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34|回复: 0

气节与学术--论冯友兰的道术变迁_哲学论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0 19: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以气节论人是残酷的

  冯友兰(1895-1990)生在甲午战争的后一年,卒于文革结束以后十四年,改革开放以后十年。他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和共产党三个不同的政权,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纪老人"。他亲历了清末的腐败,民初的军阀割据,30、40年代的国共内战、抗日战争,以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由一个极端封闭的社会主义社会渐渐的走向市场经济。1949年之后,他在"土改"、"文革"、"批林批孔"等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有所表现。他的学术观点和他对孔子的评价也随?历次政治运动的风向而游走变迁,前后矛盾,并作了许多自残、自践、自辱式的所谓"检讨"和"自我批评"。

  海内外学者对冯友兰在历次运动中的表现大多感到错愕、惋惜和不齿。早期的批评可以张君劢1950年8月在香港《再生杂志》上发表的《一封不寄信--责冯芝生》为代表。他将冯友兰比为五代的冯道,在看了冯友兰1950年发表的《学习与错误》一文之后,张君劢"身发冷汗,真有所谓不知所云之感",并严厉的责备冯友兰"不识人间尚有羞耻事乎?"1

  国内学者对冯友兰的批评则集中在"批林批孔"时期,冯氏迎合江青,为四人帮做顾问的那段岁月。这样的批评,可以王永江、陈启伟1977年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评梁效某顾问》为代表。在文中,除指出冯友兰对江青谗媚逢迎的丑态之外,并说明过去冯曾是蒋介石的"御用哲学家"和"谋臣策士"。最后则奉劝冯友兰:"好生记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解放初年对你的告诫,做人还是采取老实态度为宜。"2

  1987年5月,已故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在台湾《当代》杂志发表《冯友兰的学思历程与生命坎坷》一文,也是对冯氏在1949年之后未能坚持自己的学术信念与立场而深致惋惜与责备3。

  类似对冯友兰的批评文章散见各处,其结论大抵不出无耻逢迎。我在此丝毫无意为冯友兰许多令人齿冷的作为作任何辩护,我只想指出一点:即在论人时过分的"气节挂帅",实际上也就是"政治挂帅"。

  我在《胡适与冯友兰》一文中曾经指出4:

  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所谓气节,绝大部分也只能表现在对当道的态度上。过分从这一点上来寓褒贬,不知不觉之中,是把学术当成了政治的附庸。一个学者无论在学术上的成就多高,只要一旦在政治上有了妥协,此人即不足论,这不正是"以人废言"的老规矩吗?

  1949年之后,中国知识分子所受到的迫害真可以说是三千年来所未曾有。过分在气节上求全生活在那个苦难时代的知识分子,都不免是为那个残暴的政权在作开脱:在义正辞严的批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无耻"的时候,若对他们所经历的客观环境有些认识,那么,对像冯友兰这样在学术上有过几度变迁的学者,就会多了一些"同情的了解"。

  在这样悲惨的情况下,若依旧以气节求全知识分子,实无异逼人做烈士。表面上看来义正辞严,骨子里却充满着不同情,不容忍的冷峻和残酷!这种要人做烈士的正义批评也正是戴东原所说的"以理杀人"5,五四时期所极欲打倒的"吃人的礼教"。一个有人味的社会是允许一个人有不做烈士的自由的。

  二、哲学只是一种游戏和工具

  今人论冯氏在文革期间的种种言行,大多不免是在道德或气节的层面上说他投机、无耻、苟且。但在冯友兰自己看来,这样的论断或许不免"拘于行迹"。

  对冯友兰来说,哲学概念上的改变与其说是思想上的冲突、斗争或挣扎,不如说只是一种游戏。这一点往往为论者所忽略。他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第81章《总结》之中,从中国哲学史的传统看哲学的性质及其作用。他藉着金岳霖的看法,来说明自己的一个概念6:

  金岳霖在英国剑桥大学说过:"哲学是概念的游戏"。消息传回北京,哲学界都觉得很诧异,觉得这个提法太轻视哲学了。因为当时未见记录,不知道他说这句话时候的背景,也不知道这句话的上下文,所以对这个提法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以为或许是金岳霖随便说的。现在我认识到,这个提法说出了一个哲学的一种真实性质。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一、以气节论人是残酷的

