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81|回复: 1

仡佬族冯辅元

[复制链接]
冯中---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7-31 2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冯中--- 于 2009-7-31 23:31 编辑

冯辅元:贵州正安县人,仡佬族,乾隆四十年(1726年)生于一个宦官家庭,21时在省城书院学习,毕业后任镇宁州府知县。他认为政府的腐败是因文化奇缺,民愚官蠢所致。他自己出资办学,劝民读书,将大水濠的祖业田拿出来捐助当地办学,并将每年的谷物收入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为私塾办学提供了保障,使大水濠的教育事业有了逐步的发展。

贵州正安县海寨村后雁冯辅元墓,大清咸丰九年建造,工艺不凡,虽部分被毁,其墓基碑文可见。直到现在,该地海寨,联兴,石营还有人修建这样
石板古墓,在海寨、联兴、石井遍地皆是,从古至今,有的是富绅、官宦、所谓有功名的人的墓葬,修建得雄伟壮观,工艺细致,楹联墓志,书法遒劲、浮雕物像,栩栩如生。
冯中---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23: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中--- 于 2009-7-31 23:24 编辑

一、仡佬族概述

仡佬族的自称、他称有数十种之多,广西仡佬族一部分自称“牙克”,一部分自称“图里”。仡佬族人的先民据考证是中国古代的“濮人”、“僚” (音老)人。“仡佬”之称是“僚”的转音,明清时期的史籍明确记载着:“仡佬,古称僚”。仡佬族历经“濮人”、“僚” (音老)人两个阶段,最后才形成了正式的仡佬族。古代的仡佬族人口众多,分布很广,几乎遍及中国的西南各省。唐宋时期,封建领主制在仡佬族地区形成并确立,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是仡佬族发展经济的重要时期。元朝仡佬族地区确立了土司制,明清时期清又实行了“改土归流”,在元、明、清时期仡佬族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据1990年人口统计仡佬族现有人口为437997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平安县。其余散居在贵州省西北部的遵义、安顺、六盘水、黔西、织金、六枝、关岭、普定、仁怀、平坝、金沙、兴仁等县(市)。此外,少数还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富宁、马关等县。

二、仡佬族的语言文字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现在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还会说仡佬话。仡佬族人数较少,居住分散,所以他们自己的语言有很大差别,甚至在一个县内的族人互相也听不懂对方的话。仡佬语分稿、阿欧、哈给、多罗4个方言。由于居住分散,汉语已成为通用语,不少人还通苗语、彝语、布依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三、仡佬族的宗教信仰

仡佬族崇拜自然和祖先,受汉族文化影响,部分仡佬族信奉佛教和道教。  


四、仡佬族的历史

清咸丰四至五年(1854—1855年),杨凤、舒裁缝领导了汉、苗、仡佬等族的黔北大起义。与此同时,于咸丰四年十月,镇宁州仡佬族农民曾三浪率领仡佬族、布依族等族人民在三九支的孔旗堡发动起义,开展了抗粮、抗租、抗捐斗争。光绪年间,在贵州务川爆发了由仡佬族农民夏勇虎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由仡佬族领导和参加的这些起义和反抗斗争,先后都失败了,但是却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反动统治。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1847—1849年)法国殖民者派遣天主教传教士孟穆勒、郭德琪到贵州贞丰、安龙等地传教。与此同时,广西南宁教区派去法国教士欧德章、谢贵禄到西隆、西林等地进行传教活动。咸丰六年(1856年)法籍神甫马赖先到贵州兴义、安龙一带,后又到广西西林一带活动,其横行不法的行为遭到了引起了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因而将其处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林教案”。西林各族群众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掀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序幕。  

五、仡佬族的文学

仡佬族的文学多为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格言、俗语、歇后语、诗歌等。

神话:仡佬族的神话篇幅都比较短小,内容比较单一、集中。内容主要反映天地、日月、万物及人类起源生成。以天地日月生成为内容的神话有《开天辟地》、《天与地》、《制日月》、《太阳和月亮》、《公鸡叫太阳》等。以万物生成为内容的主要《巨人有禄》,故事中讲到地上的万物是由禄死后的身体变成的。身体不同的部位变成了不同的自然物。以人类起源为内容的神话有《人皇制人》、《洪水朝天》、《阿仰兄妹制人烟》等。

传说:仡佬族的传说很多,内容主要与其族称、生活习俗、山川地名等有关。如关于族称的传说有《仡佬族族名的传说》、《彝仡佬的来历》等。有关生活习俗的传说有《踩堂舞的由来》、《仡佬族成亲的习俗》等。有关山川地名的传说有《夜郎山》、《神仙坝》、《将军岩》等。

故事:仡佬族中流传的故事与该民族的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有爱情故事、动物故事和扬善惩恶的故事等。爱情故事大多反映了仡佬族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贞不渝。有《相思杉》、《王二和诺依苏》、《蛇与七妹》等。动物故事有《毛呼呼借窝》、《水牛和大猫》等。扬善惩恶的故事有《飞亚和弓生》、《渔夫的儿子》、《黄义林》等。

诗歌:是仡佬族民间文学中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学形式。仡佬族不论是在劳动生产中,还是在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及宗教活动中,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形式多样,长短不等,有的长达千言,有的就几句。仡佬族的诗歌有古歌、苦歌、打闹歌、哭嫁歌、情歌、山歌等类型。

六、。。。

七、。。。

八、。。。

其他民族特色请详细见 http://tieba.baidu.com/f?kz=1871944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1-23 19:01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