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子存
1940年春节前一天,塞北地区的一个山窝里空前地热闹,半山坡一个矿坑口下面的空地上临时修建了一个"舞台",从山外几十里的各村步行的.坐驴车的男女老少一齐奔向这里,他们就是为听"吹破天"的笛音而来.
" 吹破天"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的绰号.他1904年出生于河北省原县东井集镇西堰头村,从小在二哥的指导下吹学笛子,10几岁就已经很有名气了.这次回到这小山窝为父老乡亲演奏使他思绪万千,8、9岁的揽工学艺生活使他奔波于张北、万县、康保等地,饱尝凄风苦雨。现在旧地重归,使他暂时忘记了疲劳,全神贯注地演奏了大家喜爱的民歌和乡曲。乡亲们的掌声、赞扬声极为热烈,小山窝里的气温好像升高了许多。 忽然,有人喊道:"来个《小寡妇上坟》",有谁知冯老最不愿吹的就是这首"上坟".因为那会勾起他对旧制度的怨愤之情,每吹完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但在群众的掌声下他还是吹了.当他眼含热泪吹出了如泣如诉的旋律时,台下竟有人哭出了声音.
艰苦的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特殊的求艺方式,造就了一代笛子大师---冯子存. 张北坝上地区长年风沙迷漫,气候寒冷,冯老经常住小店、宿庙堂、饮冰雪、吃冻馍.山沟、高坡、场院、磨坊......都是他卖艺的场所.他身背一支笛子走天下,走到哪儿哪儿是家.有时孤身一人要在荒无人烟的黄沙地里骑驼吹笛,其意境与古人文章中所描写的"江南田野,树木丛生,鸟语花香,牧童倒骑牛背,吹短笛,悠然自得"的情景形成 极强的对比.在恶劣的条件下,迎着大风吹笛,这是他的一绝,叫做吹"顶风笛",如果没有极深的底气和极好的口劲是不可能掌握这个绝技的,为此群众送他个绰号"吹破天".
冯老任中央歌舞团独奏演员后,由民间艺人到国家专业演员这一变化,使他感到来得那么突然.以前求艺到处流浪,卖艺场所是山沟野台,现在则出入于大剧场、大舞台、为国家领导人、广大工农兵学商及外国友人而演奏。这一变化使他感到自己好像年轻了,意识到自己是文艺工作者,应对人民、对历史、对艺术负责.在去工厂农村、海岛全国各地的演出时,都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1958年冯老随演出队去山西昔阳.顺县演出,每天跋山涉水70到80里,还要装台、演出、卸台、装马车准备第二天继续行车,但他和年轻人一样,从不特殊.贫困山区每天派饭到老乡家只能吃两个糠窝窝,一顿一碗酸豆叶汤,这种生活.工作条件对他并非陌生, 但对一些年轻同志来讲却是从来末经受过,不免有时情绪受到影响.于是在行车路上他为大家讲以前艺人的生活,有时还唱起"爬山调"以鼓舞士气.为照顾他年纪较大,让他坐道具车,他不坐.为他备了一头驴,他也总是让给体弱的同志骑,自己坚持和大家步行.为此大家把"冯老"叫得更亲了.
十年动乱期间,以"战备疏散"为名冯老被迫回到老家.在逆境中,他仍保持着传统: 主动为家乡父老演奏.老年人说"吹破天"又回来了,年轻人亲眼看到了父辈们常说的"吹破天".冯老家里成了乡亲们的俱乐部.
1976 年冯老回到北京,参加街道工作.在凡有群众集会的场合,会前、会后都能听到他的笛声,只要有人要"冯老来一个",他就马上从袖筒里取出笛子满足大家的要求.凡冯老参加的会,到会人数最多.久而久之,年轻人发现了冯老的秘密,不论在哪里见到冯老,只要左臂不能弯曲,就一定带着笛子.1980年76岁的冯老因身体行动不便,才结束了他平凡而有意义的活动.