  冯友兰(1895-1990)生在甲午战争的后一年,卒于文革结束以后十四年,改革开放以后十年。他一生经历了满清、民国和共产党三个不同的政权,是个名副其实的"世纪老人"。他亲历了清末的腐败,民初的军阀割据,30、40年代的国共内战、抗日战争,以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由一个极端封闭的社会主义社会渐渐的走向市场
经济。1949年之后,他在"土改"、"文革"、"批林批孔"等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有所表现。他的学术观点和他对孔子的评价也随?历次政治运动的风向而游走变迁,前后矛盾,并作了许多自残、自践、自辱式的所谓"检讨"和"自我批评"。

  海内外学者对冯友兰在历次运动中的表现大多感到错愕、惋惜和不齿。早期的批评可以张君劢1950年8月在香港《再生杂志》上发表的《一封不寄信--责冯芝生》为代表。他将冯友兰比为五代的冯道,在看了冯友兰1950年发表的《
学习与错误》一文之后,张君劢"身发冷汗,真有所谓不知所云之感",并严厉的责备冯友兰"不识人间尚有羞耻事乎?"1

  国内学者对冯友兰的批评则集中在"批林批孔"时期,冯氏迎合江青,为四人帮做顾问的那段岁月。这样的批评,可以王永江、陈启伟1977年发表在《
历史研究》上的《评梁效某顾问》为代表。在文中,除指出冯友兰对江青谗媚逢迎的丑态之外,并说明过去冯曾是蒋介石的"御用哲学家"和"谋臣策士"。最后则奉劝冯友兰:"好生记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解放初年对你的告诫,做人还是采取老实态度为宜。"2

  1987年5月,已故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在台湾《当代》杂志发表《冯友兰的学思历程与生命坎坷》一文,也是对冯氏在1949年之后未能坚持自己的学术信念与立场而深致惋惜与责备3。

  类似对冯友兰的批评文章散见各处,其结论大抵不出无耻逢迎。我在此丝毫无意为冯友兰许多令人齿冷的作为作任何辩护,我只想指出一点:即在论人时过分的"气节挂帅",实际上也就是"政治挂帅"。

  我在《胡适与冯友兰》一文中曾经指出4:

  
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所谓气节,绝大部分也只能表现在对当道的态度上。过分从这一点上来寓褒贬,不知不觉之中,是把学术当成了政治的附庸。一个学者无论在学术上的成就多高,只要一旦在政治上有了妥协,此人即不足论,这不正是"以人废言"的老规矩吗?

  1949年之后,
中国知识分子所受到的迫害真可以说是三千年来所未曾有。过分在气节上求全生活在那个苦难时代的知识分子,都不免是为那个残暴的政权在作开脱:在义正辞严的批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无耻"的时候,若对他们所经历的客观环境有些认识,那么,对像冯友兰这样在学术上有过几度变迁的学者,就会多了一些"同情的了解"。

  在这样悲惨的情况下,若依旧以气节求全知识分子,实无异逼人做烈士。表面上看来义正辞严,骨子里却充满着不同情,不容忍的冷峻和残酷!这种要人做烈士的正义批评也正是戴东原所说的"以理杀人"5,五四时期所极欲打倒的"吃人的礼教"。一个有人味的社会是允许一个人有不做烈士的自由的。

  二、
哲学只是一种游戏和工具

  今人论冯氏在文革期间的种种言行,大多不免是在道德或气节的层面上说他投机、无耻、苟且。但在冯友兰自己看来,这样的论断或许不免"拘于行迹"。

  对冯友兰来说,哲学概念上的改变与其说是思想上的冲突、斗争或挣扎,不如说只是一种游戏。这一点往往为论者所忽略。他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第81章《
总结》之中,从中国哲学史的传统看哲学的性质及其作用。他藉着金岳霖的看法,来说明自己的一个概念6:

  金岳霖在英国剑桥大学说过:"哲学是概念的游戏"。消息传回北京,哲学界都觉得很诧异,觉得这个提法太轻视哲学了。因为当时未见记录,不知道他说这句话时候的背景,也不知道这句话的上下文,所以对这个提法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以为或许是金岳霖随便说的。现在我认识到,这个提法说出了一个哲学的一种真实性质。
tuda.com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4 01:07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