧本揭示了面对名节与大义、复仇与和解、战争与和平一系列诡谲难题时的诡谲情境、犹豫彷徨、痛苦思索、反复权衡之后毅然抉择,“舍名节而求大义”,化干戈为玉帛、解万民于倒悬的民本主题,谱写出一曲和平的赞歌。重庆歌剧院201111月首演《钓鱼城》,此剧荣获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少数民族会演金奖及最佳编剧奖、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剧作奖”,翌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大型道文化音乐诗剧《青城》是冯柏铭冯必烈父子的第三次携手合作的产物,该剧《青城》以青城山的民间传说为基础,以道教文化为核心内涵,以音乐剧这一国际化的艺术形式,讲述一个穿越盛唐时代与民国初年的“恨消逝,大爱长存,太上忘情”的动人爱情故事,充分展现道教科仪、道家养生、青城武术、洞经音乐、民俗风情等诸多文化元素,充分体现“青城之幽”、“玄门之妙”、“人性之美”。最终体现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博大精深,以及道家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影响。
随后,父子两人又马不停蹄,倾力打造了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运之河》以隋炀帝开掘京杭大运河为经,以隋唐五代更迭为纬,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主线,客观还原了隋炀帝开掘大运河的历史功过,形象阐述了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沟通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运输之河”,还是一条承载家国荣辱兴衰的“命运之河”。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此剧一举斩获优秀剧目奖、优秀作曲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奖和优秀表演奖。
把三十万字的小说浓缩在两个小时的舞台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子俩再次合作,从阿来的《尘埃落定》中抽取最具核心的情节和人物的文化价值,遵循歌剧创作的规律,节选了“土司家族内部势力之间的权利争斗”和“土司家族不断被外部势力觊觎”这内外两条线索进行再创造,把小说浓缩成《罂粟花开》《麦香时节》《边市清晨》《官寨黄昏》四幕歌剧,实现了由小说文本向歌剧文本的成功转化通过一个封建家庭的崩塌折射出“旧制度必然消亡,新社会必将到来”的历史规律,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和进步的思想理念,除了体现出原著侧重的“旧”的覆灭,也更加着重强调了“新”的诞生。
除了上述的合作之外,父子俩还合作创作了歌剧《方志敏》、《雪原》、《鉴真东渡》、《周恩来》、《号角》、《金沙江畔》、《边城》,音乐诗剧《城市丛林》、《血沃中华》等一系列的剧作。其中《方志敏》、《周恩来》、《金沙江畔》、《血沃中华》等剧中的方志敏、“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杨开慧、左权、赵一曼、江姐、刘胡兰、董存瑞……一个个革命志士,一个个红色故事,引导观众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产生情感共鸣、激发红色认同。
舞台天地宽,上阵父子兵。冯柏铭父子俩的艺术创作,体现了艺术家的责任担当,彰显了文艺工作者从“高原”向“高峰”不断迈进的艺术追求。他们遵循习总书记的指示,扎根生活,以舞台为阵地,讲好中国故事,为主旋律红色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期待这对父子兵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23:25 , Processed in 0.0937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