笛子在我国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南宋"唱赚"中,笛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笛韵浑如丹凤叫,板声有若静鞭鸣",这些古人诗词描绘了鼓板和笛默契的配合.生动的演奏效果,甚至是不可缺少,但毕竟还是伴奏.宋元时期北方的"杂剧 ",南方的"南戏"、 "散曲",发展到近代的昆曲、曲艺、梆子和各种民族及地方戏的演奏,包括"二人台",笛子也还只是伴奏.
1953 年召开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观摩会演大会,冯老以河北省代表的身份参加演出,他演奏的《放风筝》、《喜相逢》两首笛子独奏曲,以他那嘹亮的音色、动听的旋律、 丰富而纯熟的演奏技巧塑造了鲜明、朴实的音乐形象,轰动了大会,轰动了北京.一时大街、小巷、工厂、学校到处都能听到这两首乐曲,并很快流行到全国各地.是冯老把笛子演奏以独奏的形式首次搬上了舞台,完成了笛子从伴奏到独奏的历史转变.在他的启发、影响下,笛子独奏在全国蓬勃发展,曲目也大量丰富起来.这对笛子演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冯老取得的丰硕业绩,和他长期一支笛子走天下,一个人一台戏的作艺方式,雄厚的民间音乐基础,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冯老的笛子风格是在内蒙、原察哈尔北部、张宣地区的民歌、山西梆子、二人台等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直接熏陶下形成的,体现了北方人民的性格和语言特点.歌唱性是他笛曲的特色,也可说是灵魂.因此在学他的笛曲时,如唱不出味道,想吹好乐曲是很困难的. 冯老平时演奏的力度是很强的,笛子到冯老嘴下要高出几十个音分,甚至半个音.为增加演奏色彩,他用了"花舌"的技巧.在这基础上长、短、密、稀、软、硬各种花舌技巧应运而生.为了增强表现欢快、跳跃的情绪,各种吐音随之产生.为了能像唱得一样委婉、连贯, 各种"滑"、"抹"、"揉"、"压"的技法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为了使某个音产生极强的力度, 他用"剁"的技法.把"飞指"和"花舌"结合一起,又出现了"飞指花舌"音.为了描写风筝徐徐下落时的情景,开发出特殊的"六孔泛音".为描写人悲痛时的哭泣,演奏出了 "气冲"音,等等. "打"、"带"、"颤"、"增",及各种装饰音在冯老的演奏中也随处可见.根据乐曲内容不同和表现的需要,把技巧有机地寓于乐曲之中,冯老的长期演奏在这方面已形成了一套夏至规律性的东西.这些在他后来的创作、演奏中得以充分证实。
冯老对待学生是非常热情负责的.50至60年代,每天收到的信不下几十封,有时上百封, 上门求教者更是接应不暇,更有不少从此走上了专业道路.随着冯老到国外访问演出和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冯老的学生遍布全国,从中央到省市,从地方到部队,从专业到业余,经冯老指点过的 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至今这些同志们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作用. 冯老七十年笛子演奏生涯,为我国笛子演奏事业开拓了新的前景,使笛子以崭新的面貌立于舞台之上.
冯老几十年创作.演奏了大量的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笛子独奏曲,不但丰富了舞台演出节目,而且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财富,像《喜相逢》、《放风筝》、《五梆子》、《黄莺亮翅》、《挂红灯》、《万年红》......,至今仍为名曲在群众中传播. 冯老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笛子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各精益求精的精神,都为我们后辈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中国竹笛大师.
冯子存不但在创作、演奏、教学上做出很大的贡献,而且在继承传统转调法上也是极为
突出的。他的有些曲子是很值得同仁们仔细研究和借鉴的,如变宫变角借字法,不同情绪乐
曲用不同的调性调式,以及指法运用等等。因为这对繁荣创作、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很有
益处的。 |
|