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03|回复: 0

北燕贵族冯素弗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5 10: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六国时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的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也称冯素弗夫妇墓,是辽宁地区最早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慕容鲜卑时期的贵族墓葬,位于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子村将军山东麓,这里是冯氏陵园“长谷陵”所在地。是辽宁省博物馆1965年发掘的.
     两墓相距最近处仅20厘米,现已原地封存。两墓为同冢异穴。其妻属墓早年被盗。两墓都是长方形石椁结构,东西向。椁顶盖以极厚的石板,椁内绘壁画,有星象、人物、建筑等内容。冯素弗墓椁长4.25 米,宽1.34~1.53米,土圹的西壁有小龛,内放陶罐、牛股、肋骨等物。人骨已朽,但见有幼儿乳齿,推测系以小儿祔葬。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说明当时沿用汉制,皇族勋臣葬用“画棺”。其墓椁室顶上绘星象图,四壁残存壁画。墓内的吏属图,头部用墨线勾勒,白面微须,形象清秀。同望都汉墓和北园汉墓的壁画有继承关系。 其妻属墓葬一青年女性,椁内殉犬,应为鲜卑习俗。冯素弗墓共出土各类文物470多件,墓中出土的马蹬,为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蹬。
墓中出土的马蹬,为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蹬.jpg 龙城出土的马镫1.jpg 龙城出土的马镫2.jpg
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金器及众多生产工具和水晶、琥珀、绿松石等装饰品外,四件玻璃器更是别具一格。墓中出土遗物以鸭形玻璃注等东罗马式珍贵玻璃器皿最为重要。
鸭形玻璃注.jpg
此玻璃注质薄透明,体横长,喙扁如鸭,作张口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放得稳,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约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对了解当时中原和北方民族的文化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据《晋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冯跋据龙城(今辽宁朝阳)建立了北燕政权。冯素弗为北燕国的建造者之一,死于太平七年 (415)。


鸭形玻璃注
  北燕文物, 1965年9月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冯素弗为十六国时期北燕天文冯跋之弟,是北燕的缔造者之一,死于415年。冯素弗墓是十六国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墓中出土各类遗物500多件,除鸭形玻璃注外,“范阳公章”龟钮金印、“大司马章”鎏金铜印、带有锤牒佛像的金冠饰及两只鎏金木马镫都是罕见的珍品。
十六国 范阳公章金印,近方形,龟钮,高1.98厘米,长2.27厘米,宽2.35厘米,此为北燕时期官印的标准品,极为难得,1965年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冯素弗墓出土,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冯素弗墓共出土5件玻璃器,其他四件是碗、杯、钵、和残器座,钵的残片经化学分析,是当时中国尚不能生产的钠钙玻璃,因此许多学者推测,这批玻璃器可能是经由“丝绸之路”从东罗马帝国进口的。十六国时期,东西方交往日益频繁,由于关中与中原战乱频仍,商人们在传统的“丝绸之路”干道外又开辟出许多条新路。其中,通过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道路被称为“草原道”,而河套地区则是这条道路的枢纽地带,它将东北亚各政权与西域及欧洲连接起来。北燕政权所在的营州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边缘,与东罗马之间关山万重,其商业往来经由“草原道”的可能极大。许多西域商人将西方商品及文化带至营州,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文化面貌。至北朝末期,北燕所处营州地区已有许多西域胡人定居,他们的后代出现了发动“安史之乱”的“营州杂种胡”安禄山
北燕“大司马章”鎏金铜印.jpg
“范阳公章”龟钮金印.jpg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1 19:18 , Processed in 0.1250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