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冯德华 于 2009-9-16 22:39 编辑
寻 祖 记
参天之树必有根,江河之水必有源。童年听爷爷和大伯讲:“我们的祖宗是从湖南移民搬迁来的,你事业有成时要找到老家寻祖归根”。此话我永记在心。公元一九九九年腊月二十九回家过年到祖坟祭祖时看到迁陕西平利县老县镇冯氏始祖的墓碑文载:冯公宗晓原系湖南省岳州府临湘县七甲楚冲里,生清乾隆庚寅年(公元1770年)三月三十日己时,殁道光戊子年(公元1828年)正月初九午时,享年59岁。妣何氏。读完碑文后,我就决心要找到先祖的出生地老家,实现祖辈寻祖归宗的遗愿。
开始从临湘地图上查找,找不出楚冲里地名,后来我托湖南邵阳的大学同学肖坤元先生寄来一本《临湘市电话号码簿》帮了大忙。2003年1月15日第一次拨通了詹桥镇德华本家的电话。我将宗晓公迁陕西平利县的情况做了简要说明,他回答说:你找对了,我们这里的《冯氏族谱》中有宗晓公迁陕的记载。真是宗祖显灵,一找就成。尔后两人信息交流从未间断,相隔千里感受宗亲亲情。
2004年10月16日,我身背从宗晓公坟上的一包热土起程南下湖南临湘詹桥镇。老家德华、德胜二人驱车到湖北通城县迎接,受到老家亲人的热情接待。在《冯氏族谱》笫18册68页中找到宗晓和妣何氏迁陕西的记载,从而使我们这支移居到陕西与湖南老家隔断了二百多年的冯氏子孙名正言顺地认祖归宗了。接着在德华、德胜的带领下到迁楚冲里始祖孟才公墓地祭拜先祖,将从平利县老县镇宗晓坟上的一包热土撒在孟才公的墓地,代表平利县冯氏家族的祖辈和晚辈们,了却了认祖归根的心愿。 2007年4月28日,德华和德胜二位宗亲带着临湘市老家亲人的深情厚意,北上陕西安康,前来看望二百多年前,移居到平利县老县镇宗晓公支下的亲人,共同交流信息,共商冯氏发展良计。并到马家沟宗晓公墓地叩拜祭祀。从而使平利和临湘两地相隔千里的宗亲,建立起了血脉相连,亲情相通的关系。
盛世颂祖德,族和兴伟业。老家这次举全族之力重建祠堂、续修族谱,是继承祖先功德,激励后代创业,弘扬宗族文化,促进家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人生一世孝为先,要不忘先祖为子孙创业的艰辛,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情,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对家族有贡献的人。让冯氏祖先的美德和伟业永远发扬光大。
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宗晓公支下六世孙德才敬撰
公元 二零零玖年(己丑)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