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07|回复: 0

河南唐河--冯友兰家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8 1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友兰,河南省唐河县人,1895年12月4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出生在唐河县祁仪镇,他的家庭被当地人称为“复盛馆”冯家。位于清水河畔的唐河县祁仪镇,不仅是一块山清水秀之地,也是一个商务繁华之所。冯友兰的祖辈,从山西高平来到唐河祁仪谋生,后来靠经商致富,成为祁仪的殷富人家。

      冯家祖上迁徙唐河祁仪的背景,已经无法详考。据冯友兰故乡长者介绍,唐河祁仪与湖北的枣阳、随县,河南的桐柏接壤,是鄂豫两省四县交界之地。明、清两代的战乱,使祁仪一带“乡乡几断人烟”。清朝初年曾从外省向祁仪大量移民。冯家是否为清初移民,无法断定。但冯家祖上来祁仪经商落户,大概与当时唐河祁仪一带人丁不旺,能够接收和容纳外省人来此谋生不无关系。

      冯友兰的家庭被祁仪镇人称为“复盛馆”冯家,当从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这一辈开始。康熙年间,冯家从山西高平来唐河祁仪经商的是冯泰与冯埏玛父子。冯泰来祁仪经商,后来又返回了山西原籍,其子冯埏?则落籍祁仪,靠经商发家致富。

      冯埏?与两个儿子,长子汝南,次子耀南。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字圣征。冯玉文的父亲冯殿吉,号石泉,乃冯耀南之子。冯玉文乃冯殿吉的独子。冯殿吉生前习武,喜好交游,不善理家,田产典当甚多。冯殿吉去世时,冯玉文年仅八岁。冯玉文的母亲涂氏、茹氏,勤俭持家,陆续赎回冯殿吉生前典当出去的田产。使冯家家业复兴。涂氏、茹氏复兴冯家家业,不仅为冯玉文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创造了条件,也使冯玉文继承了其喜好勤俭、善于持家的家风与传统。冯玉文知书达理,但其科举道路却不顺利。后来,他决定放弃科举道路,一方面自己发愤攻书,致力于古诗文,一面则专心治理家业。

      在冯友兰的祖辈中,冯玉文对冯友兰兄妹的影响至关重要。冯玉文不事科举,专心理家,在祁仪镇购置田产,经营酒坊、客栈,生意兴隆,使“复盛馆”冯家成为祁仪巨富。

      冯玉文有三个儿子。长子冯云异,字鹤亭;次子冯台异,字树侯;三子冯汉异,字爽亭。冯台异即冯友兰的父亲。

      冯玉文靠劳动致富,自身生活十分节俭。但为了子女的教育却十分慷慨,舍得投入。冯汉异曾说其父“素食不兼味”,但为子女读书,“延师训读诚敬尽礼则不惜”。在冯玉文的操持下,冯云异、冯台异、冯汉异三兄弟都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名师训读,加上勤奋与天赋,冯玉文的子女人人学习成绩优异,个个能诗善文,冯云异著有《知非斋诗集》,冯台异著有《复斋诗集》。冯玉文有一个女儿,名士钧,天资聪颖,也极善诗文,18岁病逝于家。家人汇辑她生前留下的诗稿,编成《梅花窗诗草》。冯云异为《梅花窗诗草》作《序》,认为冯士钧的诗集“清辞丽句,得晚唐风味”。冯玉文的这个女儿,若非早逝,在诗文方面很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冯友兰的父辈工于诗文,使得冯友兰晚年也把善诗文视作冯家的一种家风。宋人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说过:“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冯友兰以严羽的说法为据,把冯家善诗文的家风,也归之于冯家子弟的天赋与资质。冯友兰认为,一个人学识渊博,并不等于具备诗人的天赋。这样的人也可以写诗,但他们写成的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因此,对于父辈工于诗文,冯友兰颇感自豪。

      冯云异兄弟除了工于诗文,学习成绩优异之外,在科举道路上,比起他们的父亲冯玉文来,也要成功得多。冯云异、冯汉异先后考中了秀才。冯台异更是一枝独秀,考中秀才之后,于光绪十五年中举,后来又被清廷赐予同进士出身.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4-12-4 01:24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