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必须是真实姓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47|回复: 0

明 . 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3 12: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 . 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
dongzhou.jpg

要想了解完整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唯有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我第一次读《东周列国志》是一个偶然,仅仅因为手边没有别的新书可读,就百无聊赖的用翻阅的形式粗读了一遍,印象里,这是部值得通读的好书,只是有些枯燥;而后的多次阅读,越发觉得它的历史价值和故事性远胜《三国演义》这类的通俗小说,而且甚至可以把它当作正史来读。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庆幸,若不是碰巧,也许就和这样的好东西失之交臂了,通俗小说会让历史小说显得乏味,让人难以入卷,而其实,历史小说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而且给你足够多的想像力发挥的空间,想想当你知道自幼崇拜的关公,原来温酒斩华雄只是杜撰的时侯,你心中的那些英雄豪杰故事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这部历史小说讲述了东周5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我们无数耳熟能详的故事,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争,但有更多的故事同样值得玩味,如春秋第一神箭手养繇基、晏子二桃杀三士、郑庄公掘地见母、赵武灵王饿死沙邱宫、战国两个武安君、四大公子...


     《东周列国志》的来历: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关“列国”故事的白话本,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余邵鱼撰辑了一部《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成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总体来说,它最主要的作者是冯梦龙,冯梦龙在修订的过程中,遵守史料记载,不做个人情感的润色加工,这也是为什么可以把书当作正史来读的原因。

        这是我看到的一段对此书的评论:
     “羽翼信史而不违”,是古代文学评论家所认同的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境界。中国历史小说中,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也许只有《东周列国志》了。这部煌煌一百零八回的小说巨著,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冯梦龙继“三言”之后的又一小说佳作。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据史实录,“事取其详,文撮其略”;“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面对此起彼伏繁杂错综的事件,你来我往既多且乱的人物,冯梦龙充分展现了其杰出的组织素材的能力和深厚的叙述描摹的功力,使得小说信守史实,脉络清晰,堪称一部真正的历史教科书。清雍正年间,南京城里的教书先生蔡元放,对冯梦龙所作进行了润色评点,改名作《东周列国志》,成为清代列国志小说中影响最大的通行本。

东周梗概:
       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失国,平王继位,迁都洛阳,史称东周。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各自为政。东周初期郑、齐较强,齐桓公以管仲为相,首称霸主。桓公死后,楚、宋争执牛耳,楚国称雄中原。晋文公重耳经十九年流亡历练,复兴晋国,城濮一战大败楚军,一举定霸。其后秦穆公、楚庄王皆曾跻身“春秋五霸”之列。秦晋间时而通好,时而兵争;楚晋间则拉锯争斗长达百年,使夹于其中的郑、卫、宋等国朝晋暮楚,无所适从。南方吴国得伍子胥为相,异军突起,一度征服楚国、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雪国耻,反灭吴国。赵、韩、魏三家分晋,标志战国时代开始,形成七雄相争局面。初以魏、齐强盛,后秦国商鞅变法,骤然脱颖而出。于是苏秦合纵,张仪连横,秦国行远交近攻之策,六国则因内部明争暗斗,渐呈败势。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礼贤下士,救亡图存,已无力回天。秦国首亡周室,至秦王政时,又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一统天下,建立秦朝。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字子犹、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詹詹外史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十四岁即为诸生,终生未获功名,至晚年始任福建寿宁知县。平生致力于小说、戏曲、俗曲等通俗文学,所编纂并加润色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山歌》、《挂枝儿》、《古今谭概》、《智囊》、《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等总集,脍炙人口。受明人余邵鱼《列国志传》小说启发,冯梦龙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古籍中钩稽史实,加以敷演,撰成《新列国志》一书。由于他又是治《春秋》的经学大家,故能驾轻就熟,信而有征。《新列国志》即《东周列国志》前身。蔡元放,名,号七都梦夫、支瞬居,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清乾隆间诸生。取《新列国志》评点,稍作删订,改名《东周列国志》,遂行于世。

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郊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东周列国志》大体上包含了两部分的内容。
       一部分是见于史料的,主要参考了《史记》、《左传》、《战国策》和《国语》。这部分应该视为“编”。
       另一部分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对于不见于正史的细节进行了合理的推断与想象。这部分应该视为“创作”,也就是“撰”。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东周列国志》肯定是有很大的杜撰成分,但是其对于细节的想象基本上是合理的。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它作为艺术的真实是可以信服的。
春秋时期的很多史官,如南史、董狐,都能够秉笔直书,忠实记录下历史的真实。前述的四种史料,也多借鉴甚至借用了各国史官的原始记载。
        还有一些内容,属于迷信的范畴,但以春秋战国以及作者冯梦龙所处的明代的科学思想水平看,这些迷信还是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而且不可否认,这些成分也增加了《东周列国志》的戏剧性和艺术性。
       《东周列国志》所依据的史料部分本身就有很多的杜撰成分,比如晋公遇鬼、迁鼎化龙等,其中包含的一些解梦、因果报应、童谣、谶语、占卜等,基本上是杜撰的了。
       与春秋战国时真实的历史相比较,《东周列国志》还是基本上真实地展现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其中的大事小事虽然不能说100%真实,但还是有相当的可信度。作者对前述的四种史料进行了重新的编排,使得《东周列国志》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更强。
       我认为《东周列国志》实不逊于《水浒》,对于了解春秋战国故事来说,是一本相当好的书。建议提问的朋友多参照一下蔡元放的评注以及上述四种史料,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资料来自百度搜索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联系我们|冯氏宗亲网 ( 粤ICP备14051919号 )

GMT+8, 2025-1-5 11:59 , Processed in 0.1093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feng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